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元始诸天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元始诸天

第二十章元神法力

书籍名:《元始诸天》    作者:弃还真

        凤鸾阁,紫烟楼!
        池水吹皱,碧波荡漾!
        “娘,”
        荀少贺毫无顾忌的,在凤鸾阁内,大声呼唤“娘,”
        几名内侍,互相看了一眼,神色颇为苦涩。
        在这凤鸾阁,在这烨庭二十四阁,谁人不知,几人不晓!
        那是规矩,最为森严之所,动辄破家绝户,刑法酷厉的可怕。
        可以说,凤鸾阁的规矩,都是用累累白骨,一点点堆砌起来的。
        尤其在紫烟楼前,无故喧嚣,更是大忌,必死无疑。
        公子贺,是吕国夫人幼子,当然可以视这些规矩如无物,但是他们这些家奴可不成。
        一内侍犹豫半响,才低头上前“公子,”
        “公子,”
        “紫烟楼前,不得喧哗,还请公子稍候,夫人自会传唤。”
        这内侍的动作,让两侧内侍,都不由将头埋在脖颈处,愈发的低了。
        荀少贺闻言,虎目开阖,上下打量着这一内侍,玩味道“新来的?”
        出言的内侍,听到荀少贺之言,顿时愕然。
        “滚开!”
        亦没想等到这内侍回话,荀少贺身躯一撞,空气顿然发出撕裂的气爆声。
        形似猛虎,动即迅雷!
        一身易筋煅骨大圆满之境,九牛不过之力,在他身上一展无余。
        轰!隆隆隆!!!
        紫烟楼内外,发出不甘重负的轰鸣声。
        荀少贺骨骼之处,三百六十五枚骨骼摩擦,掀起雷音。
        这内侍,在这一撞之下,登时胸骨粉碎,内脏破碎,口中犹自吐出些许内脏碎片,身躯拖在地上,在这股冲撞力道下,滑出七八丈远。
        伤口之处,就似是被一辆火车头,生生撞的一般,当场身死。
        几名内侍对视一眼,反而心有余悸的,呼出一口气。
        “娘……”
        “娘……”
        荀少贺看也不看,那名死透的内侍,抬步就走。
        似是一头猛虎出柙,气息当中,那股浓浓的蛮荒凶狠之意,让身畔的几名内侍,不由后退几步。
        一名微胖的内侍,刚刚从紫烟楼走出,就看到眼前的一幕。
        他连忙上前,道“哎呦,咱家的小祖宗啊……”
        这微胖内侍,乃是凤鸾阁内侍总管,是所有内侍的上司。
        在凤鸾阁上下,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一位。
        然而,就是内侍总管,在这位混世魔王面前,也要万事小心谨慎。
        就算这位总管,早已臻至伐毛洗髓之境,在武力之上,轻易可压制荀少贺,亦是不敢放手施为的。
        胆敢以下犯上之辈,就是脱胎换骨的武学宗师,亦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贺公子,贺公子,这可是夫人静修之地,不得喧哗,不得喧……”
        内侍总管,踮着脚,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劝道。
        只是,荀少贺脾性刚烈,兴起来时,就要几条人命。
        岂是这些家奴内侍,几句恬躁,就可以阻挡的?
        “滚开!”
        荀少贺呵斥道。
        看着内侍们,还在耳边恬躁,凶意上来,手腕一抖,一道道劲力生出,似鹰爪飞扑,几名内侍登时胸口塌陷,吐血倒飞出去。
        性情浑浑噩噩的荀少贺,可不会顾及这些内侍们是谁。
        在拳劲宣泄之下,没有一丝一毫余地。
        以至于这些内侍,虽然都是入得武道门径之辈。贯通数头莽牛力道,身子骨都打磨的极为强悍。
        但都在荀少贺手中,胸骨断裂,咳血不止。
        那位内侍总管,武道高深,伐毛洗髓,自然不会被荀少贺所伤。
        只见内侍总管,微胖的身躯,侧身一动,似乎不经意间,脚步一错,连退二三步。
        “赵传,”
        “没想到,母亲身旁的内侍,竟然如此了得,再接本公子一拳……”
        见内侍总管轻易躲过,荀少贺不由哼了一声,五指微曲,似虎爪一般,正要继续按下。
        “够了,”
        一声娇斥,自紫烟楼内发出,似乎蕴含莫大威仪。
        同一时间,一束赤光落下,一方白玉神台,渐渐浮现虚空。
        上朔神篆,下有丹书。
        亦有一尊三头火凤,栖息玉台,周身南明离火,灼烧不尽,让这一方白玉神台,俨然赤红一片。
        三头火凤轻轻舒展凤躯,丝丝火雨,自火凤周匝衍生,落在地面,溅起一些流光。
        姒宣云黛眉微蹙,盘膝座在冰魄云床之上,眸中带着一丝失望之意。
        如此浑浑噩噩的脾性,就是武道天赋再如何了得,亦不会是世子的有力臂助。
        作为娘亲的,哪里有不期望儿子未来的?
        姒宣云虽然不想让荀少贺与荀少则,这两同胞兄弟手足相残,但亦不期望,荀少贺一事无成,只是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作为吕文侯嫡子,荀少贺就算是不为一方封君,亦必然会是一地大夫。
        只是荀少贺行为残暴,动辄取人性命,着实不似人君之相。
        “滚进来,”
        姒宣云哼声道。
        从小到大,姒宣云都是一副云清淡抹的样子,无论对什么事情,都鲜有如此失态。
        如今为这幼子,可是当真动了真火。
        荀少贺虽是浑人,但亦是孝顺,听到母亲的呵斥,自然而然的收手。
        只见云光之中,这一方玉台,三头赤凤盘恒,一丝丝火雨落下,融入正在地上呻吟的几名内侍身上。
        似乎有着什么灵丹妙药一般,火光一瞬,皮开肉绽的伤口,竟然渐渐痊愈,甚至生出肉芽。
        第七品宝兵,赤凤台!
        这一口绝顶宝兵,荀少贺,焉能不认得!
        这可是母亲姒宣云,嫁到吕国时的嫁妆。
        玄妙无方,衍生南明离火,擅长调理阴邪病厄,是一口不可多得的瑰宝。
        要知道,这世间广袤,有着武人,以及修道人,观天地变化,吐日月精华,或是炼就元神法力,或是脱胎换骨。
        这些大神通之士,以大道感悟,炼就种种宝物,有着莫大威能,可断山折岳。
        这些宝物,与修道人一般,都有着三六九等。
        共有九品之分,亦有上、中、下,三等之别。上三品奇珍,中三品神兵,下三品宝兵。
        上三品奇珍,仅仅只在传说神话中,才出现过寥寥几次。相传为天地所生,大道孕育,非人力所能炼就。
        甚至在这世间之上,除一两句真假难辨传说。却还曾未有人,真正见识过奇珍之威。
        中三品神兵,神兵有灵,亦称通灵神兵,摧山倒岳,镇国重器。
        当今诸国,若无一口神兵镇压气运,当真是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朝不知夕,夕生朝灭!
        下三品宝兵,为修道人,或是武学宗师,以一口先天真气,或以元神法力,经不断锤炼,千锤百炼,方才成就。
        故而,宝兵之属,虽不似神兵一般,是国之重器,但也是传家之器。
        只有一些大夫之家,才有着传承,极为稀有。不是家中显贵,或是祖上渊源。
        想要见到一口宝兵,亦是千难万难。
        …………
        七重紫烟楼!
        姒宣云平缓的吞吐着,紫气青烟,肌肤愈发透亮,几乎吹弹可破,似如白雪冰霜。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炼精化炁圆满,炼己脱胎,有望元神!”
        紫檀笑语嫣然,一颦一笑,都有着说不出的万种风情。
        “是啊,是啊,”
        一娇俏妇人,亦捧着一口宝剑,点头应声。“一旦夫人炼就元神法力,炼炁化神,不但享寿三百,就连世子之位,亦无可动摇……”
        一朝证就元神,可称先天真人,与武学宗师相若。
        然而先天真人,通晓神通法术上,在某些方面,更是比武学宗师,犹有过之,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此世修行之道,唯有炼体,炼气,两条道路可走。
        炼气之道,亦称元神之道。
        由筑基炼己为始,百日筑基,堪堪入得大道门户。
        其后炼精化炁,炼己身脱凡胎;
        炼炁化神,炼就元神法力,先天真人;
        炼神还虚,横渡九转劫数,大地游仙;
        炼虚合道,元神纯阳,天人之道。
        姒宣云要是能,在不足五十之龄,踏入炼炁化神之境。日后,未尝没希望,一窥炼神还虚之妙。
        “紫檀,青璃,本宫与你们自幼相交,岂会不知,元神之道,哪里是这么容易炼就的?”
        姒宣云轻声叹息,“一道元神路,不知多少修道人,只能郁郁而终。”
        “则儿的世子之位,本宫倒不担心,会有差错,”
        “以则儿嫡长子的名分,就是夫君他,亦不能轻易动摇,则儿的世子之位。”
        “国本……不会轻易动摇,否则不但本宫不许,就是满朝的群臣大夫,也会群起反对。”
        她微微锊一锊秀发,凤眉蹙动“本宫真正担心的,还是贺儿啊!”
        “公子贺?”
        青璃、紫檀,面面相觑。
        荀少贺的飞扬跋扈,这二女焉能不知,只是无法明说而已。
        “吾儿心性浑噩,不知善恶,不分清浊,一如赤子。”
        “本宫尚在之时,还可压制贺儿。然而,若是本宫与夫君,百年之后,又当如何?”
        姒宣云的忧虑,不是平白而来。
        这一方世界,虽然修行之道昌盛,寿数绵长者繁多。
        但却没有千载帝皇,万载君王者!
        自三皇五帝,七十二圣王证道,人族大昌以来。
        凡是天子诸侯,就从未有万寿无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