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第56章 这吃个饭也能接到生意【一更】

书籍名:《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作者:邓糖那

  何君:“我们去购置些用品和吃食,童涛你随我二人去吃饭吧,难得聚在一起,咱们喝口小酒唠唠嗑,也吃顿好的。”
  “去酒馆吃饭也成,但可说好了,饭钱一定得由我来付。”
  何君笑而不语……等会中途自己偷偷去结帐就完事了。
  景文与二人去街上买了些面粉、菜油、肉。
  何君买了几盏煤油灯和一些灯油,还帮容儿买了小玩具和一些零嘴。
  何君注意到每当夜很深的时候,大娘和琴儿在微弱的一盏煤油灯的光下做活,看不太清楚东西不说,而且也太伤眼睛了。
  所以他早就寻思着多买些煤油灯回去。
  买好东西,三人来到一家“福春”酒馆。
  一小伙计带三人落好座,便问点什么菜。
  童涛:“今天我做东,你俩人想吃什么尽管点。”
  何君抿嘴一笑:“你既然做东,你来点吧,客随主便。”
  童涛便豪气冲天地点了剁椒鱼头、东坡肉、酸辣土豆丝、地三鲜、鸡肉炒菜花,另外还要了一壶老雕花。
  这时掌柜的婆娘翠菱眼尖看到何君与景文,便“咦”了一声。
  这不是在榆林街卖菜卖得很红火,别人差点为抢菜差点吵架的那俩卖菜的小哥吗?
  翠菱听闻他俩种得菜非常的美味,而自己开酒馆,正要寻找这样好吃的菜吸引顾客。
  她很懊恼自己去晚了没买到菜,也正愁不知道到哪去找这俩人了,这敢情好,两小哥自动送上门了。
  这机会可难得,翠菱心中一喜便赶忙上前套近乎。
  “哟,这不是刚在榆林街卖菜的两小哥吗?
  在这碰到你们太好了,我就想问问你们那蔬菜和鱼还有剩的吗?
  我这开酒馆的,正需要买菜呢。”
  景文回到:“在街上就卖完了。”
  何君对老板娘歉意的一笑。
  “一点都没剩了,不过下次我会带多一点菜来卖的。”
  翠菱一脸的遗憾。
  “这么快就卖完了,太可惜了,这样吧,你们什么时候还来县里?
  我想先跟你预订一些蔬菜和鱼,你们到时候来县里了就送到我这个酒馆里,怎么样?”
  景文与何君对视了一眼……这吃个饭就又来了一大单生意。
  翠菱特别想跟何君、景文成为长期供货的关系,趁热打铁又说:“我这个酒馆可跟你们订一个长期供货契约,我还可先付定金,但就是你们要经常送菜和鱼上来。”
  何君现在已经知道自己的双手具有催长的灵力,况且现在又买了这么一大堆的菜种。
  只要勤劳些多多栽种,把十五亩地都种满,到时候蔬菜一成熟那就应该够卖了。
  万一人手不够可雇人来种,这样也不会因为地多菜多忙不过来。
  蔬菜成熟了就可经常运到县里来卖。
  何君拉过景文问:“景文,我们要跟这家酒馆签供货契约么?”
  景文并不知道何君的打算,他就是觉得以两人之力做到天天供应那么多蔬菜,似乎有些困难。
  “至少现在我们不能保证天天都有那么多蔬菜运上来。
  还有我们俩要种那么多菜,得花很长时间。
  要不咱先不跟她签,等我们下次菜种多了,送到县里来再看看情况而定。”
  何君想想还是景文考虑的周到便回复翠菱。
  “现在我们还不能保证天天能送蔬菜过来,就暂时不签契约。
  等下次我把菜种好了,菜也很多了,到县里来卖的时候,就先往你们店里送,到时候再来看情况而定。”
  翠菱听了心想,虽然暂时不能签下供货契约,但听这小哥说的话还是有戏的。
  她便扭头喊了一声酒馆掌柜。
  “福春,列个我们要的蔬菜和数量单子给这两个小哥。”
  福春应了一声,提毛笔写了一份单子走过来,递给了何君。
  “小哥,这单子上的蔬菜,还有这几种鱼你们那里都有吗?”
  何君看了一眼便笑了,因为这单子上只有七八种蔬菜,而他拿得蔬菜种子的品种,起码有三四十种。
  “这些品种我都有,放心吧!”
  何君将单子收好,便走到柜台边向掌柜提前结账。
  翠菱很爽快也好说话。
  “你们第一次来我这里吃饭,以后呢也许就是长期的供货关系了,这一顿我只收本金。”
  何君连声道谢,付了银子回到桌前,同景文、童涛把盏言欢、推心置腹地侃大山、喝老酒。
  等吃好饭童涛准备过去结帐,何君拉住他。
  “童涛,我已经结掉帐了,呵呵,下次你再请。”
  “好你个何君,又不让我尽地主之宜,不行下次一定得我请。”
  “好好,下次一定你请客。”
  景文驾车把童涛送到家。
  童涛进门拿布包了一大堆的珠花、胭脂、水粉等塞到景文手上。
  “嘿嘿,一点小心意,送给琴儿姑娘和大娘的。”
  景文手捧这一堆女人的饰品,有点哭笑不得。
  “这,这怎么好意思收你的东西呢。”
  何君是明白童涛的心意的,当即说:“既然是童涛的心意,我们一定把它带给琴儿姑娘和大娘,童涛,你下次什么时候来鹅湾村玩啊?”
  童涛恨不得现在就同何君一起去鹅湾村,他笑着挠了挠头。
  “下回吧,下回我再担货去卖,我有个亲戚就住在鹅湾村旁边的周家村里,到时我去看他,顺便到鹅湾村找你们。”
  “那就这样说定了,这块肉你拿着,熬熬汤补一补身体。
  虽然你是一个人,但也不要太把身体不当一回事,平日也该吃点好的。”
  何君今天特意多买了一块肉送给了童涛,他知道这童涛不注重吃穿用度,生活是过得极其简朴的。
  童涛平时大大咧咧的,此时感动于何君的关心,心口都热乎起来了。
  “这,这我怎么能收?本来该是我请你们吃饭,现在,咳,怪不好意思的。”
  “你就收下吧,我们就回去了,下次来鹅湾村玩。”
  何君硬把肉塞在童涛手上,就坐上了马车,与童涛告别回了鹅湾村。
  这驾着马车就是快,没一会功夫就到了家。
  小容儿惊喜地跑出来迎接两位哥哥。
  “哇,大黑马,大哥,君哥哥,你们坐马车回来的。我也要坐,我也想坐。”
  何君下来抱起容儿坐上了马车。
  容儿第一次坐马车,兴奋地左摸摸右看看。
  而后他朝屋里喊起来。
  “娘,姐,快来看,哥哥坐马车回来的。”
  景文下马车,把车上的菜种,还有买的东西搬回屋里。
  徐慧芝与琴儿听见容儿的叫喊声,便都走出来,一眼就瞧见了马车。
  徐慧芝很奇怪地问:“是不是买得东西太多了,所以你们就租了马车回来?”
  “不是,娘,我们为了以后送货上去方便,就买了一辆马车。”
  琴儿一听是自己家买的马车便也非常高兴,走上前摸了摸车。
  可徐慧芝是长辈,平时勤俭持家惯了便说到:“这马车老贵了,去县里又不远,这买马车的钱应该存下来,以后用钱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还有要买布料、菜种、果树什么的很花钱。”
  何君将容儿抱下来,温和地劝着徐慧芝。
  “大娘,以后我们要打开销路,蔬菜我准备扩大种植。
  这菜一多就会经常去县里卖,如果每天走路去,不光费时间,人拉货还累得半死,为了长远打算还是要购置一辆马车。”
  “好吧,买都买了,这次去交货怎么样?”
  何君把跟周记绸缎庄签了半年的契约告诉了徐慧芝,然后又说出自己想再扩大经营,多招些人手的打算。
  徐慧芝:“这些事交给我去办,原来这里就招了一些人,后来青凤那件事我也听说了,现在她也来了。”
  “青凤她既然想方设法也要挤进来,这个女人不得不防,反正下死规定就在我们家里做活,不能带回去。
  另外招收做活的就去找村长和几个叔公,让他们介绍族里的人来吧。
  这一是给了他们面子,第二也是给我们村里的人找份活干,她们生活也不容易。
  但要跟他们说清楚,他们介绍人过来做活可以,但一定要经过试活,活不行的一律不收。”
  徐慧芝点点头表示赞同。
  琴儿看着桌上一大堆的五花八门的绸缎布料,觉得浑身特别的有干劲。
  “现在好了,买布料不用先给钱,只要多招些人手,我们就可以大量地做衣服和刺绣了。
  娘,我现在就去叫梅香婶、何英婶和静荷过来一起裁衣,等把衣服载好了,然后让那些妇人明天过来做。”
  “行,我随你一起去吧,我去找村长和几位叔公说招人的事。”
  徐慧芝与琴儿转身出门去了。
  ……
  村长与几位叔公对招人这件事也很积极。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大堆的亲戚可以介绍,况且现在世道不好,穷人有份事做,能赚上几个铜板都算是谢天谢地的事了。
  于是很快就有一些妇人过来试活,最后又收了五人。
  徐慧芝跟她们说了以后集中在自己家里做活,不能带回去。
  虽然有几个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但后来一听做一件就算工钱,若手脚勤快点,一天能赚上好几十铜板,可比种田种菜划算多了,便都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