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秦工程兵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大秦工程兵

第三百五十六章 围城

书籍名:《大秦工程兵》    作者:远征士兵

        沈兵所说围城就是围而不攻。
        冒顿的确是高明,但他依旧是把沈兵想简单了,他以为擅长攻城以及急于争取一个据点的秦军一赶到五原便会开始攻城。
        这么一来无论如何秦军都是危险的,因为它要同时面对五原城及城外匈奴骑兵的进攻。
        到时秦军就是进退两难而匈奴却是可攻可守,时间一长秦军就不得不撤退。
        然而,冒顿怎么也没想到沈兵居然围而不攻。
        秦军分成四个部份,每队五千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步骑混编。
        每队都镇住一座城门,也就是用弓弩、投石机,甚至是三弓床弩加“霹雳火球”对准城门。
        如此一来,五原城内的匈奴就会封锁在城内动弹不得,秦军又不攻城,于是全都无用武之地只能立在城头看着。
        城外的冒顿一看这情形就气得火冒三丈。
        秦军这一着反倒让他进退两难。
        确切的说匈奴没有退路,因为一退就意味着五原的一万匈奴就要被俘……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匈奴自与秦军作战以来基本不用担心被包围的情况。
        秦军多是步军,有骑军也是少数且不擅长骑射,如何能包围匈奴?
        如果说有包围,那也是在云中郡时,冒顿以左贤王的身份率军强闯城寨反被沈兵以索箭困在其中。
        但那只是特殊情况。
        在草原在作战秦军要想包围匈奴那是痴人说梦,在这习惯下五原城内的匈奴不过带几天的补给。
        也就是说被围几天就没食物不降也得降了。
        这是冒顿的失算,他只知道学习中原修筑城防、投石机、及守城战术,却百密一疏没考虑到城内补给。
        这一点其实就算冒顿想学也学不了。
        因为中原城池为防被敌围城而亡,通常都是储存了足够数月甚至数年的粮食,冒顿短时间又去哪里找那许多粮食。
        五原城若被攻下,便又会重复九原的覆辙……秦军会在这里构建起一道匈奴无法逾越的防线。
        接着,被包围的就是西套和河西走廊的匈奴了。
        但是如果进攻吧……
        虽说秦军已经分成四个部份每个部份只有五千人。
        但那可是有“霹雳战车”的五千人,另外还有新弩及三弓床弩。
        随便一个部份都不是匈奴数万骑军能轻易撼动的。
        稽粥见此情形,就在旁问了声:
        “单于,怎么办?”
        冒顿单于咬了咬牙,下令道:
        “等!”
        冒顿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秦军准备好后会攻城。
        但很快冒顿就失望了。
        因为冒顿看到秦军补给队运来一车车木材。
        草原的森林一旁位于水量较充足的河边,所以需要杨端和的部队去砍伐。
        木材运到后不是用来制作攻城器械,而是用来搭建城寨……沈兵这是以守代攻,打算在这里长期与匈奴耗着了。
        不仅是搭建城寨,沈兵还令士兵在周围一圈圈的挖设陷马坑布下绊马索。
        往五原城方向也有往草原方向也有。
        这一来冒顿就愣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打法,也从未想过沈兵会这样打。
        如果是在以前,冒顿这些骑军当然不会受这什么绊马索、陷马坑所累……草原这么大,秦军在这里挖陷马坑设绊马索?  我就去另一个地方,除非秦军能把整个草原都挖出陷马坑。
        但是现在,那驻守在五原城的一万匈奴不仅没能发挥作用反而成为一个牵绊?  使冒顿只能在五原城周围作战?  于是秦军这些陷马坑和绊马索?  乃至城寨都能起作用。
        冒顿想的没错。
        沈兵这着就是“围点打援”。
        冒顿的想法是好的,学习秦军守城并结合匈奴骑军的长处。
        但学习是要交学费的……
        冒顿哪里会知道匈奴骑军的长处就是无地可守,因此没人能知道其主力在哪无法确定战场在哪于是无法事先准备。
        无法事先准备也就意味着总是要面对匈奴的突袭。
        但现在匈奴却有地可守了。
        有地可守就意味着确定了主力位置确定了战场。
        一旦确定了战场?  步兵对付起骑兵尤其是这时代的骑兵那是太简单了。
        冒顿一看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
        因为很明显越等下去对他们越不利:等秦军陷马坑、绊马索越来越多的时候?  等秦军城寨箭楼造好后,那时这场仗就不用打了,匈奴可以说已经输了。
        但就这样冲出去显然行不通。
        先不说秦军手里的“震天雷”?  就是那些陷马坑及绊马索都够匈奴骑军喝一壶的。
        正在冒顿为难时?  稽粥就说了句:
        “单于?  我们为什么不让那些奴隶去填平陷马坑、砍断绊马索?”
        冒顿一听这建议眼睛就亮了起来:
        “说得好?  让那些奴隶挡在前面!”
        “我们下马步战!”
        稽粥听着一脸懵?  他原本并不是这意思?  他只是习惯于让奴隶去铺平道路于是才这么说。
        但他说的这话却启发了冒顿,让他学会了一个新的战术,那就是以奴隶为盾牌为武器与敌人作战。
        而且,如果这些奴隶是他们自己人则更好。
        之后蒙古人也常常这么做,他们用俘虏来的百姓挡在军队前?  然后冲向敌人……甚至蒙古人还用这些百姓组织起军队?  并用这些军队为他们进攻。
        此时的冒顿就是这么做的。
        之所以要“下马步战”?  是因为如果奴隶在马下而匈奴骑军在马上?  依旧会成为敌人的目标。
        如果匈奴和奴隶都在马下并混在奴隶中,敌人就拿他们毫无办法。
        冒顿精心布署了一番,他将三万大军分成三份每份一万。
        上下两面都是骑战?  不过不是进攻而是用骑射牵制住相应的秦军,尤其是秦军的接合部,使其彼此无法增援。
        主攻方向则放在西面。
        之所以是西面,是因为这里距离秦军的补给方向最远。
        且东面的秦军若要增援西面,要么攻下五原要么绕过两翼……这都是无法做到的。
        于是第一时间西面的秦军就成为孤军。
        另一方面,冒顿又下令五原城内的匈奴配合夹击西侧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