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236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世家是靠垄断高端知识传承下来的,文房四宝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当琉璃笔具出现之后,五姓七望以及其他的世家眼珠子都红了。
        竞拍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低价一千贯?直接喊道一万。每次加价不少于一百贯?每次低于一千贯显不出我们家财大气粗。
        不要说什么世家代代联姻关系好,不会血拼之类的。对外的时候他们的步调确实比较一致,可现在竞争者全是世家的人,其他商人和权贵从第二轮就全都放弃了。
        至于私下协商,先低价买下来大家在商量给谁?开玩笑,这可是成套的笔具,天下独一份的东西,谁都想独占。分一支笔杆给你?做梦。
        于是这套笔具的价格被喊到了九万七千贯,被范阳卢氏拿下。据说为此太原王氏的王鲁气的摔碎了好几个杯子。
        至于第一个出场的那件牡丹盏,只拍出了两万贯,被苏州豪商王富贵买走。这个数字只排在了第四名,连前三都没进去。
        这些琉璃器里,制作越复杂越精美越有创意的,卖出的价格就越高。琉璃的餐盘、琉璃碗、琉璃勺子之类的价值直降十倍,最便宜的一个琉璃盘子只卖了一千贯不到。
        另一只和它同样大小,但上面雕了几条鱼几根水草,卖出了七千贯的高价。
        二十件琉璃器卖了二十四万五千贯钱,相当于朝廷将近一个月的税入。关键这还是个长久生意,每个月都有一笔不少于这个数,甚至还要翻一翻的钱款入账。
        这个生意的收入居然比国库岁入还要高……难怪李世民两口子一副要疯的样子。
        “小册子发出去了吧,那些人发现其中奥秘了吗?”岳山问通报消息的力士道。
        “发现了,不过金如山让我回禀圣人,无需为此担忧。知道以后每个月都有琉璃器拍卖,那些客人非但没有生气,多数人还都很高兴,说是回家就筹集现钱,等下个月一定要过来抢走几件。”
        问话的是岳山,但这个力士回话的时候却是面对李世民回的话:“尤其是泉州的豪商和胡商尤其感兴趣。听金如山说,那些商人私下找到他,想以今日拍卖总数五成的价格包销所有琉璃器。”
        “是二十件的五成还是五十件的五成?”李世民脸色一喜,赶紧问道。
        “五十件的五成。”力士回道。
        “呵……做梦呢,金如山没有答应他们吧?”岳山失笑道。
        “没有圣人的首肯,金如山自然不敢答应。”力士回道。
        “好我知道了,金如山还有什么交代的吗?”李世民问道。
        “没有了。”
        “好,你退下吧。”
        等这名力士出去,李世民才向岳山问道:“你好像不同意这个交易?”
        “当然不同意,圣人以为今天的拍卖价格很高吗?”岳山问道。
        “不高吗?”李世民反问道。
        “不高。”岳山摇摇头说道:“天下太大了,别说每个月五十件,就是五百件五千件都供不应求。而且你发现没有,找金如山包销的全是胡商和泉州的商人。”
        “胡商的目的不用说,是准备把琉璃运往遥远的藩国售卖,这一来一往的价格起码能翻十倍。”
        “泉州的那些商人也打着同样的算盘。他们可以用海船把货物运送到海上诸国,翻手一样是数十倍的利润。”
        “可那是大唐之外的国家,我们总不能为了卖一件琉璃器也跑到万里之外做生意吧?”李世民说道。
        他自然知道中原的商品卖到番邦价格提可以升数倍数十倍,可正如他所说,总不能朝廷也专门组建商队卖琉璃吧。
        说实话他对于包销很是心动,第一次拍卖会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琉璃是怎么来的。全天下就那么几件,自然有人愿意花高价。
        可当大家都知道他手中掌握着琉璃矿或者制作琉璃的方法之后,恐怕不会掏那么多钱来购买了。
        别看事后那么多人说下次还会来,真到了那一天来不来就不好说了。就算来了还愿意出这么高的价吗?到时候价格暴跌十倍都有可能。
        还不如同意那些大商人包销。
        这些商人说用今天拍卖总额的半数包销五十件琉璃器,也就是十二万五千贯左右。但价格是可以谈的,李世民觉得只要能有二十万贯这生意就可以做。
        用石头烧出来的琉璃,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只用五十件翻手就卖二十万贯,全天下在没有比这还暴利的生意了。
        李世民骨子里不缺少冒险因子,可在每个月有二十万贯稳定收入的情况下,他还是不太愿意冒这个风险。
        对于他的想法,岳山能理解,但绝对不赞同。
        李世民之所以觉得二十万贯就满足,真正的原因不是他求稳,而是受到成本的影响。
        用沙子和石头烧制出来的琉璃,五十件就能卖二十万贯,已经是大赚特赚了,没必要再冒那个险。
        可换个角度来想想,如果琉璃是用黄金、宝石等无数贵重物品,花费无数心血,甚至搭进去无数人命炼制出来的,他还会觉得这个价格贵吗?
        什么东西都怕对比。
        可是那些买家不知道琉璃是用什么东西炼制的啊,我宣传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是用黄金宝石等贵重物品炼制出来的,它的成本都是几百上千贯。
        如此一来,会没有人买?
        “圣人,你知道大唐有多少有钱人吗?五十件琉璃对全大唐的富人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而且这次拍卖之后琉璃馆的名声也打了出去,高句丽、百济、六诏、东女等等国家都会听到消息,他们对这种宝物肯定也有兴趣。”
        “还有胡商、海商等等,琉璃绝对不愁卖,价格也不会比今天低多少。”
        “而且您别忘了,这些商人万里迢迢的跑到长安,难道就只为了买几件琉璃难道就不买些别的商品回去?他们才长安的衣食住行都要花钱,这些钱都被我大唐的子民给赚去了……”

第282章  交心
        “那些远道而来的商人买再多货花再多钱又如何,钱都落到商人手里了和朝廷有什么关系?”李世民摇摇头说道。
        “……”岳山惊了,一个皇帝的目光居然如此短浅。不过马上他就反应过来,此时还是唐朝,还不收商业税,皇帝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虽然“藏富于民”的思想古已有之,周易有“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儒家更是主张民富国强,为政者要让百姓富裕起来。
        然而事实上呢,国家是国家的,个人是个人的。国家没吃饱之前谁管你老百姓?
        老百姓也不会认为自己有钱了和国家有什么关系,那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遇到危险了也不会主动把家里的钱粮拿出来支援国家。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藏富于民的思想理解也很肤浅。
        事实上藏富于民可不只是让老百姓不缺吃穿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很深的课题。
        岳山认为对这个课题研究最深的应该是一个叫温铁军的教授,他也是国家智库成员。
        前世岳山没少在网上听他的讲座,对他提出的“资本往农村沉淀”理念非常认同。
        这远比某些激进份子提出的消灭农村消灭小农经济更精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什么叫资本沉淀到民间呢?就是不以提升gdp为目的,把过剩的产能使用到广大的农村。
        gdp这个东西只是一个参考,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不要片面追求gdp的提高,没有意义。
        为农村修路搞村村通,挖水渠,打水井,补贴电器下乡等等,这些不会使gdp增加,眼前也看不到什么受益。
        但这些事业做好了远比一组gdp熟悉重要。
        有人说,以前国家也修过路,也搞过三通啊什么的。
        然而那个时候搞这些东西是被动的,并不是国家想搞而是生产过剩又没有殖民地可以倾销,只能拉动内需。
        温铁军提出的资本沉淀到农村是主动的更加有积极性的去做,事实上国家确实按照建议这么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