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魔声催笛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魔声催笛

第378页

书籍名:《魔声催笛》    作者:老大河

        午时,李菲安轻轻飞身到浐河边缘,走到陈婉嫚身边轻叹一声说道:“未曾想到汝乃卑鄙之人。”
        陈婉嫚微微一笑说道:“公主殿下以为三公子魏珣为何不在当时离开皇宫。”
        李菲安手搭在金凤宝剑之上说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那三公子魏珣岂能桃之夭夭。”
        陈婉嫚一笑说道:“公主有所不知,那三公子魏珣当时被马宣在皇宫之中偷袭,又被一位神秘黑衣人下了一种无形无色毒药,三公子魏珣本来用功招来李药师白光,要用上三成功力,如果有人在背后偷袭,那轻则重伤一时间很难恢复,重则一身武功会废去。”
        李菲安一笑说道:“那你为何要告知我这些。”
        陈婉嫚未转身说道:“自古以来,能人者,常被君王猜忌,三公子魏珣者乃天之神人,忌惮三公子魏珣之人何其之多,那君王之心,焉能不恶,三公子魏珣毕竟是盛极一时之人,谁人不想凌驾于上,即便是一国之君,亦然如此,三公子魏珣便无好处。三公子魏珣则不伤,为之其亡,若要不亡命,便要与之其废,今日三公子魏珣有神功而不能用,有才华却为罪人,那有人自然是高枕无忧。”
        李菲安“哼哼”一声说道:“看来今本宫要杀你,却是只因你这样几句话便收起手了。可是你为何要陷害三公子魏珣。”
        陈婉嫚“哈哈”一笑说道:“此事休要再问,本姑娘不会告知殿下。那此时要是我乃公主的话,便会设法去搭救三公子魏珣,不然在牢狱之中三公子魏珣此时已然不能用内力,酷刑之下,那三公子魏珣便是叫苦连天。”
        说着,陈婉嫚得意的笑出声。
        李菲安“哼”一声说道:“你我之间如今是冤仇深如海,今后我与姑娘必然有一个了断,不过,你也记住,若是三公子有三长两短,您一定会悔恨一生,我也不会放过你。”
        魔声催笛

第413章  风雨满京城(8)
        京城之中是风起云涌,各路人马蜂蛹前来,风过千军在,人言风头盛。不问江湖路,但闻江湖心。京畿之地,刚刚出现一场糟乱。却是无一丝喘息之气,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对三公子魏珣被擒一事是很不安心。有好事者无数,言之要进入天牢之中营救三公子魏珣。可有人却深深感到滑稽无语却不知这三公子魏珣自来京城以来,真真假假,全与牢狱之灾有关。
        有人急不可耐,有人却坐怀不乱,陈婉嫚在城东浐河是畔,却对三公子之事冷眼旁观,有一种无不谈公子之事安,过忘江湖不言语。
        李菲安转身行。有一个俊秀之影,纵飞到陈婉嫚面前,来人手持长剑,身穿褐色长袍。发散在肩,亮白之容。来人将剑轻轻拔出。冷冷含笑,对陈婉嫚说道:“未曾想到你居然在皇宫之中,倒打一耙,让三公子魏珣被皇帝所擒拿,今日之陈婉嫚为何这般阴狠。”
        陈婉嫚收鱼钩而丢一侧,观来人而媚笑,点点头说道:“真是不错,师兄居然摇身一变,成为朝廷鹰犬,真是未曾想到,今日前来,师兄便是来擒拿本姑娘伏法是吗?”
        来人便是断天行,深情款款地断天行,凝神望着清秀动人的陈婉嫚,脸上流露着无比的倾慕之意。可是陈婉嫚是一个相当聪明之人。一眼便看出断天行之意。只是嘴角微微挂着笑容,上前走了走几步,手轻轻一伸,将放在地上的宝剑来一个隔空取物,拿在手心说道:“既然师兄是准备擒拿本姑娘,那请出招,本姑娘最近很想知道师兄有怎样武功。”
        断天行微微的摇头。手却紧紧握在剑柄之上,缓缓向后退了很多步子之后,对视眼前陈婉嫚,显得是那样的无奈与不安。可是此时的陈婉嫚完全是讲情面,看穿断天行心中那份不安与彷徨。陈婉嫚向前一跳,手中玉冰剑连连挥动。这陈婉嫚剑法在江湖上名列前茅。跟三公子魏珣,李菲安,候晚念,苏无风等人齐名。有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陈婉嫚飞来之时。看起来是阴柔无力。可观之便心惊胆战,有草之头角,在剑气之下,无声飘落,有河水之摇曳,鱼虾乱舞。断天行在陈婉身边多年,两人师出同门,对陈婉嫚这飞来之剑是相当了解,在江湖上能躲开这飞来之剑,也算是江湖上赫赫有名之人。不等断天行思量躲避之法。那陈婉嫚手中宝剑已经在断天行面前,断天行挥动手中长剑与剑身向上一抬,竖起手中长剑,欲要那三尺铁剑挡住陈婉嫚飞来一剑。可是这飞来之剑,并非正面相挡。陈婉嫚在利刃接到对方时,手势早就微微向左调整,剑轻轻在三尺铁剑一边轻轻划过。在划过三尺铁剑之时。有微微火花在闪烁。可是就当断天行无法躲避着飞来一剑速度之时。陈婉嫚手中宝剑不偏不倚,不前不后,正好在身前半寸之遥处停了下来。断天行微微地看着站在一边面带微笑的陈婉嫚,这才承认眼前这位女子剑剑术依然凌驾在众人之上。无人与其争锋。断天行知道纠缠下去。无疑是自取其辱,便收起手中长剑转身离开。
        陈婉嫚嘴角微微露出冷笑,也轻轻收起宝剑向前迈出轻盈步子。行走很长一段路程之后,陈婉嫚见面前百步之内有一位道人盘膝而坐,便匆匆加快步子上前查看。陈婉嫚上前之后,见有一个仙风道骨老者,鹤发童颜,身穿道服。手持拂尘。安静地坐在地上。陈婉嫚觉得非常奇怪。便观望一下周围。轻轻地蹲下身。显得格外的调皮,揪住坐在地上的老翁胡须,猛力一拉,拔下几根胡须起身。可是眼前的老翁似乎是不为所动。依旧是坐在地上闭目养神。陈婉嫚叹着气,继续向前行走。走了一百步子之后,心中一愣。转身望了望,又轻轻地转身,很利索地将手中宝剑拔出,慢慢地上前行走。到了道人面前,一笑问道:“不知道长是何人,再次戏弄本宫娘恐怕是不好。”
        只见那道人轻轻起身,睁开眼睛,一瞧站在面前的陈婉嫚,愕然一惊。眼前女子乃是长的美艳无双,清秀之余,更是如同仙子下凡一般。气质惊人,乃是人间尤物。道人向陈婉嫚深深行礼说道:“姑娘,贫道前来是奉劝姑娘为正义而行。”
        陈婉嫚挥动手中长剑,冷笑一声说道:“道长不去仙山修行,在此多管闲事,恐怕是不想要命。”
        道人很和蔼笑了笑说道:“贫道已然不在红尘内,神魂游四海,已然不与红尘染,生死无干也。”
        陈婉嫚将手中长剑微微上扬,指着道人说道:“真乃狂妄无知之人。”
        道人笑了笑说道:“仗剑千里问今朝,金戈铁马乃时旧,人间何时有情笑,何必忘情作风吟。秀丽山河稳无疆,落叶知秋秋满仓,如今乃是太平路,何必在扰今宵乱。姑娘乃是仙之下界,自有过他人之能也。若能为安天下为不杀不贪,为万民而不乱不破,那天下之安也,江湖之平,乃是万万里之平,四海之无乱。天下百姓安,不祸于世,乃是万古流芳。”
        陈婉嫚一笑说道:“看起来道长是专程为找本姑娘而来。道长之谈,难道不是有人早就告知道长,然后再找到本姑娘,在此告知本姑娘。不知那位请道长前来之人是何许人也。”
        道人一笑说道:“凡事皆有缘,姑娘乃是与贫道有仙缘之人。贫道便是前来点化姑娘,姑娘可领悟。”
        陈婉嫚一笑说道:“道长若是来点化本姑娘,那大可不必,本姑娘喜欢这逍遥人间。喜欢那玩弄他人。道长还是在此等候他人而点化,再则,本姑娘还有要事,便在此别过。”
        说完,陈婉嫚纵身一跳,施展追星赶月之势迅速离开。
        道人一笑,捋着长长胡须,说道:“能在短短十日之内将我鬼谷门武功全部学会,可见这位姑娘天赋异禀,若能点化为万民造福,那功德远远在三公子魏珣之上,这女子桀骜不驯,只会在江湖上制乱,贫道要速速点化此女子,不然这江湖纷乱永不宁日。”
        道人思量之后,立即飞身向前寻觅而去。陈婉嫚飞身到了城门钱,见有士兵在检查来往之行人。便知自己皇宫之中炸死之事依然被察觉。陈婉满是不慌不忙,站在成门前一直盯着里面。这个时候在城门上出现李菲安与几个侍女。陈婉嫚立即转身改变方向向前轻轻迈开步子。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李菲安自然是看到陈婉嫚。可是不动声色的轻轻飞身,从城墙上飞落在地上,慢慢跟在后面。到了城外一个极其僻静树林之中。陈婉嫚悠然止步,转身对站面前李菲安冷笑一下问道:“你为何不去营救三公子魏珣,跟我至此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