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第89章 确实是痴人说梦话【一更】

书籍名:《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作者:邓糖那

  何君确实感到又惊又喜。
  他从未想到这谷清法术有这么厉害,此时是有些被惊着了。
  但他心里更多的是喜悦……喜的是这番红花在这灵气之地变得这么多,那么以后这些珍贵的药材,就可以越种越多了。
  到时候卖出去那银子可就哗哗的大笔进账了。
  这又是一条让何君万万没想到能这么快实行的“生财之道”。
  而这条生财之道是这谜一般的蜂王带来的
  可这谷清的做法、想法和言语却让何君哭笑不得。
  此时的谷清就像一个做了好事的小娃娃,正等待着长辈或父母亲的夸奖。
  何君觉得谷清又傲又有点可爱,还是适时的给予夸奖吧,让他也开开心。
  “谷清确实聪明,你能这样做真让我想不到。
  不过你确实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也帮了我何君的大忙,我要对你说声谢谢。”
  谷清心情非常愉悦。
  “你何君救了我,既是我的幸运,也算我们俩有缘分。
  我会让你知道我谷清可非同一般。
  我以后会帮你到底的。
  何君我对你非常看重,当然你也要对我非常坦诚,对我也要比别人更不同才好。”
  何君听着谷清这套与众不同的说词,有点忍俊不禁。
  不过他觉得既然这是一个“别具一格”的灵虫,可能性子特别点也不足为奇吧。
  况且何君觉得谷清也特别有意思,跟他相处在一起可以畅所欲言也很舒服。
  何君便笑着朝谷清点点头。
  二人出了灵气之地,谷清又在这片地上打出个结界,就变回蜂王飞回了蜂巢。
  那边青凤一家也在紧锣密鼓地开作坊。
  既然开作坊,就需要本钱买布料。
  为了弄到银子,张茂昌又耍恶毒手段,连着敲诈勒索了许多老百姓和一些做小本生意的商人。
  他搞到了一些银子交给了青凤。
  青凤老早就对那些她笼络过来的妇人夸下了海口。
  只要到她这里做活,她绝对会比徐慧芝家给的工钱多。
  徐慧芝家里给那些妇人的工钱已经很优厚了。
  若青凤再给的多些,又要加上买很多布料,那可真不是一点点银子可以打发的了。
  青凤正愁这事呢,张茂昌又有鬼主意了。
  “娘,你别发愁,这买布料的事我有办法。”
  青凤顿时双眼发光,急忙问。
  “好儿子,想到啥办法?快告诉娘。”
  “咱买布料就别去那正儿八经的绸缎庄买了,他们就会宰人。
  那布料卖得贵死了。
  你想想看,我们买这么贵的布料来,还要开那些人的工钱。
  我们能赚到几个子?
  因此我打听到了一个路子,我县里有个好哥们,他认识一个专门倒卖绸缎的人。
  听说到他那里拿货能比绸缎庄便宜到一半。
  娘,我寻思着咱就到他那里去买,你看行不?”
  青凤一听顿时喜笑颜开。
  “儿子,这可是好事儿,我们赶紧去县里吧,现在就去你说的人那里买布料,明天就可以让那些妇人来做活了。”
  张承刚在旁边听到了嘟囔了一句。
  “昌儿,青凤可小心着,现在外面人邪着呢,可别被别人煳弄了。”
  青凤向来看不上自家这老头,总觉得他做事不干脆利索,畏畏缩缩。
  因而家里一般有大事,青凤从不跟他商量,都是跟自己儿子叽叽咕咕商议来着。
  青凤挺不耐烦地吼着老头子。
  “一边呆着去,你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我在这里掏心掏肺为自个家办大事儿,你在那里乱说个啥?”
  青凤与张茂昌商量好了就赶去阳岗县,让张茂昌的狐朋狗友引荐那倒卖绸缎的人。
  认识了那倒卖绸缎的人,又从他手上买了很多颜色鲜艳,看起来很靓丽很上品的绸缎,这黑心的母子俩喜滋滋并得意万分地回来了。
  青凤跟张茂昌乐颠颠地把花里胡哨的绸缎布都带回家。
  第二日,便召集那些她笼络过来的妇人,开始做活了。
  这青凤想尽快把衣服做好,赶紧拉到县里去卖,便也不要求这些妇人在活上多下功夫。
  一味只强调谁若做得又快又好,就给谁加工钱。
  这让那些妇人为了多赚些钱,对手上的绣活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只管快点做好一件是一件,好多收工钱。
  这边张茂昌通过他在阳岗县的那些狐朋狗友,在榆林街附近寻了一处铺面租了下来。
  她母子俩一心想扳倒徐慧芝一家,又想发一笔横财。
  按张茂昌的想法就是这次准备干个大的。
  他跟青凤早就暗自嘀咕好了。
  把这些衣服款式刺绣全部做好来,并且加大衣服数,力求到县里卖的时候可以垄断,让何君他们做的衣服,没有人去买就最好。
  过了七、八天,榆林街上又新开了一个专卖小孩衣服的铺面。
  张茂昌与青凤在铺面招唿着。
  张茂昌特意喊了他那些狐朋狗友在门口拉人叫卖。
  “都过来瞧瞧,过来看看,最新款式的小孩衣服。
  衣服上面都有很好看的刺绣,而且我这铺面的衣服是阳岗县卖得最低价的一家。
  走过路过可不要错过。”
  尽管他们这些人热情洋溢的在门口叫喊,可周边百姓没有几个愿意进去看个究竟。
  ……这是啥原因呢?
  也怪张茂昌,你想想他认识的人能是什么好人?
  一个个都是泼皮无赖的样,那些人的样貌,有的象满脸横肉的打手,有的长的贼眉鼠眼,有的一脸衰相,没一个看得顺眼的。
  别人勐一看还以为这里开了一个赌坊。
  外面这些人叫喊的人特象是赌坊的打手。
  青凤见那些百姓远远站在一旁观望而不进来,就觉得不对劲了。
  她赶紧叫张茂昌把那些泼皮喊走。
  她自个儿拿着几件衣服,脸上笑得像朵花似的走到门口,对着那些围观的百姓说道。
  “各位乡亲,你们看看这个绸缎的料是多么的滑,多么的好。
  你们再看看这款式可是最新的。
  还有这衣服上面的刺绣多好看呐,而且我这衣服可是卖得最便宜。
  你们若不相信,就到那周记绸缎庄去打听打听。
  他们也卖跟我们一样的小孩衣服,可他们哪件也比我卖得贵的多。
  快来看看吧,等下错过了就没有啦!”
  听着青凤这么巧舌如簧的一喊。
  便有些百姓进去看了看,摸摸这料子确实还挺好。
  而且这衣服价位的确便宜。
  因而也有些普通百姓买了几件回去。
  然后青凤又让张茂昌找到他那些狐朋狗友,让他们那些人的婆娘全装作是来买小孩衣服的百姓。
  并且让她们拿着这些小孩衣服上街逢人就说、见人就夸。
  大夸特夸这衣服料子好、做工好,刺绣漂亮,关键是很便宜。
  不消说这一招确实奏效。
  后面几天,周边百姓听说这里衣服便宜,又是好绸缎,渐渐的买的人就多了起来。  但来买的也只是一些普通老百姓。
  他们平时也不会去买这么贵的绸缎料子的衣服,这次是看这料子好像很好,最关键是便宜,所以很多人都买了几件回去。
  但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富奶奶们根本不屑一顾。
  因为她们一般都有人专门上来定做的,要的料子也是极好的,所以根本就不屑于跟一般百姓去抢这样的,在她们眼里看来的三等货色。
  那些夫人们可是个个眼光极高,也非常挑剔的。
  青凤铺子这几天衣服卖得非常好,那些被她们拉来做戏的妇人,拿着衣服满大街地炫耀和夸赞。
  这天就刚好被路过的秀兰给看见了。
  秀兰也是鹅湾村人,所以她是认得这青凤的,她也知这青凤的人品是极差的。
  秀兰见她在铺面里卖小孩的衣服,当时心里就有些奇怪,于是她踱进店中。
  青凤知这秀兰是给大盐商徐老爷的四奶奶做贴身丫鬟的。
  便有心想笼络和巴结她。
  青凤此时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出来了,她迎上前热情地招唿。
  “哟,秀兰你进我的铺子了,搞得我这个铺子都蓬荜生辉起来。
  你快来看看我这衣服不错吧。
  我在家里也开了个制衣坊。
  你看看我这衣服绣得不比徐慧芝她们家的差吧?
  你看着哪件合适给四奶奶她们带几件去。
  若她们觉得满意,以后徐府的衣服就在我这里定制怎么样?
  我绝对会算得比徐慧芝她们家便宜。”
  这青凤可够狠辣的,不光偷拿了徐慧芝家里做衣服的方子,哄走了她们家做活的妇人。
  现在连固定客人都想给拉走。
  秀兰心里很鄙视她,面上却是一派平静温和。
  秀兰拿起几件小孩衣服,仔细看了看。
  秀兰在徐府呆了那么多年,见过的好东西没有成千也有上百了,对这些绸缎衣服更是一眼望去就能辨出好丑来。
  这衣服摸上去绸缎布料是滑滑的,看似很上品,但那料子的颜色就有些不正,还有那料子织得也较粗糙。
  再看这绣工针脚疏松,完全就是敷衍之作,图案一点都不精美,也不凸显。
  秀兰冷冷地轻哼一声,就这货色的衣服,也想以次充好,还想让四奶奶她们到这里定做,确实是痴人说梦话了。
  青凤还在不断地说着好话,讨好着秀兰,还说什么自己这几件衣服送给四奶奶她们,想托秀兰在四奶奶面前说些好话,好跟自己签下做衣服的长期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