乐读窝

大夏纪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大夏纪

第816页

书籍名:《大夏纪》    作者:博耀

  足足一个月左右,方云才带着队伍踏遍了广袤的帝陵区域,终于对整个后天八卦阵图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过此时,认真研究阵图之后,方云心中产生一些疑惑。
  后天八卦阵图虽然强悍,但按照道理,是无法封印这么多的大墓的。
  哪怕是玄鸟之力,也无法将这么多的大墓牢牢吸附在自己的背上。
  玄鸟之背上,除了后天八卦阵图之外,应该还有无比强悍的至宝,将玄鸟彻底镇压,并孕育出这么多无比强悍的青铜古尸。
  研究几天,跟凰三讨论了许久之后,方云驱动月魄神光,再度认真观察殷墟帝陵。
  终于,在认真留意之后,方云在帝陵之中,找到了答案。
  封印玄鸟的大阵,并不止一座。
  后天八卦阵图,乃是其中之一。
  而这阵图之中,还隐藏了一座惊天大阵:“九鼎山河社稷图。”
  看懂这座大阵的同时,方云还惊骇无比的发现了九尊顶天立地,正在时时刻刻吸收天地灵气,并牢牢镇压在玄鸟背上的九尊大鼎。
  九鼎!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相传,大禹帝治水之后,将天下分为九州。
  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为真正的国之重器。
  大商灭夏,九鼎归商。
  大商时期,大鼎成为王室贵族身份的象征,大商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历史之中,关于九鼎的最终去向,最为准确的记载就是,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
  大周灭商,九鼎易主。
  大周也曾经对外展示过九鼎,表示自己夺得天下,乃天命所归。
  但是,后来大秦灭六国后,四处寻找,也未能找到大禹九鼎的下落。
  九鼎藏在何方,就成了真正的谜团。
  九鼎皆为重宝!
  方云也没想到,其会出现在殷墟之中,成为大周镇压天命玄鸟的神器。
第八七五章  一丘之貉
  《拾遗记》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因为九鼎,九州成为华夏的代名词,“定鼎”则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书剑当年隘九州,白头归卧一窗幽。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古来文人墨客,说起华夏,总用九州代替,而其出处,就是大禹铸九鼎,代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厉行改革,国富兵强的形势之下,兴兵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
  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
  大周之后,九鼎神秘消失,不知所踪,成为华夏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很多考古学家都坚信,大禹九鼎应该隐藏在华夏的某个地方,终有一日,将会重现天日,成为华夏远古的历史奇观。
  方云看到这九尊顶天立地的大鼎,看到大鼎上那些好似还栩栩如生的山川河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些大鼎,应该就是大禹九鼎。
  与此同时,方云也终于明白了殷墟帝陵为何会有如此恐怖的青铜古尸,为何每一座大墓之中的战力会是如此强悍了。
  天命玄鸟乃远古神鸟不错,但以天命玄鸟之力,怎么也不能孕育出那么多强悍的存在。
  而且,理论上来说,哪怕是天命玄鸟,其生理机能也有极限,也不可能永远在殷墟上空徘徊飞翔。
  按道理,几千年不能落地,始终翱翔,天命玄鸟早就能量耗尽而陨。
  看到九鼎,方云豁然明白,有了九鼎帮天命玄鸟吸收天地灵气,有了九鼎之气滋养那些远古大墓,这才最终造就了无比恐怖强悍的殷墟帝陵。
  准确点说,殷墟帝陵大墓内的这些青铜古尸,已经被九鼎和玄鸟改变成了完全崭新的生命,已经超脱了普通大能修士的范畴,成为禁忌般的存在。
  这些青铜古尸之中,那些绝对强悍的存在,也就是意志力超强的大帝,曾经掌握过九鼎的大帝,应该保持了自身的一些意志,依稀记得大商的辉煌历史。
  而那些青铜大棺内的陶土战士,可能就成了真正的不知疲倦的战斗机器。
  看懂了天命玄鸟背上的真正玄机,方云不由额头冒出阵阵冷汗,幸好过来之后,大家身上带有大祭司的祝福,得到了大商的这些大帝的认可。
  而方云又把同伴约束得较好,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不然,一旦整个殷墟帝陵爆发,九鼎齐动,哪怕是方云,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也很难全身而退。
  九鼎山河社稷图!
  后天八卦阵图!
  这可是两大无比强悍的远古大阵,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诛杀仙神的威能。
  这两大阵法,都是方云根据其特点进行的命名,实际,哪怕是昆仑道宫的河图洛书,也没有这两大古阵的记载。
  天命玄鸟被这两大阵法封印,并炼制成了特殊的飞天之器,驼着殷墟帝陵,在这玛雅秘境最神秘的区域,始终翱翔,不能降落。
  方云手中资料太少,不知当年商周决战到底是怎么的惊天动地,也不知大周的无敌大能为何要将天命玄鸟如此封印。
  但想来,这应该是大周夺取九鼎,压制天命玄鸟和大商的必要手段。
  至于天命玄鸟驼着九鼎和大商帝陵之后,会形成现在这种超级恐怖的存在,估计也超乎了大周那些大能们的想象。
  《封神演义》虽然是,但源于现实,高于现实,那个大能辈出的年代,那个开创了后天八卦的大周,可能真的有着无比强悍的大能,这才最终取代大商,成为天下共主。
  当年那一战,绝对是九州风雷动的惊天一战。
  置身帝陵怀古,方云心中竟然涌起心潮澎湃的感觉。
  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一定跟当今英雄辈出的大夏纪一样,波澜状况,宏伟壮观。
  辨认出两大远古奇阵,有感于远古大能强悍的同时,方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两大奇阵相互影响,相互勾连,连成一体,触动其中任何一座大阵,都会形成许多难以想象的一连串反应。
  一个不查,整个天命玄鸟背上的大阵就会全面爆发。
  哪怕是方云自己,能否抵挡得住,都是两说。
  但是,方云要想得到天命玄鸟之羽,就得想到办法火中取栗。
  天命玄鸟的整个身躯,都被绘制成了阵图。
  包括其身躯两侧那些如同剑羽般的铜片,都跟两座大阵相连,都是两座大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方云要想抽取玄鸟之羽,那就必须碰到阵法。
  感知到这个进退两难的事实之后,方云心中不由感叹,大祭司应该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之所以会把自己送过来,可能还是对自己抱了一线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将天命玄鸟从宿命中解脱出来,让殷墟帝陵能重回大地。
  可同时,大祭司可能也并不看好方云一行,所以,给了方云等人祝福,让大家带上大商的光环,也把玄鸟战旗给了方云。
  如若方云不能破阵,没关系,只要就此退出,玄鸟战旗应该能够当做炼材使用,只不过效果相对差了一些而已。
  由此看出,大祭司是真心感谢方云超度了所有怨灵,给了方云一个选择的机会,并把方云送到了天命玄鸟身边。
  现在,就看方云有没有手段拿到真正的玄鸟之羽了。
  蹲在地上,方云勾勒出阵图的微缩版本,开始思考。
  凰三摸着下巴,看着阵图,也沉入思考之中。
  同行的冒险者中,华夏阵道造诣够高的,只有凰三和方云,其他修士,包括忠哥,这个时候都帮不上什么忙了,只能在一旁安静地修行,静静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