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第45章 弘文馆

书籍名:《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作者:寂寞剑客

        武则天道:“四万卷线装书多久能好?”
        裴绍卿道:“左右不会比卷轴慢就是了。”
        武则天道:“好,那孤就给你三个月时间。”
        裴绍卿算了一下,三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
        当下裴绍卿又道:“天后,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么大一个项目,臣可没有这许多钱先行垫支,所以朝廷恐怕得预付一半款项,此外臣还需要工匠以及木料,恐怕还要少府监以及将作监协助。”
        武则天便手书了一道手谕。
        “午正,敦牂,万物壮盛也!”
        紫宸殿侧忽然响起壶郎的报时声。
        “到午正了吗?”武则天点点头,又吩咐高凌松,“高公公,传膳。”
        裴绍卿又在紫宸殿蹭了一顿中饭,这顿中饭的规格就不是昨天的廊下食所能比,不仅有十几样精美的糕点,且还有两道硬菜。
        一道是蒸猪肉,其实就是白切肉,醮着酱吃。
        另外一道是烤全羊,而且撒了孜然和胡椒粉。
        当然,此时的孜然不叫孜然,叫做安息茴香。
        除此之外,还有每人一壶宫廷御酿的葡萄酒。
        武则天也难得留在紫宸殿,跟她最信任的北门学士一起用膳。
        面对武则天,不说刘祎之、杜审言等人,便是武承嗣也难免有些拘谨,只有裴绍卿没有一丝一毫拘束感。
        裴绍卿边吃边问道:“天后,怎么不见公主殿下?”
        跪坐在武则天御案一侧侍候用膳的高凌松便赶紧冲裴绍卿递了个眼色。
        只可惜裴绍卿只顾着低头切羊肉,根本没有看见,一边切肉一边又道:“虽然只是一天未见,可还是怪想她的。”
        武则天闻言手上一顿。
        紫宸殿中气氛便立刻冷下来。
        武承嗣、刘祎之等大臣纷纷停手。
        “咋了?”裴绍卿抬头愕然问道,“你们咋不吃了?”
        “你很想她?”武则天凤目冷冷的扫过来,“要不然你去绫绮殿侍候她?”
        裴绍卿顿时间感到胯下一凉,连忙摇手说:“天后,臣就只是随口一说,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说也不行。”武则天说道,“孤不管元宵节那天晚上你跟太平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三月间她就要下嫁,所以今后你们还是不要见面了。”
        裴绍卿大怒,小爷就那么入不了你武则天的眼?
        你说不见面特么的就不见面?小爷还非见不可。
        不仅要见面,还特么非把你女儿推倒不可,草!
        当下裴绍卿起身说道:“天后,臣吃饱了,臣先告退。”
        武则天头也不抬的道:“别忘了下午还要去弘文馆读书。”
        “臣没有忘,正是要去弘文馆。”裴绍卿长揖到地恭声道。
        话音才刚落,刘祎之也起身说:“禀天后,微臣下午也要去弘文馆授课。”
        武则天嗯了一声又说道:“刘卿,你是弘文馆诸学士之首,一定要体察孤的苦心,悉心教导裴司丞才是。”
        “喏。”刘祎之恭声应道。
        “去吧。”武则天摆摆手。
        刘祎之、裴绍卿躬身退出。
        到了紫宸殿外,又跟青玄汇合。
        青玄居然趁这间隙换了身男装,还换了把佩剑。
        待出了大明宫,裴绍卿语气不善的问刘祎之道:“刘掌院,你不会真听天后的,到了弘文馆逼着我读书吧?”
        “哪能啊。”刘祎之笑了笑,道,“天后若真有意让你读书,就该安排你进国子学或者太学,而不是弘文馆。”
        裴绍卿道:“弘文馆怎么了?”
        刘祎之道:“国子监下属六学二馆,就属弘文馆学风最松、课业最轻,但是学成之后却又是最有前途。”
        学风最松?课业最轻?还最有前途?
        裴绍卿笑道:“这正是我想要的学馆。”
        骑马跟在后面的青玄忍不住又翻白眼。
        刘祎之笑笑,又说道:“不过你的那帮同窗可不太好相与。”
        “不好相与?”裴绍卿微微一笑,道,“怎么个不好相与法?”
        刘祎之说道:“主要是身份尊贵,不是朝中勋贵子弟就是藩属国王子,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目无余子。”
        “同窗不睦是常有的事。”
        “国子监也是没人敢管。”
        “有点意思。”裴绍卿笑道。
        刘祎之又道:“不过,裴司丞你在弘文馆大概会很受人欢迎。”
        说到这一顿,刘祎之又说道:“弘文馆的这帮公子王孙虽然不学无术,却一个个又极好面子,以往国子监六学二馆举办文会,弘文馆肯定是垫底的那个,但是你来了之后,弘文馆只怕是就要回回拿第一了。”
        裴绍卿愕然:“刘掌院此话怎讲?你知道我不是什么文化人。”
        “不是文化人?”刘祎之笑了笑,又道,“我没有猜错的话,文曲星君于梦中传授于你的诗文肯定不止1024首,你肯定有存货对吧?”
        裴绍卿挠头,这都能猜到?
        都是人精啊。
        ……
        大明宫,清思殿。
        余茂淳双手捧着线装书,恭敬的递给李治。
        李治接过来随意的翻了几页,便有些动容。
        “茂淳。”李治一脸凝重的道,“此为何物?”
        “此物曰线装书。”余茂淳道,“今日上午由裴绍卿献与天后,据说其造价极为低廉,相较于黄绫卷轴的造价甚至不足十一!”
        “天后已决定改卷轴为线装书,”
        “由裴绍卿抄录四万册,遍传大唐各州县!”
        “又是这个裴绍卿!”李治顿时脸色一沉,“此子还真是屡屡出人意料哪。”
        “是的。”余茂淳阴恻恻的道,“老奴原本以为此子只是有勇略,兼有谋略,却是没有想到竟然还兼有经济之才。”
        李治道:“真堪称宰执之才哪!”
        余茂淳凛然,这是相当高的评价。
        沉默了半晌,李治又幽幽的说道:“看来,祥瑞的事是拦不住了。”
        “恐怕是的。”余茂淳低着头说道,“原本还可以从黄绫着手,延缓甚至阻止天后将此祥瑞传遍大唐十道,然而……”
        沉默了片刻,余茂淳忽又旧话重提。
        “天皇,老奴以为还是应当尽早铲除裴绍卿,以免养虎为患。”
        “现在还不到时候。”李治叹口气道,“太平一案的风声正紧,朕听说连王德胜都从掖庭局被大理寺的人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