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790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研究院的其他人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唯一有所了解的金石专家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拓印上面。
        活人自然不能被尿憋死,身为穿越者看过很多盗墓影视剧和小说的岳山想到了一个群体。
        “摸金校尉?什么叫摸金校尉?听起来像是军职,大唐有这样的军队吗?”王绩疑惑的道。
        岳山摸了摸鼻子,犹犹豫豫的道:“就是……盗墓贼。”
        “盗墓贼就盗墓贼吧,你扯什么摸金校尉啊。大牢里关了不少盗墓贼,以你的身份去要几个过来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王绩道。
        岳山惊疑不定的道:“你不觉得用盗墓贼有违伦理道德吗?”
        “谁说的?盗墓贼本来就该死,能用他们的手艺为华夏文明做贡献那是便宜他们了。也算是废物利用,怎么就违反伦理道德了。”王绩诧异的道: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有这样迂腐不化的想法,可你新学创始人的身份不符啊。”
        岳山连忙解释道:“我没有这样的想法,是怕你们有。”
        王绩道:“别把别人想的那么迂腐,至少我们新学派不这样,你放心去找盗墓贼。”
        岳山这才进宫找到李世民把计划说了一遍,讨了两道旨意。一道是从大牢里提取盗墓贼,另一道是调派一个营的府兵随同保护考察组。
        拿到手谕,他先去了一趟枢密院。
        他这样的大佬自然没有人敢刁难,一路顺畅把调兵的事情给敲定,一个营的精锐禁军明天一大早就能到达军校待命。
        然后他又去了六扇门。
        六扇门的人很热情的招待了他,虽然已经不是督帅,但当初的情谊还在,再说他这样的实权派大佬去哪都会被供起来。
        只不过有当年的情意在,六扇门对他的事情更多了几分上心。
        听说他要找盗墓贼,还是高手中的高手,马上就调出卷宗找了几十个高手任他挑选。
        不要觉得数量多,盗墓大多都是跨区域流动作案,基本都归六扇门管辖。全大唐大多数盗墓贼都关押在这里,数量自然少不了。
        岳山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要,盗墓贼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有些盗墓贼是真的穷凶极恶,无所顾忌什么都干。有些盗墓贼纯粹为了求财不愿意伤人;还有些甚至非常的迷信,认为盗墓有损阴德,会拿出一部分做好事。
        后两种还有一些可原谅的余地,前一种绝对不能姑息。
        就这样挑挑拣拣,找到了十个盗墓高手。
        唐朝对盗墓的处罚力度很大,动墓地就是流放,挖开就是三年以上,动棺材就是死刑。如果敢动有名有姓的权贵家的坟墓,铁定死刑。
        这十个盗墓贼都属于已经判了死刑的那种,就等着问斩了。突然得到一个活命的机会,自然是当成了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不放。
        岳山对他们提出了几十条非常苛刻的要求,他们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且还感恩戴德。
        之后就是挑选前考古人手,除了文字研究院的部分名宿,还需要很多普通的工作人员。
        对书院来说这根本就算不上事儿,很容易就挑选出了几十名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
        然后岳山伪造了一处遗迹现场,让他们进行模拟实验。
        毕竟盗墓和考古在勘探挖掘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要求也不一样。
        盗墓的目的是为了求财,且有抓大放小之说,就是只要最值钱的别的不管,会对遗迹造成巨大的破坏。
        前世西方的所谓探险家实际上就是盗墓贼。
        考古是为了还原一段古代历史,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必须要尽可能的保护好遗迹不受损毁。
        直接让盗墓贼进入殷商古遗址,将会是一场灾难,必要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受培训的不只是盗墓贼,还有那些学生,他们才是考古真正的主力,盗墓贼不过是工具人而已。
        整个培训工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结束,效果非常明显。不但让他们知道了考古是怎么回事儿,还针对不同的情况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工具。
        等一切都准备好,考古队在禁军的保护下出发前往河南道相州安阳,进行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古。
        本来岳山是最适合带队的那个人,只是李世民是肯定不会放他离京的,只能让文字研究所的一个名宿带队。
        把考古队送走后岳山又转身投入到了研究之中。
        虽然甲骨样本不足甲骨文的研究已经陷入停滞阶段,但还有其他研究工作可以做。
        比如金文到篆文再到隶书的演变过程……搞清楚这些有助于倒推甲骨文的意思。
        而且别忘了现在是唐朝,而不是一千三百多年后的现代社会。
        前世发现甲骨文的时间太晚,有太多的东西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中就包括各种古老的语言和民间传说。
        比如经常说的吟诗作赋中的‘吟’的方法就失传了,后人只能根据些许的记载推测。
        提前一千三百年发现甲骨文,帮助实在太大了。
        现在大唐境内和周边的原始丛林里,还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原始部落。他们说着最古老的语言,流传着最古老的传说……里面很可能就有来自于几千年前的殷商的线索。
        虽然大唐的科技水平远比前世要落后太多太多,但在研究甲骨文上还真就比二十一世纪更有优势。
        总的来说,研究甲骨文不仅仅是研究甲骨,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
        需要的人手自然也非常多,光靠研究院二三十个人和那几十个学生根本就无法完成,后续还要招更多的人进来。
        但眼下岳山并没有准备扩大队伍,起码在拿到更多的样本,在甲骨文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之前,是不准备大肆宣扬的。
        他必须要保证华夏文字研究院在这件事情上的主导地位,才能真正放开这方面的研究,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原因很简单,信不过那些世家。
        要是提前把消息传出去,那些世家肯定会发了疯一样挖掘遗迹,就算朝廷禁止他们也敢偷着挖。最终对殷商遗迹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
        只有研究院取得话语权成为唯一的权威,让世家明白就算他们私下研究也没有什么用,才能公开。
        就在岳山潜心研究文字的时候,朝廷也是大动作不断,几个接连不断的大消息吸引了举国上下的眼球。
        文唐

第769章  吐蕃使节团
        渭水河码头,因为火车的开通这里渐渐的有从码头往综合性城市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店铺围绕火车站建成,相配套的居民区自然也出现了。
        按照正常发展规律来说,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会带来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期,乃至出现局部混乱。
        直到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派人过来进行梳理总结经验,以后在出现类似的事情就有迹可循了。
        前世建国之初因为缺少基建经验,出现过许多次此类的阵痛。更因为对未来预期过于保守,导致基建缺乏前瞻性,为后续的扩建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最典型的就是城市道路规划,三十年前大家都觉得四车道太奢侈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甚至不少人在报纸上抨击政府。
        然而十多年后大家就发现四车道还是太保守了,八车道都堵车。
        面对这种情况都束手无策了,咋办?当初城市规划的时候就只留了四车道的空间,没有预留扩建的空间啊。总不能把道路两侧的房子都拆了吧。
        只能想各种各样的方法打补丁,凑合着过日子。
        很多地方不停的拆拆拆,因为旧楼房改造还引起了巨大的社会矛盾。这里面当然有万恶资本家的因素,但本质上还是为几十年前的短视买单。
        但经验就是通过实践慢慢积累起来的,几十年后中国在基建的长远规划上领先全世界。
        例如,某地突然在荒郊野外多了一个地铁站出入口,而且好多年都一直这样放着,以至于让人误会是某个人为了捞钱故意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