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元始诸天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元始诸天

第二八二章胜果在望

书籍名:《元始诸天》    作者:弃还真

        黑水大营,兵帐重重,三两烛侯所下诏命,都不及荀少彧一言有用。
        如此一来,上蔡之地是荀少彧的根基,也是他的命脉所在。倘若荀少彧真的接下烨庭上大夫之位,对于上蔡难免就会失去掌握。而上蔡之地也会持续一分为四的局势,难复此时雄踞千里疆域,虎视万里山河之势。
        而以他肉身成圣级数的修为,自身安危上当然无虞,但失去了上蔡的势力,也就无法再影响吕国的局势了。
        毕竟,在外部压力消失,只有内部纠纷的当下,荀少彧的上蔡异军突起,难免让人坐立不安,一些针对也会接踵而来。
        荀少彧眸光开阖,眉宇中的感情淡薄,轻轻开口“老太师,此言尚早矣!”
        “少彧坐镇南陲,尚有几十万蛮子需要一一驱除,这些蛮子倘若集结起来,又是一大祸患。”
        数十万蛮兵一朝溃散,压在上蔡的重石,已经被悄然挪去。此时正该着上蔡大肆发展之际,无论是借机驯服蛮众,扩大巨神兵的编制,亦或是开拓蛮疆土地,收揽其他流民黔首,都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在这关键的时刻,让荀少彧放下手上的事务,只为了一个虚有其表的上大夫之位,简直就是可笑!
        荀少彧数载的辛苦努力,可不只是为了博得一个无用虚名,更不会想着为人作嫁衣,他所要的只会是更多。
        “几十万蛮人散落渊水南岸以下,数百、上千股的蛮子,若是要一一清肃,也是要耗费不少心力的。”
        他徐徐的抿了一口茶水,杯盏拂过杯口上的茶渣,若有所指道“倘若吕国是一艘大船,吾生来就是船上的一份子,眼看着船的底都漏水了,吾这个不填谁来填?”
        闻渊明面色稍稍沉下,道“既然如此,公子的意思是?”
        虽然荀少彧说得轻描淡写,然而老太师如何不会多想一些。如今时事日移之下,大患以然除去,但是借着蛮患的势头,荀少彧的实力也今非昔比了。假以时日之后,荀少彧未必不会成为吕国一患。
        “老太师,您也是知道的,这上蔡的局势混乱不堪,各种的牛鬼蛇神出没其间,还有不知多少的黑手,在暗中窥伺着这一片疆土,除了吾这个庶子之外,整个吕国难道还有比吾更合适的人选,来接替吾坐镇上蔡?”荀少彧不紧不慢,幽幽的说着。
        似乎权衡了一番利弊,闻渊明沉吟了一会儿,道“那么,这上蔡千里之沃土,只期望着能让公子,可以收一收心思了。”
        老太师虽不想见着荀少彧坐大,只是时势不得不如此,也只能放任荀少彧了。
        此刻,荀少彧的态度已经清晰的表明了心迹,老太师若是再多‘逼迫’,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与国家利益极为不符,因此老太师只得不甘的承认,荀少彧对于上蔡的所属。
        “老家伙!”
        荀少彧瞥了一眼闻渊明的第三只天目,心头不满的哼了一声。
        该是他的,谁也别想染指一分,就是碰一下,他不允许谁敢。
        …………
        黑水大营对岸,一座座营盘矗立,战旗飞扬阵阵!
        这是吴回劲卒们的新营盘,这些百战精锐们借着蛮人破落的营地结构,简单的搭建了这一座兵营。
        主帐之内,荀少彧面带冷笑,手指敲击着公案,有节奏的敲击声,在大帐中盘恒着。
        数十先天大将拱卫左右,看着自家主君神色有异,不由得面面相觑。
        诸逾行沉声“主君自老太师处归来后,面色就一直不太好,可是老太师那里……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不妥?”
        荀少彧冷然一笑“嘿嘿……老太师试图毁约,这算不算什么是不妥?”
        “什么?”几员脾性暴躁的将领,面色勃然大变,急道“该死的,主君……那个老家伙竟敢毁约,老子这就率兵踏平了他的大营。”
        这一次渊水大战,兵甲损伤极为严重,四万甲兵缺员一万余,上蔡元气也是损耗颇重。
        “岂有此理,主君……那个老家伙说话不作数,咱们干脆反戈一击,将这些黑水锐士一口吞掉。”
        有着将领的胆大包天,还要超乎荀少彧的想象之外,甚至打起了吕国顶尖精锐的主意。
        当然,对于这些异想天开的建议,荀少彧也不会去采纳。
        荀少彧神色不耐,道“好了,都在胡言乱语些什么,老太师历经四朝,是少有的元老勋臣,尔等称呼的时候,都该用上敬语。”
        “诺!”
        帐中诸将沉声应诺,向着上首躬身一礼。
        “主君,老太师忠正秉直,一言九鼎天下皆知,应该不可能突然反悔吧?”常云光低声自语。
        对于老太师的性情,吕国少有不知之人,其忠正刚直一生,常云光不信老太师会给自己留下一污点。
        荀少彧摇头道“闻渊明只是不愿看到上蔡势力过强,威胁到中央集权,因此才打算动手遏制一下上蔡的扩张罢了。”
        “而且,这一次的渊水会战,咱们的实力可谓是暴露无疑,自然让老太师心怀警惕。”
        还有一句话,荀少彧并未说出口来。自从上古吴回氏惊鸿一现,作为上古吴回氏见的最后一人。关注着他的目光莫名增多,也让荀少彧自身承担着的压力一日胜过一日。
        除非等着这些大能力者们,将最后一缕大神通者的气息分析完毕,才会抛下这份关注。否则如此多的大能力者围观,任谁也吃不消。
        “主君,连老太师都想让您回归烨庭,斩断您的羽翼,将您约束在烨庭之中,由此可见烨庭又会是一个什么态度了。”
        上阳朝道“上蔡大夫之位,或许还要有些波折,才能落到主君的手上。”
        “有些波折?”荀少彧赞许的看了上阳朝一眼,道“不至于如此,老太师纵然不愿意咱们壮大,但大势就是如此,该有的让步,老太师不会不知道让的。”
        “吾也是与老太师约法三章,才让老太师真正同意咱们招兵练兵。”
        所谓的约法三章,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罢了。
        “俗语说的好,政治是都肮脏的,不是妥协就是被妥协,老太师是四朝元老出身,不会不懂的这个道理。”
        需要和被需要,永远只是片刻之间的事情,几十万蛮人溃散之后,荀少彧就成了盘踞着的最大势力,理所当然落入老太师的眼里。
        …………
        帅帐之中,闻渊明端坐在帅位上,手上攥着一支符笔,笔尖儿上灵光溢散点点。
        古色古香的公案上,有着一张布帛铺着,老太师笔走龙蛇般,在布帛上肆意挥毫着。
        司子期一旁看着闻渊明执笔挥毫,面上的神清欲言又止。
        “阿父,公子少彧一旦执掌上大夫名器,千里上蔡就会成他的自留地,而以公子少彧的心机城府,怕是上蔡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必然要向四周扩张。”
        “周边刚刚经历了蛮人之乱,正是人心惶惶之时,公子有着国君子嗣的身份,振臂一呼就能应者云集,将这方圆万里尽数收入囊中。”
        “以此看来,您的约法三章只是一纸空文,以公子少彧的性子,岂会安分的遵行?”
        闻渊明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子期啊,在公子少彧的面前,可是摆着大量的诱惑,所谓的约法三章,只是个脸面上的功夫,起不到多少实际上的作用。”
        “只是看着荀少彧势力膨胀的如此之快,老夫才不得不给他们划出一道红线,免得他们伤人又伤己。”
        “哎……老夫急于打退蛮子,给君侯上疏举荐荀少彧,暂且担任上蔡大夫。如今蛮子大败亏输,回头再看看荀少彧,何尝不是全盘接受了蛮子占据的疆域?”
        “势力膨胀的太快了,可不是什么好事。荀氏历代都是能者上弱者下,这一代的荀氏诸子,个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彼此间摩擦不断。在如今的情形下,荀少彧异军突起,势必会是众矢之的。”
        “在这一敏感时刻,老夫那一道疏文纵然全是公心,也要被刻意弯曲一些。”
        闻渊明摇头苦笑,手上符笔轻轻在绢帛上勾列一个个符文。
        司子期难以置信的道“阿父,莫非您这是在向满朝大臣,澄清自己?”
        “称不上是澄清,只是眼看地方势力的坐大,又是一位公子出身,难免会是未来动乱的隐患,因此才会压上一下,免得势大难制时彻底失了缰绳约束。”
        “朝中的事情,一团乱麻烦人的很,却也让人不得不去做。”闻渊明第三只天目似闭似合,隐约中有一道金线流转着,
        “通传下去,整理军资,三日之后回朝!”
        元始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