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牛吏之帝王崛起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531页

书籍名:《牛吏之帝王崛起》    作者:天下九九

        “吟了什么?”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刘秀忽地一拍书案,怒道:“韩歆匹夫,还敢怨朕!”
        这首诗是诗经里的一段,写的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妇女,对丈夫发出的怨言。意思是说:“桑树的叶子落了,枯黄又憔悴。自从嫁到你家来,跟着你受了多年的贫苦。淇水茫茫,水溅上了车帷。我作为妻子并没有什么差错,是你这个男人反覆无常,没有德行。”
        韩歆依旧像生前一般直言敢谏,不知避讳,他借这位被抛弃的妇女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刘秀的怨恨。让刘秀刚刚平覆下来的心情又起波澜。
        韩歆之死震动天下,朝野无不惋惜。韩歆素有重名,却因得罪了建武皇帝而无辜受戮,天下人纷纷为其鸣不平,皆说死非其罪。
        这件事使刘秀的名声受到了损伤。
        一个月后,韩歆的独子韩婴觐见了建世皇帝陛下,他拜倒在地,哭道:“陛下,臣父无罪!臣父冤枉!”
        刘钰亲自扶起他,说道:“你父亲是正直之人,朕不忍令其含冤而死,当为其洗清冤情,还其清白之名。”
        刘钰下旨,旌表韩歆,追赠其大司徒之职,封其为侯,以其子韩婴袭其爵位。
        天下为韩歆鸣不平者,都对刘钰增添了一分好感。他们欣慰地看到韩歆在长安朝廷获得了好的声名,这位直臣在死后得到了应得的待遇。

519.齐王忧死
        建武八年春,齐王刘章薨于邯郸,终年二十二岁。
        刘章是齐武王刘縯的长子,刘秀的亲侄子。他初封为太原王,后来徙封为齐王,因为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就国,而是长年居住在邯郸。
        刘章英年早逝,让刘秀极为悲痛,他为此辍朝三日,独自在宫中悲戚。
        刘秀幼年失怙,和大兄刘縯的感情很好。常言道长兄如父,长刘秀十一岁的刘縯几乎把兄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兄弟一道在乡间蛰伏,一道起兵造王莽的反。
        如果不是刘縯早早地死了,这个皇帝或许轮不到刘秀来做。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是这个假设却成了叔侄之间的一堵无形的墙,让他们以往的亲密关系蒙上了阴影。
        两汉相互有间人渗透,在敌方造谣挑拨,建武汉以“城阳王当立”的谣言废了刘钰的长兄城阳王刘恭,使他闭门谢客,再也不肯出来做事,更不用说替兄弟监国理政。而建世汉毫不示弱,以一条“太原王当立”的谣言让太原王刘章忧惧成疾,身体日见虚弱,几年之内便一命呜呼,给刘秀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麻烦。
        刘章之死对于刘秀的打击是巨大的,不仅因为刘章是他逝去的长兄刘縯的嗣子,而且刘章之死过于敏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使刘秀陷入了政治因境。
        天下风传齐王刘章“忧死”,从字面上来看是忧愁而死,实际上“忧死”这个词在政治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史籍中记载的“忧死”,大概率死于非命。
        汉代贵戚与大臣获罪而亡者,史籍或书以“忧死”,如景帝后妃栗姬,在身为太子的儿子被废之后,“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这里的忧死,一般的理解就是景帝逼死了她。武帝皇后卫子夫,“后听邪臣之谮,卫后以忧死,太子出走灭亡,不知其处。”实际她就是因巫蛊之祸自杀。
        诸侯王和朝中大臣也多有被废被贬之后“忧死”,看起来好像是他们遭受政治挫折后忧虑生病导致身亡,实际上大多是一种“春秋笔法”,是为了掩盖一些不想为人所知的秘密处决事件的真相,只好用这种隐讳的语言来对外表述。
        因此齐王刘章的“忧死”立即引发了种种猜测,一股汹涌的暗流在不知不觉地酝酿着。可是悲催的是,刘章的“忧死”却实实在在是他心思太重,自己忧惧而死,与刘秀根本就没有关系。
        刘章自己把自己吓死了,给刘秀留下了一口巨大的黑锅。刘秀被这口莫名其妙飞来的黑锅压得不想上朝,只好闷在宫中生着闷气。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肯定有外界力量的煽风点火,刘秀敢断定,这一定是长安朝廷汉情局的手笔。
        去年建世汉发生大案,原汉情局长吴原被杀,让刘秀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汉情局为建武汉制造了无数麻烦,对于邯郸朝廷来说,两汉的秘密战场是仅次于正面战场的第二大战场,汉情局对建武汉的威胁极其巨大。
        吴原死后,建世汉的秘密工作停顿了一段日子,甚至有一些自长安朝廷来的间人主动投奔邯郸,让刘秀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情报。等到新的长官到任,汉情局逐渐步入正轨,在沉寂了许久之后,又在刘章之死这一事件中现出了踪迹。
        刘秀三天没有上朝,外人可以理解为悲痛,但是如果长时间不出门见人,恐怕就会被有心之人曲解为心虚了。
        于是到了第四天,刘秀又出现在朝堂之上。
        他本想以忙于朝政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稍稍减除一些无端背上杀侄黑锅的郁闷,没想到这个朝会更让他着急上火。
        大河以南的战局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建世汉濮阳将军芳丹进兵东郡,东郡豪强蜂起响应,纷纷背叛邯郸朝廷。征虏将军祭遵节节败退,先后放弃了平丘、长垣、濮阳等城,一直退到大河南岸的顿丘。
        祭遵上书请求北渡,撤回河北境内,刘秀不允。
        这个拒绝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扼守大河防线的祭遵如果回撤,建世汉就基本完成了拦腰切断的战略,大河以南的来歙、岑彭等人便会被断了后路,再也回不来了。
        这相当于让刘秀放弃大河以南全部领土,他的地盘就只剩下幽冀两州之地了。
        在沛国,岑彭处于邓奉和孙易的夹击之中,战局十分艰难;而在青徐二州,泰山贼和张步闹得正欢,官军疲于应付。
        更雪上加霜的是,建世汉伏波大将军马援的船队自淮南北上,材官将军张允率一支队伍在琅琊郡登陆,一举攻占了沿海数县。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沿海比较著名的海港有五处,从北向南依次为碣石、转附、琅琊、会稽和句章,这五大海港连结了当时中国的南北海上交通。其中琅琊位于中间的位置,位置尤为重要。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率船队北上,与齐国水师大战于琅琊港外,越灭吴后,越王勾践也曾率越国水师北上琅琊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三次幸琅琊郡。
        汉武帝致力于开辟海上交通,先后开辟三条重要的海上航线,其中一条沿着中国东部海岸线,南北畅通。
        刘秀听说马援的船队登陆琅琊,大吃一惊。原本依靠太行山和大河天险,幽冀二州比较容易防守,即便丢了大河以南全部地盘,他还可以凭借河北之地与刘钰抗衡。但是马援的船队走海路,就可以避开大河天险,直接在河北登陆。
        比如碣石就是一个很好的登陆港口,一旦马援登陆碣石,占据要津,阻住河北之地与辽东辽西的交通,建世汉对河北就形成四面包围、瓮中捉鳖之势,到了那时,刘秀就算想要退到辽东都不可能。
        刘秀没想到几天没上朝,局势竟变得如此之坏,他立即下令右北平太守王霸征兵备战,防守几处重要港口,绝不能让马援军马登陆。
        战局坏到了极点,朝中大臣虽不敢明说,但有不少人有了放弃大河以南的想法,但是刘秀的考虑完全不同,他甚至要再一次亲征,率军渡河南下,收复东郡及陈留等郡,

520.不能亲征
        “陛下,您为何非要亲征呢?”
        李通在一边侍立了许久,听着皇帝对于他留守邯郸之事的交待,等到皇帝说的差不多了,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把皇帝问得一愣。
        刘秀看着李通,目光中充满了探询,可是李通只是垂着手,眼睛牢牢地盯着地面。
        殿内突然安静下来,让人感觉十分不安,李通感受到刘秀的目光,虽然他没有做出什么动作,却明显表现出了紧张和局促。刘秀没有说话,直到李通仿佛忍受不了这种安静的压力,又主动开口打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