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元始诸天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元始诸天

第七十五章风声鹤唳(中)

书籍名:《元始诸天》    作者:弃还真

        火势渐熄,山石漆黑。
        荀少彧观望火势,佩刀渐渐出鞘。
        他紧紧握着朴刀,刀口指向前方“……杀!”
        “杀!”
        “杀啊!!”
        鲁明达、赵文远等宿将,纷纷拔刀出鞘。各自率着一众甲士,冲向谷口。
        荀少彧一人当先,率先冲入狭隘谷道。
        入目之处,唯有灼烧漆黑的岩石,或是烧成白地的草木。
        谷道狭窄,两侧都是峭壁陡立,能进入的兵卒甲士有限。
        两千甲兵,甲胄齐备,负重量大。
        想要一起涌入谷道之中,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谷内,一栋栋寨楼,各成犄角之势,寨兵们弯弓待射。
        荀少彧刚一入山谷,就有一道道箭矢落下。朴刀挥挡,磕落下几支箭羽。
        一名名甲兵,自荀少彧身侧冲出,涌向寨楼。
        寨楼并不甚高,至多有着四、五丈,尚且不如大户宅邸。
        寨墙烟熏火燎,一名名甲兵,抬着长梯,踩着同袍的背脊,一个个攀上楼寨。
        鲁明达一步踩着一名甲士,似乎老罴一般,生生扑上楼寨,三蹬两蹬,身形骤起,踏上寨墙。
        他刚刚登上楼寨,便有着数根长矛刺来。
        鲁明达拽住其中一根长矛,抽身用力,狠狠一带,就有数个寨兵,掉下寨墙。
        噗呲!噗呲!
        他摸了一把,飞溅在脸上的血液,长矛绽放着点点寒星。
        咧嘴一笑,鲁明达魁梧的身躯,带着血腥,又扑向寨兵。
        此时此刻,甲兵们俨然杀红了眼,悍不畏死,不断攀登着寨墙。
        每一寸空间,血肉铺就都在来回厮杀争夺,不住有惨叫痛呼响起。
        不断有甲兵,掉落寨墙;亦有寨兵,哀嚎呻吟。
        “寨门开了!寨门开了!”
        不一会儿,一声声欢呼,传遍四周。
        …………
        碰!
        荀少彧一脚踹开,山寨正厅门户。
        一名名甲士,从他身旁两侧窜出,个个神情凶悍。
        他攥着朴刀,大步迈入厅堂,环顾四周空旷,面带一丝青意。
        荀少彧冷声,道“逃了?”
        他凝神一望,气运运转之下。
        那一头黑罴,俨然奄奄一息。
        一丝丝、一缕缕,浑浑噩噩,气机沉浮。
        黑色云蔼溃散大半,本已经有了些轮廓的黑罴神形,只剩些许形态模糊的黑雾。
        溃散云蔼,荡漾余波。亦有着一丝青意灿烂,游弋虚无,徐徐蜉蝣。
        见此,荀少彧面上冷意,愈发厚重。
        要是黑罴神形,彻底崩溃,那一丝青意,必然能得到最大的受益。
        “高家……高望……想跑么?”
        “哼……你们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荀少彧观望大势,见着黑罴之形,溃而不崩,如何能不明白其中意味。
        他固然是破了高家寨,焚寨屠族。
        但只要高家嫡系人物,还剩下一个血裔。
        这一头气运黑罴,就不会完全的崩灭虚无。
        只要黑罴神形不崩,留下一丝生机,高家就不会彻底绝户。
        这也是高家人,在发现事不可为,果断弃寨而逃的因由。
        一甲兵疾跑而来,拱手道“……将军,寨中妇孺老弱俱在,正听候处置。”
        荀少彧面色一沉,道“处置?”
        “还什么处置?这高氏顽恶,抗拒义军,让义军伤亡极重,能什么处置?通通杀掉,一个不留。”
        说罢,他冷漠的看了一眼,空旷的厅堂。
        “这座寨子,也不要留,一把火全都烧了。”
        荀少彧一双手,可谓是占满高家人的血。这高家寨上,哪一家、哪一户,不视他为仇寇。
        数千山民,可不是个小数目,一旦生乱,必是大乱。
        既然双方,都已然不可调解,亦就不用刻意缓解了。
        他荀少彧做事,一般不做,要做就把它做绝。
        蓦然,一阵阵喊杀声,从寨子一侧兴起,并且渐渐临近。
        甲士们骤然警觉,横刀于胸前,盯着门外。
        义军虽占据优势,但高氏一族经营数百年,亦是有不少死忠之士。
        这些死忠之士,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高氏血脉。正值家破,想与寨子同存同息,也是正理。
        赵文远一身衣甲,血迹斑驳,大步踏入正堂,身后跟着几名甲兵。
        赵文远抱拳,道“上位……卑下已肃清,寨中各楼、巷。”
        “斩高氏长老六人,精壮一百二十二人,”
        精壮山民,都是有些战力的,而且为数不少。一旦起乱,这些人都是中坚。
        不过,山民与义军之间,还是义军颇为占据优势。
        山民虽自幼,长于山中,与虎豹豺狼为伍,在个人勇力上,山民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山民,毕竟疏于训练,不似义军一般,纪律严明,久经战阵,配合默契。
        三三两两的捉对厮杀,或许山民能大占上风。
        但是,一旦换成上千、上万之数,这般大型会战,义军面对山民,就能成压倒性优势。
        荀少彧微微颔首,道“封锁谷道内外,严查高氏余孽,不要走了高望。”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高望世居丹阳,在凤台山也是个坐地虎,走了他……是个麻烦。”
        这些山中大寨,关系盘根错节,一代代代联姻,姻亲众多。
        高望没了高家寨,就是个没了牙的老虎,但也不得不防,有人想要养虎为患。
        “喏!”
        赵文远面皮一紧,深知个中利害。
        …………
        甲士们推搡着高氏妇孺,聚集在寨子中央,一处空旷场地。
        场地周匝,一名名甲士,个个高举火把,佩着朴刀,静默而立。
        荀少彧眉头微蹙,念叨着“……还是让这个高氏家主逃了,真是可惜。”
        看着石镜上,那一缕缕厚重黑云,聚而不散,已然不复黑罴之形。
        这黑罴之形,并不简单。
        要知道,这方世界固然能级不高,个人武力在百人敌封顶。
        但人道煌煌,大势滔滔,占据主流位置!
        万民有运,众生有运,国有国运,家有家运,族有族运。
        然而万千气运,能衍生出气象的,也是少之又少,百中无一。
        一如国运真龙一般,具备难以想象的大能力。
        当然,这一头气运黑罴,不过是一处山民聚集,几百载延续下的一丝真形。
        距离国运真龙这等存在,有着不可道理计数的差距。
        但也具备种种妙用,小,可护佑一家、一宅平安;大,能自立一方,威福自享。
        这一丝黑罴之形,就是图谋自立的根基,就连荀少彧,掌握一县之地,都没有机缘触及。
        一般枭雄人主,也大多是从白鲤、金鲤一类气运之形,开始起家立业。
        鲤鱼者,蕴含龙性,跃升鱼龙,蛟龙,乃至真龙。
        只是,其他杂类真形,一样是气运凝聚,不容小觑。
        “既然,高望抛弃你们,自顾逃了。就连你们的寨主,都放弃你们,你们也不要怪我,心黑手狠。”
        荀少彧一挥手,一个个甲士带着狰狞笑容,冲入妇孺当中。
        仿佛驱赶羔羊一般,挨个宰杀,一名名甲士挥舞着屠刀,妇孺惊惶喊叫。
        荀少彧看了一眼,转身就走。
        这屠杀命令,虽是他下的,但亲眼见到,一条条鲜活生命,等待屠宰。
        荀少彧的心情,还是有些低沉的。
        不过,倘若不立下威严,让后来人见到抗拒的后果。
        以后每遇战事,都让荀少彧的义军,损失惨重,而没有任何代价。荀少彧手上的这点兵马,可不够这般消磨。
        “屠了高家寨,携带此威,收拢山民。不需多,只要能有上万山民,就是大胜。”
        “上万山民,编入民籍,精简其中精壮,最少也能有三千之众,可假称五千,整个丹阳府,能有谁是我敌手。”
        “老帅垂垂老矣,少帅纨绔不堪,除了我荀少彧,整个义军,谁能是擎天一柱。”
        吼!!
        黑云缭绕,发出最后一声怒吼,轰然之间,粉碎无数。而这时,正是最后一个高家人,倒在血泊中。
        “来啊……备马!”
        荀少彧对左右,道“杨不已一营甲兵,未必能与一千土兵周旋。我要趁着破寨之势,一举击溃这一千土兵。”
        不一会,就有甲士牵马过来。
        荀少彧翻身上马,大喝“铁甲骑,跟我走!”
        “驾!!”
        一夹马腹,战马嘶鸣,马蹄交错,卷起一阵沙尘。
        “铁甲骑在!”
        一名名身披铁甲,面带黑布的汉子,一个个翻身上马,跟着荀少彧一并而去。
        因为凤台山,多歧路,多关隘,多天险。对骑兵的战力,有着较大削弱。
        所以,在荀少彧攻打高家寨的时候,这一支骑兵,根本没起到作用。就谷口的狭窄程度,也无法让骑兵发起冲锋。
        骑兵冲击谷口,根本连一丝水花都打不起来,就会在乱箭之下,折损殆尽。
        而且骑兵一旦折损,想要补充,也是极难。
        首先,一匹合格的战马,就是个大问题。
        突勒人于中原之地,圈地养马百年,自是不缺战马。
        然而突勒人的战马,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让义军所用。义军的战马来源,大多是收缴突勒人而来,数量稀缺。
        而且一骑养十兵,养个骑兵的消耗,可比养十个步兵的消耗。有这消耗,大多数义军,还是比较欢迎战兵的。
        不是谁便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骑兵的。在体型、臂展、力量上,都有着严格标准。
        荀少彧执掌江宁一县,麾下骑兵也就五十之数。
        一县之地,也就五十骑兵,由此观之,骑兵之贵之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