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做个武侠梦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做个武侠梦

第103页

书籍名:《做个武侠梦》    作者:索肥丫

        可琉球王的话声一落,天地会的下属就附耳洪熙官:“总舵主,岛上有他们的火药作坊,还有造船厂,规模很大。”
        洪熙官的目光一凝,有些发冷,琉球盛产硫磺,它是制造火药的原料,可海商需要大规模制造火药吗?
        尚贞见势不妙,忙出声解释:“这些中原大商在琉球有产业,每年都能给琉球提供大量的税收。”
        没有理会尚贞的故作轻松,而是梭巡了这些气色灰败的之辈,突然问了一声:“有没有海宁陈家的?”
        这一列人中有一个听了洪熙官的发问,明显地浑身颤粟了一下,却不答腔。
        洪熙官不管,又一次发问:“这么说杭州的汪家,松江的徐家,江宁的周家等也都有了。”
        不止一个人发冷寒了,一群人都抖筛起来。
        这些就是沿海各大豪族的代表,说什么海贸,他们就是海盗。
        当前的海贸就是海盗来经营的,他们用手里的武力来保证航道,并独霸所有的海洋贸易,一手刀枪,一手货物。
        还不仅仅是海盗,这些家族的背后都是一个世代官僚世家,甚至有当上当朝阁老的,松江的徐家,就是徐阶的徐家。
        明朝抗倭的功勋大臣胡宗宪就是死于除阶之手,罪名是勾结倭寇不法。
        胡宗宪的靠山严世藩,罪名也是勾结倭寇,严嵩和严世藩祸乱朝纲是不假,但硬上把倭寇的罪名扣到他们头上,也确实是荒谬。
        可谁让他们挡了徐阶的道呢,江南四十万亩良田在徐家手里面,垄断了松江府的织造,而产出的生丝就是海贸的最大宗货物。
        明白了吗?徐家就是倭寇的主子,他们引来倭寇祸乱东南,将明朝的经济政冶弄得一败涂地,最后还可以把罪名扣到对手的头上。
        明朝皇帝的罪已诏,就是被这些人逼出来的。
        洪熙官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朝要禁海了,因为这些海盗的背后是官僚阶层,他们上下其手,造出来的船会有很大的一部份成为海盗的战船,铸出来的火炮和火药,在会成为海盗的武备。
        既然造出来都会资敌,蠢笨的皇帝就干脆将这些产业全封了。
        可明朝的皇家就没想明白,自断双臂是没有办法斩掉对方的触手的,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再看看海宁的陈家,将来陈阁老会受三代清帝荣宠,只因为他们会交出手里的海贸利润,充当康熙、雍正、乾隆的钱袋子。
        这是康熙吸取了前明的教训,把这些势力收服,让他们为清廷服务。
        别看崇祯不断地发罪已诏,可历史上发罪已诏最多的不是崇祯,而是康熙的老子顺治帝。
        崇祯帝才发了六次罪已诏,顺治却整整弄了八回。
        稍有天灾兵祸,士大夫阶层就会将罪过推到皇帝身上,也是康熙精明,他知道不能重复他老子的路,跟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却满腹毒计的书生不能讲理,他举起了他的屠刀。
        洪熙官也打算跟康熙学一学,他们仅仅要举刀,他还要用利舰巨炮将这些阻碍全都轰开,让重光朝这条大船像利刀一样斩开狂浪,重新梭巡于世界之洋。
        做个武侠梦

第196章  千骑卷平冈
        洪熙官不但没有杀郑克爽和冯锡范,连带着那些江南豪族的人也一并开释。
        也不用解释,天地会的会众这几年也扫了盲,教材就是小说话本,里面还就《三国演义》最受欢迎,他们自动脑补了一出七擒孟获。
        还有能跟洪熙官开玩笑的:“总舵主神机妙算,已经两擒两纵郑克爽了,事不过三,下一次他们总不好意思再跑了吧,孟获那是蛮人不通礼数,郑克爽和冯锡范可是读书人。”
        可洪熙官却笑骂起来:“哪来那么多神机妙算,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为了让夷人归心,我可不想让郑克爽这些人归心,我让他们回去是为了让满清的多操些心。”
        这一次郑克爽和冯锡范都被催眠了,没让他们当内应,而是让他们坚定跟天地会斗到底的决心,如此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将康熙拖下坑。
        也不怕他们哪天觉醒,反正双方的仇口够深,不共戴天了都。
        如此也可以帮韦小宝指条明路,洪熙官以后顺着他们的线索跟下就能可以摸到康熙的脉络。
        更深的一层意义是给康熙送点外援,郑克爽和冯锡范不算什么,那些豪商才是主力,他们每一个人背后有都一个大家族,不管是武力还是财力都相当可观。
        康熙小皇帝还是太弱了,不给他加强一下实力,他又如何能够跟鳌拜、三藩这些人掰手腕呢。
        郑克爽和冯锡范只是他们的引子,让两人带头,领着这群海盗投奔康熙去。
        于是郑克爽他们被神威舰送走了,会将他们在长江口扔到岸上。
        神威舰要回去跟苗显汇合,拉上煤和各种物料以及人员再回那霸。
        既然琉球打下来了,洪熙官就决定吸取明朝的教训,不走了。
        不但不能让这片海让出去,还得牢牢地守住它。
        在琉球这里造船生产火药,把琉球当成一个生产基地、中转站和堡垒。
        琉球位于东海顶部,离黄海沿岸也不远,既能压制东瀛,也可西顾神州,如此可以辐射整个中原的海岸线,半个太平洋也落在了天地会手里。
        在琉球安家就得打扫周边啊,特别是一些虫蛇要清理干净,不能让它们乱咬人。
        那霸一役已经扫掉了萨摩藩的差不多一成的实力,算是断其一指。
        可想要让它断气就得主动出击,不然过不了多久就会让萨摩藩恢复元气。
        萨摩藩手里握着东瀛海战的主要力量,不仅仅是船,还有水手,等它养好伤,它还会再来琉球搞事的。
        此外还有北边的长洲藩,那是以后东瀛陆军的发源地,这两个藩掀起了倒幕运动,为德川幕府的江户时代划上了句号,也垫定了东瀛维新政府的主干。
        洪熙官可不想让它们发展壮大,趁着它们还在幼年期就帮他们去了势,弄成两头勤勤恳恳拉磨耕田的牲口多好。
        眼下是德川幕府的初期,幕府对东瀛的统冶力还比较强,全东瀛上下两百多个藩,大部分听命于幕府。
        江户幕府的第四代德川家纲正学着明朝实行锁国政策,以加强幕府在东瀛的统冶。
        德川家纲这么做是吸取了三十年前岛原之乱的教训,不让国民接触外来思想文化。
        而这个举措也断开了东瀛与外界的往来,包括海贸,中、荷海商只能在长崎通航通商,交易对象也只能是幕府。
        中原的这些豪商群集在琉球恐怕就是这个原因,航海得有一个受控的补给基地,他们会先在琉球碰头,再组成商队统一与德川幕府交涉。
        洪熙官想着这些,心领神会,这不是大明倭寇之患的翻版嘛,要不也给江户幕府来个“西寇”?
        就以游击的方式,战舰围着列岛转,选着哪是哪,然后组建陆战队登岸,冲过去把大名的军队干掉就撤,如此就能将江户幕府拖垮。
        只有这样才符合中原的利益,也别让什么天皇坐大了,直接把将军、大名们全端掉,让东瀛重回战国时期,打出一个崭新的东瀛来。
        以后东瀛也是这么被打开国门,由此而走上了维新的道路。
        与其让西方思维灌进东瀛武士的脑子里使其彻底野蛮化,还不如换成东方式的新思维,至少这样对于东瀛百姓来说危害没那么大,日子可以过好点。
        当前东瀛是经常发生米爆动的,就是下层武士和百姓实在吃不饱肚子,组织爆动抢米吃。
        为了一口吃的,东瀛百姓连命都顾不上了,可见幕府的统治有多么差劲。
        可不是说说,在东瀛爆动,过后如果战败没有办法推翻大名的统治,那么接下来的命运就是死亡,动辄屠城。
        岛原之乱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幕府齐集了十几万的军队,又在荷兰炮舰的帮助下才平息了这次动乱,还彻底地灭口,几万人全都斩首。
        虽然岛原之乱打着天主教旗号宗教运动,但其根本是江户幕府在东瀛大肆收拢土地,要将自耕农变成幕府、大名的农奴,吃不饱饭的下层武士和百姓就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