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638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路边挤满了欢迎的人群,他们经过那里,就会受到那里的百姓一致的欢呼祝福。
        孙福才等人哪经历过这样的阵仗,大半人都激动哭了,剩下的人也飘飘不知身在何处。
        这一刻探索路上的所有辛苦都觉得值得了,甚至再让他们跑一趟都愿意。太子亲迎、长安城数万百姓夹到欢迎,这是之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成真了。
        这注定是他们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且子孙后代都将以此为荣。
        与之相比起来,路上遭遇的那点危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装良种的那三个箱子的盖子并没有盖上,就这样敞开着,沿途百姓纷纷踮起脚尖观看良种的模样。
        “看到了看到了,怎么有三种?”
        “哪个是良种啊?”
        “应该是第一个,你们看那个粮食的颗粒多大多饱满,比黄豆都大,一看就高产啊,五石真的有可能。”
        “肯定的,颗粒大才压秤,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好香尝一尝啊。”
        “想什么呢,这可是良种,你全家的命加起来都不值那一颗种子。”
        “这可是种子,怎么能吃呢。没听老话说吗,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
        “对对对……”
        “后面那两个箱子里装的是啥呀,看上去个头更大呀。”
        “不知道,和良种放在一起,应该也是刚发现的新吃食,我觉得应该是做菜用的。”
        “别管是什么东西,能充饥就是好东西。看那两样的个头,产量少不了。”
        “真是天佑我大唐呀,一次发现三样粮食。”
        “天佑大唐……”
        “天佑大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喊起来,声音越传越远,永安宫大殿之上都清晰可闻。
        天佑大唐?
        正在宫里焦急等待的群臣听到这样的呼喊声大致也猜到发生了什么。可……难道良种是真的?要不然百姓不会这么高兴啊。
        越来越多的大臣改变了想法,一种喜悦的氛围开始弥漫……良种是真的,那可真是天佑大唐啊。
        不少人把袖子里的奏折往里面塞了塞,回家就烧成灰绝对不能给别人看见。
        ……
        一路来到皇宫,除了孙福探索队其他人都很兴奋,这就是传说中的皇宫啊,没想到这辈子能有机会进来。
        即便是孙福才自己也是感慨万千,自己终于以另一种身份重新来到这里,当初认为不切实际的梦想真的实现了。以至于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李承乾和岳山前去复命,不久大太监赵蒙亲自来宣他们觐见。不可能几百人都进去,只选了几名代表。
        十几名禁卫则抬起木箱跟在后面。
        走在路上的时候赵蒙崇敬的道:“孙……校尉,你是我们所有力士的榜样和骄傲,请受我一拜。”说着就行了一礼。
        孙福才可不敢大大咧咧的受这位大太监的礼,连忙让开半个身子道:“赵太监太抬举了,我也只是奉命行事。说实话现在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梦里一样。”
        赵蒙笑道:“呵呵,想想十几年前的天下大乱,再想想现在,可不就是在梦里吗。”
        不一会儿就到了宣政殿,赵蒙先进去通禀,孙福才等人则留在门外等候。
        “孙校尉,你紧张吗?”陆盎正小声道。
        “我还好,别紧张,对待有功之臣圣人很仁慈的。”孙福才安抚道。
        “可……我还是紧张。”陆盎正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是……是……是呀,我……我……我浑身发抖。”另外几个选出来的代表也说道。
        “咳咳。”孙福才正想安抚他们几句,忽听旁边站岗的小力士干咳一声,然后给了他一个歉意的眼神。
        孙福才马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让大家不要说话,然后悄悄的朝那名小力士拱手表示感谢。
        把那名小力士兴奋的差点没笑出声来,可见赵蒙说所有力士都以孙福才为榜样并不是吹嘘之言。
        就在这时,殿内传来呼喝声:“传孙福才、陆盎正等觐见。”
        孙福才脸色一肃,当先走了进去。一开始他还习惯使然的垂着头往里走——之前在宫里当差的时候就这样。
        刚走两步刘仁轨的叮嘱就在耳边响起:你是探险归来的大英雄,是棣州水师的代表,必须要昂首挺胸的去见圣人。
        想到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豪情,胸膛直直的挺起目光平视,无视群臣的瞩目一路走到殿前。
        “臣孙福才拜见圣人,圣人福寿安康。”
        “免礼。”李世民威严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接下来就是一番见礼问答什么的就不赘述了。
        简单问话结束之后李世民终于问到了众人最关心的事情:“良种何在?”
        已经适应的朝堂环境的孙福才指着三个箱子道:“就在箱内,臣这就打开给圣人看。”
        说完孙福才把三个箱子一一打开,群臣无不伸着脑袋往这里看。李世民远远的看着,发现不是很清楚,干脆也不讲什么礼节了,直接起身走了过来。
        “哪个是亩产五石的良种?”
        “这一箱就是亩产可达五石的土豆。”孙福才指着中间那个箱子道。
        李世民走上前来,从箱子内取出一个土豆仔细端详起来,越看越是开心。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拿一些给众卿家也瞧一瞧。”
        “喏。”跟在后面的赵蒙马上用自己的衣服下摆装了一些土豆给群臣观察。
        长孙无忌、房玄龄、杨师道、魏征……一个个都兴奋不已的伸手拿出一颗仔细观察,那模样就好像是在看瑰宝。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朝中大臣都看过之后李世民才问道:“孙……校尉对这土豆了解多少?产量真的能超过五石吗?”
        孙福才胸有成竹的道:“臣询问过当地土民,每一株土豆秧可结这样的果子三至五颗,一亩地可种植四千余株。”
        “一颗鸡蛋大小的土豆重量可达一两半,一株按照平均四颗果计算就是六两。四千株苗可产土豆千五百斤。”
        “除去残次品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减产,至少也有千斤产量,亩产远远超过五石。”
        听到这个数据朝堂犹如炸开了锅一般变得吵闹起来,大家脸上同时露出怀疑和兴奋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
        怀疑的是真的有他说的这么高产?兴奋的是他各项数据说的头头是道不像是假的……
        关键是土豆他们亲眼见到了,一颗就算没有一两半也差不了多少。要是真按照他说的数据计算,亩产已经不是五石,而是十石。
        这个数字只是想想他们就觉得像是在做梦。
        感觉在做梦的不只是他们,还有李世民,怎么说好的五石变成十石了?他反而有些不敢相信了。目光忍不住朝岳山看去。
        岳山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了,于是来到李世民身边道:“孙校尉的计算没有问题,土豆的亩产确实可以做到如此。”
        “只是他说的是理想状态,每个人种地的水平有高有低,有些地肥沃有些贫瘠……所以我们保守一点预估,五石是没问题的。”
        众人这才点点头,觉得岳山说的这些更靠谱一点。他们真的不敢奢望太多,五石就满足了。
        接下来岳山却又语出惊人的道:“但五石绝对不是土豆的极限,甚至十石也不是。”
        见众人的目光都转了过来,倾听自己讲话,岳山继续说道:“这些土豆原来的主人是一群土民,他们非常的愚昧落后,根本就不懂什么种植技巧,都是把种子种在地里任凭生长。孙校尉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孙福才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些土人非常落后,有些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种植技术比大唐周边的蛮夷也强不了多少。”
        岳山这才继续说道:“了解过耕种的人都知道,精耕细作可以让产量变得更高。而一代又一代的筛选良种,也能让庄稼变得更好。”
        “比如菘菜,原本叶子是散开的,经过培育选种叶子向内包裹个头变大,产量翻了一倍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