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521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在岳山的游说下,李世民的想法自然偏向了后者。
        前朝萧皇后携带传国玉玺归唐,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瞬间就成了最热门的话题。虽然说什么的都有,但大多数人都在为朝廷感到开心。
        结束乱世打败突厥活捉颉利,大唐已经呈现出盛世的气象。正所谓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大家都希望大唐国祚绵长,百姓能多过几年太平日子。
        现在连传国玉玺都回来了,岂不正说明大唐国祚得到了苍天的认可?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下,萧皇后一行人于腊月二十九日夜到达渭水河畔。
        大家没有急于进城,而是所有人沿河驻扎休息。
        在一间比较大的帐篷里,一个年轻人忧虑的看着旁边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道:“婆婆,你说圣人会如何处置我们?”
        年轻人正是在突厥当了十几年傀儡隋王的杨政道,老妇人就是萧皇后。婆婆这个称呼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祖母的口语化称呼,外祖母则是外婆
        听到孙子的话,萧皇后笑着安抚道:“你放心,这位圣人不是小气的人。何况我们是带着玉玺主动归唐,他只会重重封赏我们,否则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的。”
        杨政道神色稍安:“那我就放心了。这些年我和婆婆一直奔波担惊受怕不得片刻安宁,现在我只想安安稳稳的生活,好好伺候婆婆。我也不指望他如何封赏与我,给我一些地让我自由耕作就满足了。”
        萧皇后慈祥的看着他,笑道:“呵呵你是个没有野心的好孩子,这就是我对你最满意的地方,也是我为什么愿意归唐的原因。你放心,这次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的。”
        祖孙两个聊了半夜才各自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穿着一新的踏上渭河桥向着长安城前进。
        李世民也派出了四位宰辅出城十里迎接,萧瑀自然也在其中。
        自从知道姐姐归唐他就没有睡个一个安稳觉,顶着两个重重的黑眼圈,但整个人看起来非常亢奋一点困意都没有。
        昨天晚上他就恨不得跑到渭水河畔认亲,只是碍于王命不得不克制住,但也一晚没睡。今天一大早就找到陈叔达、高士廉等人出城接人。
        这会儿终于见到萧皇后的车架,再也忍不住直接扑了过去,抱着车轱辘放声痛哭:“我可怜的姐姐啊,我终于见到你了。呜呜呜”
        坐在马车里的萧皇后听到这个声音顿时就知道来人是谁了,忍不住从车架上跳下来抱着萧瑀痛哭起来:“弟弟,弟弟啊,姐姐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杨政道也跟着从车架上下来,看着这一幕同样忍不住潸然泪下。
        其他人也都静静的看着他们,没有人上来打扰,有些感性的甚至也跟着默默的跟着流泪。
        陈叔达和高士廉虽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和萧皇后就认识。此时再相见已经物是人非,难免也有些伤感。
        过了好半晌还是萧皇后首先控制住了情绪,把萧瑀扶起来道:“不哭了,这次我回来就再也不走了,以后我们姐弟俩就能经常相见了。”
        “是,我们姐弟再也不分开了。”萧瑀抹着眼泪道。
        “对了,这是我那孙子杨政道,政道快来见过你舅公。”萧皇后介绍道。
        “孙儿杨政道见过舅公。”杨政道赶紧上来见礼。
        “好好好,当年我最后一次见你的时候你还是个不懂事儿的小子,一转眼就这么大了。好好好,这次回来就安心在大唐过日子。”萧瑀慈祥的道。
        他的画外音萧皇后和杨政道岂能听不出来,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这时高士廉和陈叔达二人也上前见礼,寒暄过后一行人径直往永安宫行去。
        此时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永安宫筹备着,连太上皇李渊都被请了出来。

610  表演和晚宴
        萧皇后先是在宰辅们的带领下在来到永安宫面见圣人,为了迎接她朝廷还特意启用了含元殿。
        含元殿一般只有大朝会和重大事情的时候才会启用,平时的朝会都是在宣政殿进行,皇帝平时办公接见大臣则是在紫宸殿。
        当然了,启用含元殿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迎接前朝皇后,而是是为了迎接传国玉玺的归来。
        礼部把在长安的所有官吏能来的都叫了过来,就是为了见证玉玺归朝的这一刻。
        在万众瞩目之下,萧皇后身着盛装款款走上含元主殿,杨政道捧着一个锦盒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众人先是看了一眼走在前方的萧皇后,然后目光就转向了杨政道手上的锦盒。
        “前朝未亡人拜见今朝圣人,祝圣安。”萧皇后雍容大方的朝李世民行了个简单的万福礼,就连她身后的杨政道也只是简单的拱了拱手。
        嗡的一声朝上众人议论纷纷。前朝未亡人?面见圣人不行大礼,这还是以前朝皇后自居,简直大逆不道。
        岳山也很好奇是怎么回事儿,但他没有出声而是把目光转向了站在队伍前列的那些人,见那些大佬都老神在在的样子,顿时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深意,等着看戏就行了。
        其他人也不傻,眼见宰辅、礼部等官员没有一个站出来喝斥的,就连皇帝都微笑着让她们平身,也意识到事有蹊跷,渐渐安静下来。
        等见过礼,李世民就问了一句:“听闻你们在突厥人的扶持下于北方草原建立了伪隋王朝,现在入唐又是为何啊?”
        萧皇后再次行了一礼道:“前隋圣人无道致使万民离心天下动乱,我等未亡人亦为乱匪裹挟无法自主。伪隋也是突厥为分化我中原所建,实非我所愿也。”
        “幸突厥匪首为圣人所擒,致使突厥内乱,妾方能趁乱脱离苦海重归天朝”
        然后就是一番客套和吹捧的话,大意就是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唐终结乱世换天下百姓以太平,得国乃天意。
        她这个未亡人虽然舍不得故国但也不愿意违逆天意,特自愿献上传国玉玺以壮大唐起运。
        然后萧皇后从杨政道手里拿过锦举过头顶,李世民一脸庄重的从龙椅上站起,亲自走到萧皇后面前同样恭敬的接过了锦盒。
        然后他当场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方白色的印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诸卿家来看看,这一方玉玺是真是假。”说完就把印玺递给了陈叔达。
        陈叔达小心翼翼的接过来,看了一下形状和下面的字迹肯定的道:“此玉玺与我当年所见一般无二,当为真。”
        说完又递给萧瑀,萧瑀仔细检查过后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就这样玉玺在人群里一个一个的往下传,但敢发声说真伪的只有前面几位宰辅重臣,其他人更多的是单纯的欣赏。
        传国玉玺啊,这辈子估计也就这一次能摸一摸,以后连见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的机会可能都不多。
        皇帝并不是只有一方印玺,一般的圣旨用的都是皇帝自己铸造的玉玺,用到传国玉玺一般都是册封皇后、太子或者祭天等等重大事件。
        所以即便是宰辅级别的高官想见一次传国玉玺都不容易,大家好奇是很正常的。
        岳山自然也不例外,甚至他比在场的人更加好奇。
        对于唐朝的人来说传国玉玺才流传不到千年,对于岳山来说这玩意儿是流传两千多年的传说。
        最主要的是这玩意儿失传了啊,不知道多少人为此感到惋惜。
        等到玉玺传到他手里的时候,他拿起来仔仔细细端详了一遍,甚至每一个角落都用手触摸一遍。
        虽然他没有玩过玉,但也能判断出来应该是和田玉或者蓝天白玉,玉质自不用提非常的晶莹精美。
        后世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很多,首先是玉质,有些人认为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也有人认为是用蓝田玉或者和田玉雕刻而成。
        颜色有说是白色,也有说是青色或者棕色。
        现在岳山可以准确的告诉大家,虽然还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和田玉还是蓝田玉,但绝对不是用和氏璧制作的,而且颜色也是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