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做个武侠梦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做个武侠梦

第114页

书籍名:《做个武侠梦》    作者:索肥丫

        没吹牛,虾夷和琉球的精壮也踊跃地加入天地会的大军,所以天地会的武力日渐膨胀。
        九难很满意地点头,不置可否。
        洪熙官加大了输出:“另外宝岛、琼崖、吕宋也在天地会治下,亦有大军近三万,另有三十万民众,良田千万亩,屯粮已超五千万石。”
        这是告诉九难,洪文定自保绰绰有余,时机合适还可以北顾中原,重光故土。
        这一回就没有用传音入密了,而是大大方方朗声道来,在场的人都听到了。
        至善刚开始还恨恨不已,觉得洪熙官透露了机密,让南少林的路子走窄了。
        这么个机会,是人听到了都会冲上来抢,从龙之功啊,洪文定那么小,只要将他哄好了,以后立国了还不是头一份。
        可他越听越心惊,最后也不跟洪熙官计较了,有这么个家当,重光大明就指日可待。
        九难很满意,虽然被崇祯断了一臂,可她依然视自己为大明遗裔,从她一直从事反清复明就知道九难心中还有着念想。
        现在猛然听说大明不但有正朔,还有了足够的底气,九难当然狂喜难抑。
        她不再臭着脸,而是面带嘉许,连声道:“好,好,好!红枚比我做得好!”
        怎么就成了朱红枚的功劳了,自己是个没名没姓的小透明吗?明明是自己的规划好不好。
        洪熙官哪里敢说出这样的心声,当然是顺着九难的心意拍:“红枚就是认为呆在少林施展不开手脚,所以才做了另立基业的打算,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没法发展,跳出去自由自在。”
        这话说中了九难的心事,她戚戚然点头:“我们这些年一直在给清廷造麻烦,但见效不大,有点以卵击石了。”
        这个时候就得卖理念啊,洪熙官趁势推销:“都在清廷的包围中,存地失人是必然,因为当前对方势大,跳出去看是失了地盘,人却完好无损,舔伤口修养生息,才能积蓄起跟清廷对抗的资本。”
        九难大以为然:“总在枝枝叶叶上纠缠确实没有另起炉灶好,只有涅槃重生,才不受牵扰,其实南少林这里也一样,等着清廷来找麻烦,被动得很。”
        洪熙官要的就是这个,不只是为了讨好九难,而是趁着武林人士大举集结抗清时引为同盟。
        将底牌翻出来,就能笼络住这些门派和高手,这么好的打手哪找去?
        这一次的南少林危机给他提了个醒,单打独斗吃独食要不得,一个好汉三个帮,该拉拢的势力就不能放着,天地会不拉他们,就会被清廷拉过去或者逐个击破。
        就像是下围棋逆收官子,一进一出是双倍的交换,不能便宜了对手。
        别说对手了,这么大的便宜,至善都想独吞,可老禅师转眼就想明白洪熙官为什么要将消息放出来了,这不是摆明了拉这些武林同道上桌吗?
        菜肴已经烧好了,大家入不入席?
        至善也在忖度南少林,好像还真的是拖了后腿,自己不愿意迁寺结果被清廷给绑缚住了,变成了累赘。
        不可如此,南少林有限的力量必须用在刀刃上,拿来跟清廷消耗太浪费了。
        至善当机立断,合什而诵:“我佛慈悲,老衲罪莫大焉,以一己一寺之私,差一点误了大事,还让各位武林同道疲于奔命,实在是痴愚。”
        几个老江湖都知道至善的意思,但没想到至善竟然觉悟得那么快。
        他毅然而然地朝洪熙官道:“熙官说得对,存人失地地可复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为师决定立即迁寺。”
        九难是跟上就赞同,就差没竖大拇指了:“寺庙没了可以再建,只要大业得成,何处不是佛土。”
        洪熙官嘴巴都张开了,就这?自己苦劝良劝劝不动,结果肉包子一出来全都改主意了,也太现实了吧!
        早知道就早编一个洪文定的身份出来,那就不什么都好办了吗?
        好像也不好办,当时没有基业,要是早早地告诉至善洪文定是“皇帝种”,洪熙官和朱红枚都跑不了。
        也是出去了打下了一个大盘子,才盛得下这此人的胃口。
        留下来只能低伏做小,出去了自己说了算,看,现在整个武林都唯天地会马首是瞻。
        不过现在也不是迁寺的时机,清廷的人马眼看就到了,不做过一场哪里走得了。
        洪熙官抱了抱拳:“各位前辈,眼下不是时机,不将清廷的攻击消弥也没有办法安然撤退,咱们该当好好议一议,如何在撤退前趁机好好地咬上一口,就算不能让清廷伤筋动骨,也要让他们痛上好一阵子。”
        九难果然喜欢拿主意:“确实,我们要是走了清狗一定衔尾追击,还不如在这里装一个口袋,把他们打疼了,那我们就可以海阔天空了。”
        一直在看热闹的归钟见没他说话的份不干了,拍了拍洪熙官的肩膀:“你们要去哪里?好玩吗?”

202、菩萨坐南国
        抗清动员变成了恳亲大会,又变成了反思论坛,还不够,还得组团旅游?
        是个好主意,将归钟拉过来,那归辛树和归二娘就是充值送的,一流打手啊。
        对于归钟这个几十岁的“孩子”而言,没什么是玩一趟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玩两趟。
        而且还算不得惹麻烦上身,洪熙官当即就伸出小指来:“很好玩,但要打针吃药,如果没问题那就拉勾。”
        归钟懵了,他首先的反应是很好玩,可后面的半句就要命了,打针吃药啊。
        他竟然呜呜的哭了起来:“不来了,不来了,竟然骗人家打针吃药,再也不跟你玩了。”
        可他哭归哭,却原地跺脚不走,还拿眼看归辛树和归二娘,跟一个撒泼打滚没长大的熊孩子一毛样。
        他想着去玩不错,但打针吃药能赖掉就赖掉,归钟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针石药剂,都有心理阴影了。
        归辛树和归二娘全程都听白了,不但没有发作,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对视一眼,分工协作,归二娘负责哄归钟,归辛树则向洪熙官抱拳,这是告罪,却说不出口。
        洪熙官没有借步,而是用上了传音入密,这一次又轮到归辛树惊雷了。
        “归大侠,我与袁先生有旧,归大哥这样不是办法,我看归大侠和二娘已经两鬓斑斑,二位有没有想过百年后归大哥怎么办?”
        归辛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现颓然却无法启齿,传音入密他办不到,又不想当着归钟的面说。
        洪熙官有办法解决尴尬,他将传音入密的法门教了归辛树,归大叔瞬间色变。
        不过归辛树知道不是客气的时候,他仔细感悟传音入密,两刻钟就掌握了,归辛树的真气足得很,传音入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收了见面礼,归辛树马上便向洪熙官鞠躬还礼,想拦都拦不住,他靠着浑厚的真气硬生生地拜了下去。
        有点受不起,严肃版的“达叔”让洪熙官不适应,看他一头冰霜还让洪熙官有些心酸。
        归辛树人品差吗?不差,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拿命来填都干,大是大非上更是没问题。
        快八十岁了,干点啥不好,听到南少林有难他就来了,反清复明的事他也义无反顾。
        这一点袁承志做不到,他带着家眷出海逍遥去了,宝岛的郑家也做不到,他们忙着搞小朝廷,韦小宝同样做不到,康熙给点小恩小惠他就避开两不相帮。
        很多人说归辛树一家傻,可为什么满清可以在华夏大地上横行?不就是缺了有这种傻劲的人吗?
        聪明人太多了,永远算来算去,只有归辛树一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在最前面。
        诚然归辛树夫妇护短,可护短有错吗?难道就非得拿自家人来牺牲才算是大侠?
        何况他们为了大义就连他们最疼最爱的归钟也搭上了,可谓是身体力行,跟那种为了自己的名利连亲人都可以说抛弃就抛弃的嘴炮大侠不一样。
        他们在人人只顾算计得失时一心要将满清赶出去,只要对老百姓,谁都可以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