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份材料

书籍名:《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作者:彭咸之故

        杨树人见到谢纪这样说,有点诧异,不过他对那里面的学子还是很满意的,于是点点头,就让谢纪看一下这里面学子的风采。
        到时候谢纪满意,他们的仕途也会走得更加顺畅。
        谢纪从后门走进去,确实将杨树人诧异了一下,不过还是跟着进去。
        进去之后,发现那些学子纷纷大口念着大学之道里面的句子。没有一个人敢偷懒睡觉的。
        就算是那些想要偷懒的,眼神无精打采的,都会装模作样地张大嘴巴念出来。
        谢纪看到这副样子,果然,古代也会有人偷懒的,不过这偷懒的样子不会很明显。
        杨树人见到这副样子,气得脸都发青,没想到他没在这里,这些学子居然学会偷懒了。
        想要过去将人揍一顿,不过却被谢纪制止了。
        “丞相,这,老夫真是有愧啊!”
        杨树人感到很惭愧,这些学子居然这样,真是枉读诗书,竟敢在经书面前装模作样。
        若是孔圣人知道了,定会气得从棺材里面爬出来。
        谢纪只是摇摇头,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现代他可是在课上睡觉吃零食玩手机的,哪会像他们这么乖的。
        就算无心读书,也是要装装样子的。说来这些书生可是好于他了。
        不过却把杨树人给气得升天。
        “院长,这没什么,想当初,我在学堂上睡觉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谢纪淡淡地说道,让杨树人有点错愕。
        谢纪,他以往,在学堂上睡觉?真的假的?
        谢纪不是听说很努力吗?
        不过他没有资格对谢纪评头论足,或许这谢纪是不想让他难堪,这才说出这些话的。
        等那些学子将大学之道念完一遍的时候,那个教书的先生见到后面那两人,于是眼神有点惊讶,院长,他来了?
        于是就更加认真了起来,想必能跟院长在一起的也不是什么小人物。
        见到那几个不认真的,立马将一本书给拍上去。让他们认真点。
        那几个被打的愣了一下,不过立马认真了起来。
        “再将这篇背一遍。”
        那个教书先生对着那些学生说道。
        里面的学生就又摇头晃脑地背一遍了,然后背完之后那个先生又让他们背了一遍,如此反复,四五遍之后。
        “明白了吗?”
        正当谢纪已经烦了的时候,那个先生终于说了一句不一样的话语。
        那些学生异口同声说道:“明白了。”
        “很好,现在来背下《论语》。”那个先生点点头,然后说道。
        谢纪:……
        谢纪有点疑惑地看向院长,这就是你观文书院的教书方法?
        “丞相有何疑惑之处?”杨树人对着谢纪问道。
        “他们确定明白了?不解释一下里面的内容?”
        这,明白了?明白啥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读多背,最后自然就明白了。没见他们都回答明白了吗?”
        谢纪:晕倒……
        要是这样,要这些先生做啥?
        自读不好吗?
        这样子确定可以学?
        有人听到后面的嘀咕声,抬头一看,是院长啊,然后拉扯其他的人,抓紧读,于是那些人读的更卖力了。
        谢纪:这就是所谓的精英?
        为什么这些人跟他高中的时候差不多?
        “院长。”那个先生走过来对着杨树人见到,然后见到谢纪的时候疑惑了一下,这人是……
        “在下平平一书生。”谢纪笑着回答道。
        书生?放屁的书生?
        书生居然穿的这么华丽,况且在外面还有一些侍卫,显然是来保护他的。
        不过谢纪不说破,他也不点破,说道:“贵客说笑了。”
        那些书生见到这幅场景,纷纷起立,对着杨树人的方向行礼道:“见过院长。”
        “这三十七位便是通过礼部考核的书生吗?”
        谢纪刚才用心数了一下人数,不多不少,正好三十七人。
        不过都快要任职了,居然还背《大学》,这让谢纪有点怀疑他们到底能不能适应官场,而且。
        “确实是。”杨树人点点头,不过脸有点黑,他往常上课就没有遇见这种情况。
        他以为这些人会很认真,没想到里面还是有几颗老鼠屎。
        真是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那人是谁啊,怎么院长跟他说话都很客气的?”
        “不会是吏部前来考核的官员吧。”
        “啥,我想拍死刚才的自己,居然快睡着了。”
        那些人用只有他们可以听得见的声音在那边交谈,毕竟还没有进入官场,于是跟同学之间还是有友情的。
        “你便是这样教学生的?没有告诉他们这些意思?”谢纪问那个先生,就让他们背,这就行了?
        不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让他们自己体会,他们就可以体会了?
        “《论语》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那位先生说道,都是这么教的啊,有啥问题的?
        杨树人也是点点头,确实都是这样教的。
        谢纪晕倒,这是什么话,这样说若是他们不能举一反三,不能无师自通,就是不值得教的。
        于是就让他们在那里瞎折腾。
        “那要先生有何用?”
        “自然是给学生引路的,至于他们学的如何,他们如何理解,那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除非特意来请教,不然就是理解了。”
        那位先生很淡定地说,他以往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更何况,人有千面,不同人有不同理解,若是强制给他们灌输自己的知识,岂不是所有人的理解都千篇一律。
        老师,就是要在他们最为困惑的时候提点一下,点到为止,让他们自己去领悟。
        谢纪:我居然没法反驳……
        不过从这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来,古人不求甚解的的思想,这在他处理一些文书的时候深有体会。
        便是那些文书都是不将事情的全貌说出来,一般只挑自己觉得好的来,对于一些他觉得不必要的便少写,或者是不写。
        至于事情的全貌,那就全凭你来猜测了,要是猜错了,那便不是他的问题了,而是你的问题了。
        最关键的事,这样子便可以进行贪污了,表面文章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实质上里面的问题大的很。
        不过谢纪是存着前来搞事情来着,于是便说道:“我可以考察一下他们的学问?”
        管你是怎么教的,学问一查便知道。
        “可以。”杨树人点点头,他想谢纪考察的也无非是四书五经,这方面的知识他一个都没有给他们落下。
        “啥,考察学问?”那些书生惊讶了,没想到这人是来考察学问的。
        不过转而又在心底暗地窃喜,因为他们纷纷对自己的学问感到自信,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想着,看我等下怎么震惊你的眼球。
        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人文百态,历史奇观,他们皆有学习过。因此,并不惧怕谢纪的提问,还有点跃跃欲试的感受。
        谢纪看见这副模样,难道他们不怕,反而是杨树人点点头,这些人可是他亲自优中择优的,绝对没有任何水分。
        这和其他那些纨绔子弟有点不同,这所书院里面不仅有求才好学之人,还有不学无术之人。良莠不齐。
        认真求学的人是很多,但是来这里混日子的人也是挺多的。
        那些来混日子的人他能拒绝的便拒绝了,不过还是有一些无法拒绝。也就让他来混了。
        不过,能够委以重任的这些人是从中的拔尖弟子,那些无才无德的大部分都被他剔除出去了。
        这三十七人,每个他都有亲自衡量,之前本来是六十三人的,愣是被他剔除到三十七人。
        虽然不至于何等满意,但也不至于没有一处优点。
        “既然你们已经通过礼部的任职,那么想必对一些奏疏公文也是精通的。”谢纪就是不想按着常理来。
        “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你们依据这些材料写一份公文。”谢纪毫不客气的走到最前面的位置上,提笔在上面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百字。
        众人看到这一幕有点不解,公文?
        不考四书五经,不考朝政大事,也不考天下兴亡,考公文?
        谢纪自然是有他的想法的,他这最近都被公文给逼疯了。
        居然在里面大搞文字陷阱,他每份还得推敲一下事实到底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得动用暗卫查看到底是否真实。
        除此之外,还得讲究字词的工整对称,用词定要优美,文采出众。
        这是他整理好的一份材料,将一件事的方方面面全部都写上了,不过是零散的。
        用这些事情让他们写一份公文,就是看他们哪部分是略的,哪部分要交代。对此看出他们对事件的把握程度。
        在现代来,跟写一篇新闻稿差不多。
        并且,这份就是下面的那些官员上呈上来的公文,他当时气急,令暗卫收集了数十份资料才做下决定的。
        一次还好,次次皆是,这让他如何不发疯。
        这次,这些材料就放在那些人面前,看看到底他们会选择如何写公文,就是如何将这件事情上报,又会从中选择隐瞒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