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生年代养大佬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重生年代养大佬

第五百九十八章 朝朝暮暮下

书籍名:《重生年代养大佬》    作者:肚肚吖

  谢琳琅的生意以及周姨酱菜,都被带到了对岸去进行销售,有了港市的分销商,身价成倍增长,每一个华人都有一个华国胃,周姨酱菜的味道特别的好,一经推出就卖脱销了。
  合作的第一年,港市那边的经销商就给巧娟带来了数十万的利润,有了钱的巧娟,也扩大了自己的厂房,招了很多人,甚至打算下一年在老家开一个分厂。
  九八年,巧娟的目标达成,如愿以偿在老家开了周姨酱菜分厂。
  巧合的是,分厂的厂长,是谢怀宇。
  他大学毕业之后,在外面工作了一年,后来回来四亚跟以前的一个女同学结婚,就这么又回到了谢国居的猪场上班。
  谢国居是觉得后面这十多年,他的品性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就推荐给了巧娟。
  “这孩子不错,品性没问题,又是咱谢家人,有文化有文凭能吃苦,我是觉得他在你这边工作更合适,你看看能不能收。”
  巧娟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也了解谢怀宇是什么品性,就接纳了丈夫的建议。
  后来在老家开分厂,更是直接将分厂交给了谢怀宇管理。
  谢怀宇陪着妻子在四亚两三年,妻子也感动于他的陪伴,正好孩子也三岁了,带着也不太累人了,就陪着谢怀宇回去红旗村常住了。
  谢怀宇的妻子还算有钱,家庭生活的条件自然是不差的,谢怀宇就把继续掏出来一半,在老家的小镇上盖了个不错的院子,一家三口住在镇上。
  爷爷和亲爹的房子,他早两年前就已经寄钱回来让他们翻新了,打算等多存一点钱,给爷爷和爸爸搞个小卖部什么的开着消磨时间。
  毕竟他两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就这么将就过日子的,之前做了几年的大棚,现在有了更大规模化的大棚果蔬,他们两得到的利润还不够吃饭的钱,谢怀宇也就有了要给他们两个开个小卖部的想法。
  同年,谢琳琅开始资助一些农校,她可不是直接捐钱。
  人心不能随意往好处想,语气后期有麻烦或者自己被自己膈应到,干脆将资助的方向,直接从农校的设备上还有个人补贴优秀的农校学员学费上进行帮助,谢琳琅这三个字,不再只是四亚耳熟能详的名字,而开始渗透到了千家万户。
  九八年的华国,无论是科技还是经商之路,已经百花齐放,除了谢家过得风生水起,沈固的科研事业也一步一步收割了一批批的资金回笼。
  他只捐赠了几样早期的一些很核心的技书,九零年开始就比较侧重于自我发财。
  当然,得了钱财的他也不嚣张,反而低调的在四亚那个屋子里,跟妻子和闺女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这几年,媳妇做扶贫的事业,大力倡导养殖土猪,一人之力推动了这件事的达成,沈固也算是不落后,彩电冰箱摩托车等民生电器,价格硬生生被他降到了一个极致,连许多温饱家庭都能买得起这些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
  是有些管理层的人士,建议过沈固,应该提价,还有就是质量太好的话大家更新换代的需求就小,有可能造成库存的一个堆积,后续的发力不足。
  可沈固还是要求质量不许偷工减料,面对大家的不解和个别人士对他做生意的一个“误解”,沈固选择了开辟非周市场,以及内销转出口。
  他情愿开辟另外的市场,也不愿意自己的产品变成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下流货色。
  九九年,门澳回归,这是个值得举国同庆的事情,可这一年,周外婆自然老死,谢家运了遗体,全家回周家大队奔丧。
  临死前,谢琳琅还在乡下看望她和巧娟,周外婆这日难得清醒,一双眼睛通透的看着谢琳琅,你是个有大造化的,以后的路要好好走下去,外婆会一直保佑你的。
  谢琳琅都来不及开口多跟外婆说几句话,她说困了,就闭上了眼睛,可谢琳琅出房门的时候,却发现一件事。
  周外婆比较沉重的呼吸声,竟然一点都听不到。
  她颤抖的走过去,手指一伸,随即腿软跪到,悲痛随之袭来:“外婆——”
  要说周外婆的离去,对谁的打击最大,自然是在最后的几年日日照顾她的巧娟。
  周外婆入土的那天,她靠在墓碑前说了很多,很多。
  娘啊,咱家苦日子都过完了,现在正是闺女孝敬您给你享福的时候,你说你咋就那么心急呢。
  娘啊,你看看我们现在,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我还想带你去外国看看那些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呢,你咋也不多等两年,我已经请琳琅她那个旅游社帮忙安排行程了,咱们去那个什么拉斯,去法国,去英国,去德国,去瑞典,看看那些人吃的啥一个个那么壮实。
  娘啊,闺女给你烧了很多钱,你可别攒着,都拿去花了,不够了,跟闺女说,闺女给你烧。
  哎。
  看着巧娟那个样子,谢家人刚忍耐下来的悲痛又被勾了起来。
  送完老人,大家各自散了,那么多年,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要照料,自然不可能去你安慰我我安慰你。
  人死不能复生。
  好好安葬了周外婆之后,大家的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
  朝朝暮暮,暮暮朝朝,生活和时间,不就是这样一个轮回一个轮回的在不断上演喜怒哀乐么。
  这一年九月,沈念琳已经念高中了,是大姑娘了。
  这时候,沈固谢琳琅一个四十一个奔四了。
  两人一琢磨,现在事业有了,赚的钱足够吃喝一辈子了,想做的事情也差不多都做了,闺女还大了,大到可以照顾自己了。
  两人就开始了迟来的蜜月生活。
  虽然四十,可享乐和奋斗一样,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那就是出去到处玩。
  此时飞机还不算普及,可他们两是所有的航线都坐了个遍。
  他们两个,先从华国开始玩,天南地北到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