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911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这些年他们每战必先悍不畏死,不就是想向朝廷表达中心吗,现在终于成功了。
        任命书下达之后,刘仁轨就迅速的完成工作交接,动身前往宁远,渊盖苏文和王玄策也都一起启程。
        因为岳山的关系在三人相处的很融洽,对西域和西征计划进行了交流,大家都觉得收获良多。
        尤其是刘仁轨和渊盖苏文,在施政方面达成了一致,为接下来高昌和宁远两地的步调一致打好了基础。
        一路走到甘肃,他们遇到了一群行踪诡异的人,开道的先锋马上把人控制住过来禀报。
        刘仁轨道:“卞国公、益昌侯,随我一起去看看如何?”
        “请。”渊盖苏文两人自无不可。
        三人一起来到前方,就见三五十个人被将士们围在一起。这些人居然还随身携带刀具和弓弩,这就非同一般了。
        刘仁轨的神情严肃起来:“把他们带头的人叫过来。”
        马上有亲卫过去喊话,不一会儿就有两个灰头土脸的人走过来道:“某博物院钱保玖、冯槐游见过几位将军。”
        刘仁轨愣了一下,道:“你们是博物院的人?可有凭证。”
        钱保玖从腰上摘下一个布囊道:“有,这是我的印信。”
        刘仁轨亲自接过来查看,果然是博物院的印信,当即就说道: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我手下这些都是粗人,冒犯了钱员外郎还请恕罪。”
        这种客气程度连钱保玖都觉得惊讶,他才一个六品官,这位一看就是三品以上的大佬,哪有他给自己赔罪的道理。
        “不敢不敢,我们也有错。敢问这位将军是?”
        “某刘仁轨,这位是高昌都护卞国公渊盖苏文,这位是益昌侯王玄策。”
        “啊?原来是刘将军……”钱保玖很是惊讶,同时也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客气了。夏国公的徒弟,还真可以说是一家人。
        “哈哈……是误会就好,你们这是怎么了?看上去颇为狼狈。”刘仁轨笑道。
        “哎,让将军见笑了。夏国公策划了一条从中原到西域的铁路,我们正在勘探地形确定路线。”钱保玖道。
        刘仁轨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既佩服又惊讶:“诸位不辞劳苦一路奔波,某佩服。只是,这一路地形复杂多变,真的能修通铁路吗?”
        钱保玖道:“放在以前自然不可能,后来夏国公提出了高架桥的创意,很多深山谷地都能越过,让这个计划变成了可能。”
        刘仁轨敬仰的道:“老师智若渊海,总是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钱保玖深以为然的道:“是啊,和他接触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浅薄。”
        刘仁轨又问道:“这条铁路多久才能修通?”
        钱保玖道:“至少需要五年。”
        见刘仁轨露出失望的表情,又说道:“不过我们会采用分段修筑的方法,火车虽然无法直达西域但某些路段明年就可以通火车了。”
        刘仁轨道:“何为分段修筑法?”
        钱保玖道:“就是先把整条铁路的路线确定好,优先修筑地势平坦施工难度低的路段。”
        “然后再把难修的地段一点点打通把所有分段都链接起来。虽然还是要倒车,但起码能节约一半的路程。”
        “比如现在我们脚下的这一段路程,下个月就开始修筑了,明年就三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
        刘仁轨惊喜的道:“这一段路有五百余里,要是能打通,那可真是太好了。”
        渊盖苏文亦说道:“五百余里运粮队伍少说要走半个月,通火车不过十个小时,往来西域的时间可以缩短十余天,真乃大善也。”
        既然是一家人,大家的态度自然就变了,从原本的警惕变为了一家亲。
        刘仁轨拿出了携带的美食款待了钱保玖一行人,并和他详细谈了西域铁路的事情。
        还许诺等他去宁远地区勘探地形的时候,宁远都护府会派人全力协助云云。
        总之在这里休息了一晚后刘仁轨一行人继续上路,钱保玖等人则继续留下制作详细的铁路施工计划。
        ……
        视线回到京城,西征军的筹备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收集到的第一批物资没多久也启程往西域运送。
        还有一批物资顺着大运河南下送到南洋舰队手里,由他们组建远洋舰队从海上运送到萨珊王朝那里。
        五万西征军也已经组建完成,正在进行紧张的集训,主要是让他们了解萨珊那边的情况,免得去了一头雾水。
        至于为什么是五万兵力而不是计划中的十万。
        原因很简单,这十万西征军不可能全部都是大唐的军队,一半都是来自于西方的藩属国出的扈从军。
        比如吐火罗、粟特人、康国等等势力,每一家都要出人,还要出物资,否则要他们干什么。
        这些藩属势力总共出兵五万,加上大唐本土五万人,共计十万。
        不要觉得五万扈从军太多了,原本的历史上大唐就是靠着少量本土军队和大量扈从军统治西方世界的。
        只是可惜唐玄宗后期太昏庸,整个安西都护府才只有两三万军队。去掉驻守各地的人马,高仙芝能调动的军队就只剩下一万八千人左右。
        这个兵力实在太少了,少到了让西方诸侯国对大唐失去了信心。要知道当时大食可是出动了二十万人,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兵。
        十几倍的差距,易地而处那些扈从军要是不反才见鬼。
        所以在关键的怛罗斯之战扈从军反叛,反过来冲击唐军阵地。唐军措手不及被扈从军和大食人的军队里应外合给打败了。
        即便如此大食人的伤亡也超过了唐军的三倍。
        可伤亡比在最终的结果面前已经毫无意义,接下来上千年时间中原王朝的脚步再也没能跨过那条线。
        如果唐玄宗没有那么昏庸,再多给高仙芝一些人马,不需要多,哪怕是一两个折冲府呢。
        那些扈从军绝对不敢反叛,怛罗斯之战就不可能失败,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李世民并不昏庸,相反他是整个人类史上名列前茅的用兵大家,自然不会犯唐玄宗那样的错误。
        再说还有岳山在旁边提醒,更不会犯这样的错,五万大唐本土的军队足以横扫西方所有小国。
        再说这五万人还仅仅是西征军的人马,宁远地区还囤积有数万人马虎视眈眈,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反。
        五万唐军精锐加上五万扈从军,再有萨珊王朝军队的配合,足以应付阿拉伯帝国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失败了还有刘仁轨在宁远地区接应,还有远洋舰队的海上支援。
        虽然这一战是以试探为目的,但大唐也动用了大部分的底牌。
        西征军的统帅依然没有公布,反而先公布了副统帅人选,毕国公阿史那社尔。
        他将会统帅扈从军,配合唐军进行作战。
        还有一个并不被大家所关注的事情,太子举荐东宫的几个将领加入西征军。
        分别是薛仁贵、李孝逸、王方翼、裴行俭等人。
        这里面就薛仁贵正式随军打过仗,还参加过征讨高句丽的战役。
        在原本的世界薛仁贵就是在这一战名扬天下,落得一个白袍小将的雅号。
        这一世因为岳山的关系,高句丽之战打的无惊无险,薛仁贵就少了一个表现的机会。
        虽然在后续的战事中也表现很突出,李绩都屡次对他提出表扬,但因为少了一个关键的机会,职务一直没能提拔上来。
        这次李承乾举荐他加入西征军,多少也算是知遇之恩,从此他将会打上太子嫡系的标签。
        李孝逸因为岳山的缘故在高层圈子里名声很响,毕竟能得到岳山将相之才评价的人不多。
        但李世民一直有意识的打压他,直到现在都没得到带兵打仗的机会。
        裴行俭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只是官职还比较低,李承乾把他弄到东宫也属于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