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相父在上,朕错了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相父在上,朕错了

第59章 被困

书籍名:《相父在上,朕错了》    作者:墨墨Lin

  “北邙山东面石井道。”
  北燕的下寨之地。
  萧归当即起身,?取过长.枪,下令:“骑兵随朕反攻北燕大营!”
  浓墨夜色之中,一支精锐骑兵如同游龙一般,?在一片混战之中,悄无声息滑了出去。
  石井道上,冷月如钩,?笼着冷清稀落的北燕大营。
  北燕出动几乎所有的兵力进攻萧归大营,?就是得知了萧归兵分三路,?兵力分散,想要趁机夜袭,?一举夺下中军大营。
  却没想到萧归本就是虚晃一枪,?所谓兵分三路,就是为了诱导对方来劫大营,而实际上大营空空如也,大约只有萧归的头颅比较值钱。
  等敌军真正来了,?再通知另外两路,?合围反攻对方大营。
  所以,萧归几乎不费多少兵力就轻易地夺下了北燕营寨,将他们粮草辎重洗劫一空。
  天光未晞,原本中军大营那边的兵力渐渐汇聚而来,刚刚经历了一场苦战,?个个浑身污垢血迹。
  萧归抬手让他们就地休息,其余未参与大营之战的士兵开始清点北燕大营劫来的兵马粮草军械。
  这一战,?虽然萧归这边也损失了些兵马,但所得远远超过损失,算得上一场漂亮胜战。
  这时,高沉贤策马来了。
  他负责三路行军的粮草督办,?此时三军合一,他也该回来了。
  可此时他面色冷肃,丝毫没有半点打了胜战的喜色。
  “皇上。”
  萧归正领着人将一个个敌军的尸体扒拉出来,扔到深坑里去,打算就地掩埋。
  见他神色有异,当即顿住,问道:“何事?”
  高沉贤素来沉静,可此时也掩不住眼神中的慌乱。
  “皇上,我们从北境陇中运出来的十万粮草,没了。”
  没了?
  萧归眯了眯眼睛,“什么意思?”
  从北邙山出师迎击北燕,粮道则取陇中,因为陇中临近北境重镇,四通八达,运输方便。
  更重要的是,这条道是北境最中心的腹地,除非萧归带领的军队全军覆没,不然北燕不可能挺进陇中一步。
  如果挺进陇中了,则意味着北境亡了。
  高沉贤深吸了一口气,额头上冷汗垂了下来。
  “末将……末将也不清楚,十万粮草从陇中出发之后,末将一直有在跟进,可昨夜之后,就一直没有收到来信。才刚押粮官痛哭流涕地赶过来前线,说前天夜里,轮流看守的士兵打了个盹,十万粮草就不翼而飞了。真真是半点声响都没有。”
  萧归冷眼瞧着他,眼神深深,仿佛要将他洞穿。
  然而他没有出言责怪。
  这两年南征北战,在生死线上来回拉锯,对于这些军将的能力,他十分了然。
  高沉贤是做事细致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出错。
  “一定不是北燕,北燕不可能把手伸这么长,我们还毫无察觉。”高沉贤竭力令自己冷静下来,分析形势。
  北境贫瘠,这两年打战本就是竭泽而渔了,十万粮草筹集起来不易,一朝损失,如今别说打战了,就是撤军途中粮食接应不上,也很危险。
  萧归没再理会他,转身吹了声口哨,招来自己的雪驹,翻身而上。
  “现在不是讨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了,得快速撤军。”
  他面色冷静,顿了顿,继续道:“陇中隐蔽,从陇中官道上撤。”
  高沉贤慢慢反应过来了。
  如今确实是撤军为要了,不然等北燕察觉出他们粮草难以为继了,势必会殊死一战,再撤就难了。
  一场胜仗,转瞬之间又成了险战。
  “皇上,那北燕这些粮草辎重呢?”一个副将上前问道。
  萧归道:“粮草带走,辎重不要管了。”
  大军浩浩荡荡,紧急匆促地想要撤到陇中官道上去,到了陇中,就安全了。
  然而,还没撤出二十里,一个前方哨探神色惊慌,策马来报。
  “皇上!前方发现大股敌军!几座山头都插满了旗帜。”
  众人俱是面色一变。
  这意味着,撤不出去了。
  高沉贤和林洇不约而同地看向萧归,他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萧归沉默片刻,随后一夹马肚子,“你们在这等着。”
  他撂下一句话后,孤身策马从左侧一块斜坡上去了,转了几个弯,上了小山墩。
  片刻后,众人又看见他下来了。
  他面色很冷静,对众人道:“冲出去!山头上的旗帜是疑兵,没那么多敌军。”
  高沉贤等人迅速反应过来。
  对啊!昨夜北燕袭击大营,几乎倾巢而出,不可能这么快就回军。
  “冲!”
  步兵分别手持盾牌位于前后,骑兵处于中间,开始向前猛冲。
  萧归落于后头,忽然低声转头对高沉贤道:“等会要是撤不出去,你带领一支人马,趁乱突围出去,朕会给你打掩护。”
  高沉贤一愣。
  “那皇上呢?”
  “暂时出不去,也不会死。”萧归似乎颇有把握,“你从陇中官道回去北境,在明江对面调集兵马来救援,记住,不要动北境的兵马。”
  高沉贤默然,这一来一去,耗时甚多,如今的粮草是否还能坚持到那时,着实难料。
  “皇上,末将留下,掩护皇上撤出去。”
  萧归直起腰,目光落在前方,语气不容质疑,“朕不是在与你商量。”
  他是整支军队的主心骨,此时撤退,势必军心涣散,不攻自灭。
  高沉贤无法,只能听令。
  前方山头上阻拦的敌军其实不多,但因他们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势,飞箭与山石齐下,火油一桶桶地往下浇下来,浓烟滚滚。
  萧归的人马且战且进,步步艰难。
  两个时辰过去了,大军行进不到十里。
  这时,不远处忽然人马奔腾,人声鼎沸。
  果然不出萧归所料,北燕昨夜袭营的人马回军了。
  萧归断然喝道:“高沉贤!还不快走!”
  然而此时,来不及了。
  北燕的军队似乎有所预料,迅速包围了山道尽头的出口,兵马一层一层地铺开,绵延不绝。
  日薄西山,两军在对峙了许久之后,终于消停了下来。
  萧归这边出不去,困在了北邙山下。
  而北燕那边虽然占据有利的地势,但也一时无法将他们剿灭。
  篝火次燃起,一簇一簇的,在暗夜的山道上,如同鬼火明灭不定,瞧得人发慌。
  今日鏖战了将近一天,个个都累乏了,来不及下寨,各营各自守着篝火入眠。
  军中沉寂一片,士气十分低落。
  “皇上。”高沉贤愧疚不已,单膝跪下,“末将知罪。”
  如今所有人都困在这里,消息闭塞,是真的上不了天,入不了地了。
  篝火哔拨哔拨地跳动着,火焰映在众人脸上,明晃得有些刺眼。
  萧归一言不发。
  他现在已经不会轻易责备下属,如今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饶是如此,不代表他就不会生气。
  李凌使了个眼色,让高沉贤下去休息,他则添了些柴火,将一碗茶水递给萧归。
  此时此刻虽然身陷绝境,不知为何,李凌总觉得皇帝不会死在这里。
  或许是因为看着萧归从小到大,经历过太多险境了,而他似乎总是命硬得很,危急关头,总能化险为夷。
  他淡定从容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令高沉贤、林洇这些冲在前线的将领有些自愧不如。
  “皇上,奴婢觉着,便是今日丞相在这里,也不一定能出去。”
  听到“丞相”两个字,萧归的眼色蓦地一深。
  李凌瞧见了,却不动声色,他表面是在宽慰萧归,实则是想提醒他,你不是要找温无玦吗?人都没找到呢,要是你死在这儿了,可就别想再见了。
  打蛇打七寸,李凌深谙此道。
  高沉贤、林洇等人俱是有些惴惴,暗戳戳地瞧着萧归的脸色,不敢说话。
  片刻后,萧归终于开口了。
  “朕有一个办法。”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
  不过萧归没有点明,“不过,得等些时日。”
  众人:“……”
  再过些时日,就粮尽了!
  他没说,大家也不敢问,只能在心中揣测着。
  ·
  初冬的一场雪终于来了。
  细雪徐徐,如同漫天的柳絮因风而起,飘飘洒洒,无声无息地打在屋脊上。
  温无玦临窗站着,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沉思什么。
  温伯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他眼前一亮,“是沉贤的信么?”
  温伯叹了口气,“不是,是唐大人的信。”
  他最近几乎天天询问是否有高沉贤的来信,温伯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公子,如今他们在打战,想必是没空写信来。”
  温无玦摇摇头,他在军中待过,没人比他更清楚。
  再忙也不可能连信都没时间写。
  军中哨探是日夜轮流探查的,只要写了,就可以传递出来。
  可如今是半点消息也无,他心里着实不安。
  况且,还是在北邙山。
  温伯也无能为力,只能宽慰道:“公子放宽心,那个狗……咳咳,皇上这两年打了这么多战,有胜有败,也没见他有事啊。”
  他说的好听,温无玦却置若罔闻。
  思索了片刻后,他道:“温伯,备马车吧,我们去陇中官道上看看。”
  不亲自去看看,他着实放心不下。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时间线,大家是不是看得不太清楚呀?
  总的来说,就是丞相和萧归是分开了两年了,这两年间萧归在北境增强了军备实力,然而挥师南下,瓦解了世家的势力,夺回汴京。而北燕是趁着萧归南下期间入.侵北境的,萧归了结了南方战事之后,再回军北上。
  我抽空改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