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牛吏之帝王崛起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536页

书籍名:《牛吏之帝王崛起》    作者:天下九九

        刘闵嘟囔道:“还说不让给别人,冒着天大的风险,不过是为燕王作嫁衣。”
        “兄弟,我和你说实话,燕王刘兴年少,他能作什么主?我等不过是打着他的旗号罢了。如今与刘秀比起来,我等实力不足,需要借助外面的燕王之力,等到事成之后,新皇少不得大封功臣,不只是叔父,你我都有封王之分。。。若是燕王实在不济事,咱们干脆就丢了他,推举叔父上位,让你堂堂正正地做个皇太子!”
        不得不说,这是最打动刘闵的一句话了。
        刘信却只是暗中冷笑,他虽然年龄不算大,但经历实在是丰富,年少时便雇凶杀人报父仇,因此被迫逃亡数年之久,后来趁乱起兵,跟随更始皇帝南征北战,以功劳受封汝阴王。他率军南征,败于桂阳太守张隆之手,手下兵微将寡,几乎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了刘秀。
        说起来刘秀并没有亏待他,他来时带着几个残兵败将,换得一个侯爵之位,也算物超所值了。可刘信不是个安分的人,他是个天生的野心家,不甘寂寞,过不了清静的生活。在他的脑袋里没有安定这个词,他就是要折腾,就是要高高在上,大权在握。
        刘信平时有意接近齐王刘章和燕王刘兴,委实是别有用心。
        这两个人都是刘縯的儿子,是对刘秀地位有潜在威胁的人,颇有些人暗暗地为刘縯鸣不平,毕竟当年是他带头举兵,刘秀也不过是兄长的跟班,要不是他死得早,哪里轮得上刘秀做皇帝?
        南阳的刘氏宗族因为感觉受到了薄待,心中暗暗不平,因此对于死去的刘縯也格外同情起来。无奈他们势力比较弱,一直被河北派压得死死的,如今河北派失势,刘秀也处于低谷,南阳人的影响不断增大,有些人就起了别的心思。而这些野心的实现都要通过一些媒介,比如原本有资格染指皇位的人。以此而论,齐王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惜齐王胆小,不上道,不仅不敢有所行动,反而忧惧成疾,深居简出。刘信便把目光投向了刘縯的次子燕王刘兴,倾心结纳。
        刘兴年少气盛,心里有自己的英雄梦,很想有所作为。他奉刘秀之命镇守北方,身居幽州重镇蓟城,重兵在握,有实力起兵一争天下。
        刘兴深得刘秀的信任,原本也没什么异心,可是齐王死在了邯郸,让一切发生了变化。谎言说多了就是真理,谣言听多了就是真相。世上从不缺少野心家,为了自己的目的去盅惑他人。
        有心之人不断吹风,使刘兴的心态慢慢变了。
        刘章之死,将刘兴推到了前台,让他处在兄长曾经处过的嫌疑之地,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了刘章的忧惧。他既惶恐,又愤怒。刘兴将兄长之死的责任算到刘秀的头上,恨意连带着野心和朝不保夕的恐惧,都促使他有所行动。
        刘兴若是只想自保,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蓟城紧临着居庸关,他随时可以献城归降,安全地投入到长安朝廷的怀抱。但是他多少有些不甘心,因为他确实有资格,刘章的死,使他大大缩短了和那个至尊之位的距离。
        因此,对于刘信等人接连不断地怂恿盅惑,刘兴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案,等到刘秀不在邯郸之时,刘隆刘信在城内举事,刘信则从蓟城起兵,会合因幽州战事的无能表现而失去刘秀信任的骠骑大将军杜茂,大军南下,占领邯郸。
        在这个计划中,刘兴处于相当主动的地位,他可以先行观望,等邯郸之事发动,至于蓟城起兵,可早可晚,刘兴可以根据局势变化从容行事,万一事态不妙,他可以及时回头,甚至逃出居庸关,长安朝廷是他最后的退路。
        刘秀怎么也想不到,原本他最信任的侄子,他将幽州托付于他的亲人,竟然会成为帝国的腹心之患。
        建武八年八月,刘秀出了邯郸,兵发河南。像从前一样,他留发小邓禹总理朝政,让妹夫李通掌管邯郸的防务。
        诛虏将军刘隆没有随大军出征,也没有留在邯郸,而是被刘秀派去镇守井陉口的土门关要塞,防备太原敌军。
        刘秀发兵之后,刘隆却迟迟不动身,邓禹派人催促他,刘隆回道:“粮草器械尚未齐备,待诸事妥贴,便即发兵。”
        这个理由很正当,因为刘秀要亲征河南,邯郸做了许多准备,大司农冯勤为之筹措军粮,历经月余才诸事齐备。刘隆出兵土门关之事当然排在后面。
        邓禹听了刘隆的说辞,再去催促冯勤。冯勤说道:“陛下南征,耗费甚巨,如今国库空虚,粮秣不足,只能先筹粮八千石,供诛虏将军北征所用,八千石粮可供大军月余之需,请诛虏将军先行出兵,其余军粮容我慢慢筹措,分批运至土门关,断不会误事。”
        这是军马出征的惯常操作,先让大军带一部分粮食走,然后再分批运送至前线。。。总不能指望一下子带走全部军粮。
        没想到刘隆闻讯大怒,说道:“从前杜茂北征涿郡,随军有三月之粮,怎么轮到我只有一月之粮?冯勤这是欺负我不如杜茂,还是觉得井陉之事不够紧急,比不上涿郡战事重要?伪帝刘钰正在太原,很可能为策应河南战事发动井陉之战,我军少粮,何以当之?若因粮秣不足而误了国家大事,其罪在我刘隆,还在冯勤?”
        邓禹以前线战事紧急,苦苦相劝,刘隆却始终不肯发兵,逼得急了便说道:“除非再有六千石粮,否则决不发兵!”
        邓禹无奈,只得勒令冯勤紧急筹粮,数日之后,冯勤好不容易又凑了六千石粮,刘隆却又以守城器械短缺为名,要求邓禹为其调集军械。
        因此在刘秀发兵十几天后,刘隆依旧留在邯郸。
        邓禹虽然奉旨全权代理朝政,可是对刘隆却没什么法子。刘隆也是个老资格将领,又是刘氏宗亲,即便官职不及邓禹,可还真就不把邓禹放在眼里。
        邓禹紧锣密鼓地置办军械,忙了好几天,忽然接到前线战报,刘秀亲率骑兵,备道间行,已渡过大河到了祭遵军中。
        随着战报,有皇帝的圣旨,命令刘隆立即前往土门关,防备刘钰出井陉。
        刘隆再未推托,表示次日便会出征。

524.黑龙白龙
        诛虏将军刘隆从早忙到晚,好不容易才回到大营,简单用了些饭,便唤来心腹何成、吕功,问道:“南面的消息可确切吗?白龙真的过河了?”
        白龙是刘隆背后对刘秀的称呼,起源于刘秀的一个别称“白水真人”。这个别称的来源很有谶语的味道。
        王莽篡位后,忌恶刘氏,因为刘字拆开是卯金刀三个字,所以他见到金刀等字都格外反感。而“钱”字就是金字旁,当时流通的五铢钱的“铢”字也是金字旁,这都犯了王莽的忌讳,因此他废除了五铢。因古音“泉”与“钱”通,王莽就用“泉”字替代了“钱”字,铸“货泉”流通天下。
        “货”字拆开是“真人“二字,“泉”字拆开是“白水“二字,因此“货泉”也被称为“白水真人”。
        这件事本是个传闻,无可考证。但是在刘秀登基后被拿出来说事儿。因为刘秀当年与其兄刘縯就是在南阳郡舂陵白水乡起兵,他成事之后,就有传闻出来,说王莽铸“货泉”就是预示着刘秀的崛起,这是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因此,刘秀得了“白水真人”这个名号。
        反叛之人不愿再称刘秀为陛下,又不敢直呼其名,怕被人不小心听了去,因此就取了这个白字,称其为“白龙”,只是在参与谋逆的这个小圈子里通用。
        刘隆已经知道今天的战报内容,知道刘秀渡过了大河,但是他要行大事,对于一些关键信息都要多方面确认,免得出什么纰漏。而作为掌管全国情报系统的官员来说,他也有这个能力,可以印证消息的真假。
        校尉何成道:“侯爷,千真万确,不只是朝廷的战报这么说,咱们的人也从前线传来消息,白龙急于抵达战场,他在半路甩掉了大队人马,只带了三千骑兵疾驰南下,两天前便过了河,他的大纛在祭遵的军中,大家都瞧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