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夏纪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大夏纪

第1477页

书籍名:《大夏纪》    作者:博耀

  是年,诗文已小有名气的云天投笔从戎,成为一名新丁,入旗娄新军,星夜兼程,赶往旗娄战场。
  然而,时事多变,让人预料不及。
  云天所属新军还没有抵达战场,新嵩军已经在旗娄大败溃散。
  景人铁骑疯狂扫荡,不到一月,整个旗娄地区,已经完全沦陷,成为景人统治区。
  旗娄新军还未参战,就被生生打散,云天还没熟悉战场,就已经成了散兵游勇,只能在旗娄地区东躲西藏,艰难度日。
  壮志未酬,竟然成为了敌统区的游民。
  云天心有不甘,组织身边残存的新兵,在深山大泽之中操练,等候时机。
  转眼过去两年,景人完成了旗娄地区的初步整顿,肃清了大股反抗力量,决定举兵南下,继续攻击新嵩。
  旗娄地区,景人力量开始衰减。
  云天敏锐地把握到了大局,纠集当年溃散的新兵两千多人,乘机爆发起义,一时之间,旗娄大地风起云涌,各路起义军此起彼伏。
  二十一岁这年,云天率部加入旗娄最大的一支起义军庚金军,让庚金军的规模一下扩充到了三万多人。
  因为云天颇有文采,而且也深受战士拥戴,所以,起义军中,获授仅次于首领的书记官一职。
  书记官,介于文官和武官之间的一种官职。
  担任书记官者,不仅仅需要修炼战气,而且还必须有不弱的文采,能修炼浩然正气。
  任职之初,云天意气风发,做词曰:“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诗词豪气干云,慷慨激昂。
  云天的豪情壮志溢于笔端。
  鹧鸪天内,一首好的诗词,往往能对战场形成巨大的影响,往往能对战斗形成有效的化合作用。
  云天之词,成为庚金军的冲锋号,不到半年时间,庚金军便已经扩充到了十万人,攻陷了旗娄地区三分之一的地盘,逼使景人大军不得不从新嵩回撤。
  景人大军回撤,庚金军压力大增,军队首领和云天商议:“云兄,我军虽然士气高昂,但毕竟比不上对方百战之师,为今之计,我们只有尽快跟新嵩取得联系,结成攻守同盟,这样,或许还能有一战之力。”
  庚金乃是旗娄乡绅,起义之初的打算乃是自立为王,此时见事不可为,马上改变策略,想投靠新嵩,获得支持。
  云天本为新嵩军士,自然支持这个想法,当即毫不犹豫地表示:“此法甚好,我愿为新军特使,前往新嵩,获取联盟。”
  庚金大喜过望,挑选五十精锐战士,让云天统领,前去新嵩缔和。
  次年二月,云天帅五十精锐战士跋山涉水,抵达到建康谒见新嵩皇帝,皇帝大喜,授庚金为天平军节度使,授云天为承务郎,并着云天马上返回旗娄,以便配合作战。
  可是,等云天回到旗娄时,却发现义军发生大变,叛徒张安国杀了庚金,投降景人,义军溃散。
  大势不可为,身边的战士偃旗息鼓。
  此时,云天感慨激昂,做诗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五十精锐战士士气大振,高歌声中,追随云天,直趋巨野,杀向张安国驻地。
  是夜,张安国正在跟景人将领把酒狂欢,云天帅部突入营地,出其不意,击溃张的亲卫,把张缚置马上。
  高歌声中,云天向张部宣扬民族大义,获得了起义军旧部的拥戴,上万军队高唱古来征战几人回,马不停蹄地星夜南奔,直至新嵩统治区域,把张安国献给新嵩朝廷处置。
  五十铁骑,深入几万大军,擒获敌首,星夜南归。
  云天创造的一系列战绩,震惊了新嵩。
  同时,云天在战场的两首新作,也横空出世,成为新嵩战士们提振士气的良方妙药。
  一时之间,新嵩士气大振。
  旗娄战场之上,云天率领起义军配合新嵩大军,奋勇拼杀,变守为攻,历时两年,将景人完全赶出了旗娄。
第一五七二章  侠客文章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云天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连续几首高质量的诗词,更是让他的名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旗娄之战,新嵩大胜。
  云天意气风发,正待统率军队北上,一鼓作气猛攻景人的时候,新嵩这边突然偃旗息鼓,军队就地驻扎,开始巩固旗娄地区,没有了一鼓作气的锐气。
  云天这边,也突然接到了调令,新嵩皇帝任命他为江淮签判,着他即刻上任。
  是年,他刚刚二十五岁。
  签判一职,位置不低,在新嵩已经是四品大员。
  再对比云天的年纪,此官职可谓是少年得志。
  江淮地区经济发达,文风盛行,江淮签判可谓重用。
  然而,云天心中,却没有多少年少得志的兴奋,反而有着许多意犹未尽的失落。
  此当奋勇追余寇,谁知却担任了一方签判,成为了一个文职官员,云天心中,涌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从旗娄战区回来,跑去运顺小镇,接了翠衫小轩一家,带着些许遗憾,云天到江淮就职。
  跟云天心有遗憾不同。
  得知云天成就,得知云天已经成就四品大员,翠衫小轩一家大喜过望,惊喜莫名。
  而运顺小镇,也开始流传云天的逸闻往事。
  二十五岁之龄,入职四品大员,还是在江淮地区。
  虽然云天已经拥有了不少声望,但是,却也引起了当地文人仕子的强烈嫉妒和不满,江淮签判,质疑声不断。
  云天的就职仪式,竟然少有文人仕子光临。
  前来道贺的一些商贾世家也对云天的地方治理能力忧心忡忡。
  说实话,云天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突然暴富的土豪,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积累,纯属胆大心细,只不过是一个麻雀飞上枝头成为凤凰的幸运儿。
  这样的人,或许能在战场上收获战功,但绝对很难治理好地方。
  看到云天年轻的样貌,少不更事的样子,很多人心中都担心起来,只是希望这少年不要瞎折腾。
  按照新嵩王国的常规,一个文人仕子,要想治理国家,那么成年之后就要参加王国的科考,直到科考入围,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才会放到地方,从基层做起,一点一滴的进步,最终,凭借自身修炼的浩然正气,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成为王国的中流砥柱。
  云天这边,则是完全走了捷径。
  正常的文人,二十五岁的时候,能任职一个七品县令,主政一方,已经算是很高的成就了。
  成为四品大员,负责主管一方,而且还是江淮地区,这位置不得不说相当重要。
  普通文人仕子不眼红那才是怪事。
  不信任也是理所当然。
  很多文人仕子甚至在看戏,他们希望云天此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江淮文人,齐齐抵制云天,孤立云天。
  云天入职之后,也没有马上开展工作,而是十分低调地行走江淮,去了解江淮的地理文化,慢慢熟悉江淮的情况,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
  不知不觉,半年时间过去,云天依然没有丝毫动静。
  很多商贾也慢慢安下心来,看来,这位也有自知之明,没有乱来。
  这样刚刚好,免了瞎指挥之后大家难堪。
  就在大家以为云天也就是如此的时候,春节刚过,元宵来临。
  江淮河岸之上,元宵灯会兴起的时候,云天突然放出一首诗词“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江淮元宵灯会,那可是文人仕子交流并且争奇斗艳的舞台。
  不少文人仕子就是在这舞台上绽放异彩,成就不朽名声。
  可是今年,云天一首“元夕”横空出世,所有江淮知名的文人仕子突然发现,任凭自己怎么样的相互吹捧,都掩盖不了云天这首词的光芒。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孤傲和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