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第二百五十九章 又是不知道名字的一章

书籍名:《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作者:彭咸之故

        周围人见到萧榆这样说,有点期待接下来会怎么发生。
        王岑垂头丧气地从皇宫中走出来,很显然,他失败了。
        回到六部的时候,虽然不至于如此低沉,但是心情还是不好。
        “太傅,此事非人力所能抵抗?”萧榆看他臭着一张脸便说道,陛下绝对是站在谢纪那一边的。
        没看见报纸上面对皇帝是如此阿谀奉承的,已经将他夸的不能再夸了。
        这皇帝怎么会下令制止这件事情呢?
        因此,你这次失败也是在常理之中,并没有什么需要沮丧的。
        王岑不理萧榆幸灾乐祸的样子,直接拿起一本书开始看了起来,不问世事。
        萧榆摸下鼻子,他说的有错吗,等下去找谢纪,这报纸一事得掌握在朝廷之中不是吗?
        这报纸可不是你谢纪一人的报纸。
        不然到时候整个舆论都对你谢纪有利,这还得了。
        外面的那些百姓,一直对着今天发生的事情津津乐道。
        “今天整条街都堵了,怎么回事?”一些不明白的人问一个人,这长安今天怎么回事?
        怎么每条路总有人堵着,连过路的地方都没有,是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等到一个知情的人将这件事说出去的时候,便有人感慨。
        “这个谢纪太有钱了,这是炫富,谢纪的纸张都能够给免费送人,我们却连一顿肉都吃不起。”
        果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谢纪的纸张都能随便丢弃在路上,而野外却时常有吃不起饭而饿死的人。
        为什么就不把用来炫富,丢弃街头的纸张换成金钱,捐献给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当然,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也不是全部,也有一些人在细细看着谢纪的那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世俗的偏见》,里面写着种种偏见,比如对奸臣的偏见,对一些习俗的偏见,说道这偏见无处不在,又写道,人们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没有容忍度,认为一些奇思妙想就是离经叛道……
        这些话引起了一些文人的思考,这谢纪说的这些话是有道理的。
        ‘三味书屋’门前,许多人便伫立在这里,然后对着这个书屋议论纷纷。
        “这次谢纪倒是做了一件好事。比如,这‘书屋’里面的纸张就很便宜,相当于其他书店的一半左右。”
        又来了对着这个‘书屋’说道,在他们看来,这是谢纪做的为数不多的一次好事。
        这对平民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不过,这买纸张的人排成了一对长龙,从朱雀街排到了玄武街,整个街就是去买纸张的。我们根本就排不上。”
        有人看着这幅场景说道,这队伍老长了,他们懒得去排,也只能在这里看着了。
        这里面不免有的想插队的,但是却被人群殴,因此便不敢去插队。
        当然,要想快点买纸也是有办法的,就是托排在前面的人帮忙一起买。
        “卖完了,今天卖完了,明天再来吧。”里面的掌柜看到已经没有纸了,便说道。
        看向书架,还是这边,无论是报纸,还是单纯的纸张,都已经断货了,今天赚的钱真的多啊。
        看来丞相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将价格定低点,人们可能会以为物以稀为贵,因此就一拥而上,今天的纸张不少,但是还是卖到断货了。
        可见里面的盈利有多少。
        “卖完了?那我们这些排队的怎么办?”
        那个最前面是那个人问道,他排了几个时辰,才轮到自己,没想到就一句卖完了打发自己,自己排了这么长的路就是白排吗?
        “对啊,我们怎么办?”这都是白排了吗?
        “今天没考虑好,不好意思啊,明天还有,明天还有。”掌柜的说道,后面排队的人这么多,他也是没有办法啊。
        没想到今天居然人满为患,连整条街都堵上了。
        “明天要是没有呢?”那些人说道,谁知道还有没有,他们排了这么长的队,就告诉他们一声没有,这怎么行?
        “这是丞相的店,只要丞相一日还是丞相,这间书屋就不会断货。”掌柜的说道,这是谢纪的,谢纪岂会说只卖一天就是一天。
        “我们还是别闹了,这是奸臣的店,到时候被谢纪抓起来就不好办了。”有人听了这句话说道,只不过浪费几个时辰而已,也没有必要跟谢纪作对。
        掌柜的走出去,让在里面的人都出去,要关门了。
        “回去吧,回去吧,明天再来,今天卖完了。”掌柜的一边将里面的一些客户送出去,一边关着这个书屋的门,然后对着后面的一条长龙喊道。
        让他们都自行离去。
        后面的那一条队伍都纷纷不可置信,显然的想往里面望去,居然卖完了。
        不仅书屋里面的纸张卖完了,接连着在借口派发的文章也都发完了,一张不剩。
        虽然有些人装作第一次拿的样子,但是还是给了。因此这些纸张才派发着这么快。
        而书屋里面的纸张,也是如此,有的人想要将那些纸张全买了,但是他怕这样子不符合谢纪的本意,于是就规定每人最多购买三百张,因此才能卖这么久。
        但尽管如此,还是很快就将这些纸张给卖出去了。
        真是供不应求。
        而供不应求的话,还出现一件事情,便是有人买了然后转手卖了,这导致纸张的价格猛涨。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谢纪的那边。
        “有人在低买高卖?”谢纪说道,今天注定又是一个不平夜。
        今天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现在纸张的价格还是很高,因为虽然他的书屋的价格比市面上少了一半,但是由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物价自然在外面会变得高起来,这是肯定的。
        那些人跟现代的黄牛差不多。
        谢纪看了看身后已经堆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纸张,然后笑道:“不是想要买吗,那就让你们买个够。”
        谢纪有点邪恶的小心思,现在纸张的价格还是很高,他得将纸张的价格给降下去。
        他现在定了市场价格的一半,是因为,这个价格还是很高,而贫穷人还是买不起,这些人买的应该便是富贵之家。
        “高山,你今晚趁夜在长安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上都买几个店铺,装饰成书店。”
        谢纪对着高山吩咐道,他今天可是大赚特赚,赔的那些根本不是事。
        虽然只有市面上的一半价格,但是由于成本很低,因此赚的就很可观,收入也很可观。
        谢纪打算不先将纸张的价格降到最低,他们不是想买吗,那先将纸张给卖出去,等到到时候供大于求,到时候纸张就自然而然的降下去了。
        到时候那些人亏死,不过前提就是有大量的纸张。
        这个他不用担心,他已经在划了一块地,在里面大量生产纸张,他们想要多少,他就给多少,只要他们花的起钱,便行。
        “明日,若是有人要来买纸,他们想到多少就给多少。”
        他已经准备了好几车的纸张等着了。
        这次,定要好好坑他们一把。
        到时候卖不出去了,那就好看了。
        …………
        另外一边,萧榆见到工匠将一个木头板子给他,这是正是按照雕刻印章的方法进行雕刻的。
        废了好几个时辰,才雕刻了一个板子。
        “看看可不可以。”令人将木头板子沾满墨水,再印在纸上。
        “成了,成了,谢纪,原来你就是用这种方法。”萧榆看着那张纸张笑了出来,而有一些官员很不解,那玩意有啥用。
        这张纸虽然没有印的那么清晰,但是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内容的。
        “虽然比不得手写抄录,但是这些足够了。”
        萧榆见到这样子,心中又有点担心,这个木头板子是个武器啊。
        这虽然方便了不少,但是往后,书籍便不是那么神圣了。
        他可以将这个木头板子弃之不用,但是架不得别人不用,架不得谢纪不用。
        他用了,亏了,但是不用,亏得更大,对他更加不利。
        除了这个,那个报纸的参与权他得争取,这个皇帝应该是会同意的。
        “快,去拿一堆纸来,印个千百份的,然后也学着谢纪,去大街上发去。让世人知道他的无耻面孔。”有一个官员走了过来,看到这真的成了,十分高兴,于是就让人去拿纸了。
        “这纸很贵啊,要是免费,我们可得亏死。”有人便来说道,他们很舍不得啊,这纸张真的死贵死贵的。
        他们又不是谢纪,不怕没钱。
        “一人出一千张纸张,一起来花费,如何?”那个官员建议道,一千张纸张,他还是花费的起的。
        不过他花费的起不代表其他人花费的气,他们只会一毛不拔。
        “要花你花,我最近手头有点紧,怕是花费不起。”另一个官员说道。
        “是啊,现在到了黄昏了,我先回去吃饭了。明日再议,明日再议。”一堆人故意看着外面的天色,然后行了一个礼,便一同离开了。
        想让我们花钱,门也没有。
        “你们,尚书,你看他们,连点钱都不花,难怪被谢纪欺负。”那个官员见到那些人都借故离开了,于是便气急,铁公鸡吗,一千张纸张而已,就这么一毛不拔的。
        “我这里有一百张纸,给你了,至于更多的,实在是出不起。”不过,也有一些官员装作样子,出了一百张纸。
        萧榆也没说什么,像这种,很正常。
        有好处自然就聚过来了,有坏处,要出钱的地方自然就避开了。
        并不是他们自私,而是他们很清楚,若是出了这个钱,至于这个钱会不会被私吞用来做其他的,还是真的用来买纸,这都难说。
        在这个贪污成风的时代,要是一件事没有人贪污过,那都是不正常的。
        要真的做到物尽其用,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己花钱,亲力亲为。
        就比如让下人去办一件事,其中有一些银两也会被私吞,一层一层,最后真正用来办事的银两少得可怜。
        他们不给,是因为他们肯定,自己的钱大部分都被人给牟利了。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这件事跟他们无关,除非每人都出钱,然后自己意思一下,要是有人不出,那便不会出,法不责众的道理嘛。
        “无妨。”萧榆摇摇头,然后说道,“我这里有黄金千两,你拿去吧。”
        这千两黄金对于他不算什么,不过这千两黄金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
        “尚书,这?”他很惊讶,萧榆居然给他千两黄金。
        “不是给你的,是让你将这份文章公之于众的。”萧榆只是笑着说道。
        他钱给你了,怎么做是你的事情,他也不管。
        “诺。”那个官员见到这一刻,眼睛亮了。
        过了不久之后,又一份文章在长安四处飘荡,又惊起了一阵波澜。
        “丞相,给。”
        谢纪正好要吃饭的时候,便有人递给他了一份文章。
        谢纪拿起来一观。
        好家伙,这是一份尽是说他的缺点,里面用词无不华丽。
        将他塑造成一个无恶不作的奸邪之人,仿佛他是世上所有恶的化身。
        要是刚开始接触这一篇文章的人,很容易被带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