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卫郎诱夫手册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卫郎诱夫手册

第九十三章

书籍名:《卫郎诱夫手册》    作者:豆腐粉丝汤

  花婶倒是觉得这是夸他的,反而喜滋滋的。
  “我活这么多年,还没干过啥大事了,这整的,我还怪紧张的。”
  胖婶紧张的手握在一起,毕竟年轻寡居,家里没个男人,也没经历过什么大场面的事。
  “放心,到时候会安排人去帮你记账收钱。”
  胖婶这才应了:“清哥儿你不去么?你这可是干了大好事啊!让咱村里人享了好处,不去露露脸。”
  往年山楂大多都烂了一地,清哥儿能花钱去买,也算是给村子做了贡献。
  卫子清自有自己的考虑,他不愿意在这种事上多出风头,被人眼红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山楂收购而已,事情还是超出了他的控制。
  派去给胖婶帮忙的,是小书呆小四,毕竟阿秀那边点心铺离不了他,而卫子清自己又不想出面,周围能识字记账的没想到就只剩了小四了。
  胖婶一开始还以为卫子清闹着玩,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是来捣乱的,没想到纸张一铺,毛笔一拿,还真像那回事。
  胖婶早就回村里把这件事宣传了出去,且依照卫子清意思没有说出东家是他,村里人虽然觉得胖婶不是那种能撒下这么大的谎的人,但还是将信将疑。
  山上的酸野果子还能卖钱?两斤一文?就是个小毛孩子去山上,一会儿也能给你捡四五斤出来,这钱挣得也太容易了。
  所以大多数人是没当回事的,毕竟十月份地里正忙着翻土种麦子,有谁上山去就随手装一兜回来,抱着侥幸心理,万一真有人来收勒?
  当胖婶往自家院子前一坐,摆出写好的四个大字:“收购山楂”时,一个人都没有来。
  胖婶也急的不行,咋送钱的门生还没人要?村里人都傻不成?
  小四时个孩子,肯定也出不了啥好主意,胖婶也不想把事情搞砸,毕竟清哥儿许了他十五文一天的工钱,他可得认真对待了。
  没了办法,胖婶把家里的老破锣拿出来,满村子挨个敲着。
  “收——山楂勒,一文钱两斤——数量有限——收完为止啊!”
  不少人从家里探出个脑袋:“胖婶,真有人收啊?”
  胖婶见好几户人都竖着耳朵等他回答,不由骄傲的仰着头:“那可不,就是我来收,当场给钱,东家说了,先收一批五百斤的,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啊。”
  就收五百斤?其他人听了心里一紧,有的是高兴地,有的是气的。
  高兴地自然是前几天去摘过山楂的人,生气的自然是家里没人摘的,立马有脑子快的,背着箩筐就出了家门。
  胖婶见人都行动起来了,亮了亮嗓:“就在我家收,烂果青果不要!不合格不收啊!”
  说完就有人喊胖婶过去:“快来看看我这个能收不?”
  “青的不行,这都有虫眼了,赶紧挑挑去……”
  “你这果子倒是品相还行,就是里面都带着枝儿带着叶,可忒不实在了。”
  村子里瞬间热闹了起来,胖婶一路往家走去,到处都有人叫他过去,问啥的都有,想他活这么大岁数,哪受过这种众星捧月的待遇,走起路来都带着风一样。
  好不容易到了家,家门口已经围了一群人在,小四坐在桌子前面,白白的小脸的现在红红的。
  小四哪见过这场面,点心铺的客人大多是家境不错的有钱人,说起话来到底是收着的;村里人就不一样了,整日面朝黄土,说话豪爽又糙,且那些大老爷们最爱逗的就是孩子,小四又因为在点心铺干活,每日吃饱穿暖的,人也白嫩了不少,更是招人稀罕。
  胖婶见小四已经有些难为情的,拿起手边的锣勐的敲了一下。
  “干啥呢?没看见把孩子都逗成那样了,等会儿生气了,小心四儿不给你算钱。”
  “啥?让他算?这半大小子话说利索了么?”
  “你就瞧着吧,赶紧排队,不排队不收。”
  胖婶伸手做撵人状,无奈村里人实在太熟,没几个听他的。
  有郎君见状道:“就咱们几个人,赶紧收了了事了,就别排了。”
  胖婶有些迟疑,因为卫子清专门交代过,维持好收购现场的秩序非常重要。
  和胖婶关系一向不错的刘家婶子砰的把一筐山楂放在了称上,笑呵呵的拉着胖婶去看称。
  “快点儿的吧,等会儿人多了,你看我这山楂,都是听你说的,挑拣过的……”
  大家伙也都急了起来,生怕等会儿人多了,没办法,胖婶只好去检查山楂,心里安慰自个等会儿收完这几个再说排队的事。
  胖婶检查的很仔细,把不好的果子都当场挑了出去,惹得刘家婶子脸色越来越难看。
  不阴不阳的说道:“英哥儿,你这做事是挺仔细哈?”
  胖婶就当没听出来别的意思,脸上笑呵呵的:“没办法,咱这人就是认真人儿,回头交货要是不合格还得扣我钱勒,我看刘家哥哥你很筐山楂挑拣的也挺认真啊?”
  嘴上这样说着,手上动作却没减慢,心里也暗骂这不知好歹的东西,要不看他平日关系还不错,就这种的直接退回去了,哪还用他一点点拣?
  大概是没想到收的第一份就这样磨蹭,剩下的几户带的也都不合格,但是刘家的收了,别人家的哪能不收?胖婶实在抹不开面,自个弯着腰一点点儿挑着,没多久就满头大汗了。
  等他忙完关系好的这几户,外边人也围了不少了。
  胖婶狠下心,亮了亮嗓子:“再说一遍,青果烂果不要,都自个看看,心里边有点数,我可没功夫再这一个个挑。”
  这话说虽然不是冲着几个邻里去的,但也把他们说的脸上没光,况且铜钱也得了,心里着急去摘山楂,也就没在院子里多待,抱着筐就冲出去摘下一波了。
  胖婶指挥着人去排队,但是这会儿人多了,谁能听他的呢?
  他们都看见了前边几个拿着好几个铜钱走了,心里更是激动,恨不得人人都说自个是第一个来的,生怕轮到他们时就收够了钱。
  胖婶喊的嗓子都哑了,现场依旧你推我搡的,把胖婶的小院子挤得满满的,小四被人群围在中间,吓得抱着头不敢抬。
  平日里貌似和睦的邻里,现在为了几个铜钱,就丝毫不顾及情面,谁也不让谁。
  胖婶被逼的没了奈,大吼了一嗓子:“今儿不收了!”
  果然现场安静了一瞬间,还没等他接着说,又被更强的争论声盖过了。
  “凭啥不收?你让俺们去摘的,摘了你又不收?”
  “这不是逗我们玩呢?”
  “是不是你打算让自个亲戚去卖?”
  说着说着,大家伙情绪不知道被哪句话挑了起来,一时间场面失了控,胖婶欲哭无泪,偏偏还被人抓住了胳膊,不许他跑。
  “你们这是干什么!”
  村长的声音如上神一般,把胖婶救了出来。
  一向自诩顶三个男人用的胖婶,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再加上皱巴的衣服和被扯得一团乱的头发,不知道还以为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
  原来是小四,趁着人乱没人注意他,从人群里偷熘了出来,因为好多人没见着小四的样子,听见他说要找村长,也没当回事就指了路,两家又近,竟然真让他把村长请了过来。
  “你瞧瞧你们,别人来我们这收东西的时候,你们一个个恨不得跪在那求人家收。轮到咱们村里人自个收了,看把你们嚣张的,咋?要把人家家里拆了不行?就会欺负村里人?窝里横的东西!”
  村长的话说的有些重,只把大家个说的没了声音。
  其实村里的人也不是什么坏人,只不过乡野村民,眼界实在浅,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不懂什么别的,只知道外边来的人惹不起,而自己村的人知根知底,且有大多数人一起做某件事时,即使这件事不对,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意味在里头,胆子要比平时大得多,一些人难免会露了丑态出来。
  再一回想,大部分人也有点后悔,胖婶一个寡郎君,过的也不容易,平日人缘又好,他们也不知道咋了脑子一时冲动。
  但还是有那几个想不开的,嘴上不敢反驳,却一旁撇着嘴,斜着眼,充分表达自己的不乐意。
  这种人都是泼皮无赖,村长也懒得搭理他们,指挥现场排好队就出了门。
  胖婶擦干净了泪,也不整衣服头发,就这么乱着,虎着脸,倒是把众人给吓住了,全程倒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了很多,连拒收了好多户的果子都没人敢捣乱。
  只是五百斤听着不少,但对于收购来说确实是小儿科了,不过一上午,胖婶已经收够了斤数,而问讯赶来的人却有增无减。
  胖婶扬声喊道:“今日收够了,不收了,各位回吧。”
  有村民心疼的看着比人喜滋滋的领了钱,不由问了:“以后还收吗?”
  胖婶思索了下,没把话说死:“这不一定,收不收,收多少,价钱还同现在一样吗我都不清楚,我得回去问了东家,不过家里有闲人的就去摘呗,反正就是花点时间又不累不费钱的。”
  “是,不过有消息了可得早通知啊!”
  胖婶抬了抬眼皮,脸色依旧不好看,不过总算是笑了笑:“那肯定还是得先顾着咱们村的。”
  众人得了肯定的回答后,知道胖婶应该没记恨他们,这才心满意足的散了。
  一关门,胖婶看着大大小小筐的山楂,喜得脸上笑出了花。
  “这会儿能跟清哥儿交代了。”
  小四看胖婶今天一上午都耷拉着脸,还以为他是真生气了,吓得他也不敢多说什么,一直埋头记账,没想到人刚走,就见证了一场变脸。
  “婶子……你没生气啊?”
  “生气?生啥气?跟那帮没见识的土老帽我才不生气勒,我要是刚刚给他们一点儿好脸色,还不得反了天去。”
  见小四一脸懵懂,胖婶那指头点了一下他的脑门。
  “走,找人给清哥儿运过去。”
  卫子清对山楂的斤称没什么概念,也没想到五百斤的山楂,不过一马车的事。
  不过他也没急着让胖婶再回去接着去收,而是从厨房端了一长盘的紫红色固体出来。
  “尝尝?”
  小四没个心眼,开心的接过就塞到了嘴里,胖婶则是拿在手里看了又看,闻了闻才咬了一口。
  不过接下来两人的表情出奇的一致,都被酸了一个激灵,眼睛眉毛挤到了一起。
  “很酸吗?”
  胖婶咂咂嘴:“酸,但是还行,不是不能接受,还有点甜甜的,我再尝尝。”
  小四儿也一脸意犹未尽的样子,这才让卫子清放了心。
  山楂糕的做法很简单,只是费糖费的多,才造成价格居高不下,并且因为特殊的口感和开胃的作用,一直在市场上经久不衰。
  糖葫芦他也顺手做了十来个,嫌麻烦没有串签子,只是裹了冰渣,样子没有以前卖的那样规整,但是意外的得了小四的喜爱。
  “好好吃!”
  而胖婶则是觉得糖葫芦除了糖衣外有点太酸了,他吃不了第二个。
  “这山楂要是做成这样,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希望如此吧,先放点心铺里看看销量怎么样,卖的好了,就再多收点。”
  虽然五百斤也只不过花了他250文铜钱,实在是小数目,但是本着小心谨慎的念头,还是别提前囤货了。但是山楂的成熟期已经到了,又怕是收的太晚,果子都蔫了。
  想着说出来问了问胖婶的主意,没想到胖婶倒是想得开。
  “我走前透了信,让他们都去摘了,至于储存这回事,你放心,他们比你懂得多,为了卖钱法子都多得很。”
  卫子清想想也是,他本身就不谙农事,还是在这方面听听胖婶的吧。
  胖婶犹豫半天,还是把今日的事与卫子清说了。
  “……幸好是稳住了,没再闹大,不然我一个老婆子,还真是收拾不住这个场面。”
  卫子清也没想到,这么小的生意都会出了岔子,一时间也觉得自己思虑不周到。
  “是我想的太简单了,下次我与二叔通个气,让他稍稍照应些,总是有用的。”
  胖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你不觉得我办事不利索就行。”
  二人又说了些别的话,这才胖婶和小四帮着卫子清把做好的山楂糕拿到了“禾水”。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