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119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现在香河上下只能赶紧做最后的动员,驱赶卫所士兵和城里的青壮上城墙,准备迎接清军的到来。至于鲁若麟说的救援,他们根本就没有指望,实在是现在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谁也不会担那么大的风险救援别人。毕竟只要出了城,明军根本就打不过清军,有很多明军就是在救援的路上被清军干掉的。
        因为清军即将到达,运河上的船只开始返回天津。实在是运河太窄了,容易被岸上的清军偷袭或者焚毁,这里毕竟不是战舰的战场。不过这段时间船队运送了大量的物资,鲁若麟大军的后勤保障非常充足。
        第二天,清军的前锋就抵达了运河边,牛录额真蒙尔泰看到河对面有一座巨大的军营拦住了前往香河的道路。只见这个军营以圆木为墙,墙内遍布望楼箭塔,墙外似有壕沟拒马,军营内营帐密布,见自己和手下来到河边观察,营内也冲出一队骑兵在河对岸游弋。隐约间可以看见这些骑兵装备好像不错,士气也比较高昂,在河对岸不断的谩骂挑衅,不像其他明军那样龟缩在城寨内不敢出来。
        根据俘虏的消息,这里原本是没有军营的,不知道是哪路人马近日来到了这里。不过既然这里有敌军驻守,那就不适合渡河了,必须通知都统另寻地方渡河。蒙尔泰吩咐手下去给谭泰报告情况,一边监事对岸的情况,一边派人在运河上下游寻找合适的渡河地点。
        谭泰的大军因为连续攻占了几个城池,缴获甚多,掳掠来的青壮也非常多,导致行军有些迟缓。原本他准备拿下香河后再把缴获的物资人口送到主帅阿济格处,现在这支突然出现的大军打乱了他的部署。
        不过他也没有把这股明军放在心上,如今的明军就像一群胆小的兔子,只会窝在城寨里瑟瑟发抖,绝对不敢出来与大清的勇士们拼杀。等过了河就带大军去看看,要是有机会就把这个军寨拿下。如果实在难打就去香河碰碰运气,反正这次在大明京师已经捞够了,没必要拿大清的勇士去碰汉人的乌龟壳。
        很快蒙尔泰就派人来汇报已经在下游找到了一个适合渡河的地点,谭泰立马带着大军和缴获的人口物资前往渡河地点。随即驱使汉人俘虏打造木筏,准备渡河。
        第二天,清军顺利的渡过运河。对岸的明军果然没有从自己的乌龟壳里跑出来,连派兵过来阻止自己渡河的勇气都没有,谭泰心里有点失望,本来还希望通过渡河能够引诱这支明军出来野战,看来还是高估了明军的勇气。
        整顿好队伍后,谭泰一马当先,带领麾下的骑兵只扑济州岛大军的营寨。

第91章  从地狱到天堂
        鲁若麟没有阻止清军渡河是因为香河县正好处在运河与潮白河交汇处,好似一个三角形的顶点。清军要攻击香河,就会进入这个大的三角形之内,如果鲁若麟击败了这股清军,对于追击敌军非常有利。
        到时候清军想要活命,只能在这个三角形的范围内逃跑,更容易被追上,并且可以保证那些人口和物资都被留下来。所以鲁若麟任由清军渡河,让他们自己走进这个牢笼。当然,清军之所以敢进来,也是认为自己绝对不会输的。
        济州岛的军队虽然装备非常好,训练也非常严格,但是实战经验太少,士兵们能否在战场上把训练的技术发挥出来也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济州岛的第一次作战对象就是东亚军队里的王者,这个难度是有些大的。
        抗过去了济州岛军队的军魂才算彻底立起来了,抗不过去的话就要重头再来了。
        好在济州岛军队已经基本脱离了旧式的那种愚昧无知、杀戮机器模式,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官兵们掌握的不仅是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为军队注入了思想和理念,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明白自己走在一条光明而荣耀的大道上,而不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
        看到清军大队人马滚滚而来,营寨里的士兵们神情都非常兴奋,眼神里透露着紧张、好奇,以及跃跃欲试,唯独没有恐惧。
        镇抚司人员正在做战前安抚以及动员。一定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否则会被当场执行军法。此战缴获会有三成归士兵所有,人头和俘虏单独记功奖励。不许收捡财物和割人头,所有战利品会统一收集,参战人员都有份。表现好的士兵镇抚司会记录在案,另有奖励。
        这些平时就在学习的作战条例经过再次重复和宣讲,很好的缓和了士兵的紧张情绪,把士兵的注意力从即将面临的残酷战争转移到事后的奖励上,效果确实非常好。
        济州岛的各项奖惩制度制定的非常严格,执行的也非常到位,士兵们也比较信服,不怕自己的功劳奖励被抢占。现在大家都在心里盘算着战后自己能分到多少财物,至于对面的鞑子,已然成了他们心里的功劳和奖励。
        最后镇抚司人员宣布,战后会根据评选选出最好的连队,回济州岛后单独放假半个月,不用参加日常训练。
        这个消息一经放出,瞬间点燃了士兵们的情绪,求战变得更加强烈。
        济州岛军队什么都好,就是管理非常严格,训练任务也非常繁重,休息的时候很少,所以士兵们非常珍惜休息的机会。听到表现好的连队有这么长的放假时间,似乎连眼前的鞑子都变得可爱了,没有他们送人头,那来的放假机会啊。
        谭泰望着眼前的军营,脸色有些凝重,营寨修建的非常坚固,设施也非常齐备,壕沟拒马一样不缺。墙头的士兵密密麻麻,都是头顶钢盔,手持弩箭,一看就不好惹。
        寨墙上东江镇靠旗和沈字将旗一路排开,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一样。
        东江镇?沈世奎?那个跳梁小丑什么时候跑到这里来了?东江镇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谭泰还是很清楚的,连番打击下沈世奎只能在皮岛苟延残喘,最多在辽东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现在居然跑到大明京师来了,而且看样子手底下士兵的实力还不错。
        谭泰满脑袋问号,觉得这其中肯定有诈。
        副将希尔根在旁边说道:“都统,敌军情况不明,是不是派底下的人试探一下?”
        谭泰点点头,“让蒙古人和阿哈们去冲一下,就一个牛录吧。其他人压阵,随时等候命令。”
        很快就有几百名蒙古和阿哈骑兵从大军中跑了出来,准备出击。
        这种事情满洲旗丁是不会干的,旗丁都是宝贵的资源,只会在关键的时候投入战场。对此蒙古人和阿哈们都习以为常,不敢有任何怨言,谁让旗丁们都是主子老爷呢。
        这些出击的骑兵并没有直接冲击寨门,而是围绕着营寨转圈,大呼小叫的同时不时向营寨内放箭。他们一边寻找营寨的薄弱点,一边制造恐慌,这是用老了的套路,但是非常实用。
        对付这种木头城寨,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这些马背上的汉子们会在薄弱的地方用绳索套住用马拉倒,打开缺口后再一拥而上,简单实用高效,很多明军的营寨就是这样被攻陷的。
        可惜这些恐吓的手段对其他明军也许有用,对济州岛士兵就没什么效果了。还没等这些骑兵进入射箭的有效距离,墙头上的弓弩手就率先射击了。
        新式弓弩的射程和威力远远不是这些清军的马弓可以比拟的。虽然运动中的骑兵不好瞄准,但是在密集的射击下依然有一些倒霉的骑兵和战马被射中,倒在了地上。
        凶性大起的清军试图靠近些予以还击,但是除了造成更大的伤亡外,射出的箭寥寥无几,憋屈的很。
        看到这个情况,谭泰知道仅靠骑兵是不可能攻破营寨的,同时也知道了这股明军的弓弩非常犀利,士气也非常不错,只怕硬攻伤亡会不小。
        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谭泰让这些出击的骑兵都退了回来,仅仅只是一个试探,倒在弓弩下的清军就有近三十人,损失已经不小了,也可以看出明军的弓弩非常多。好在都是蒙古人和阿哈,谭泰也不怎么心疼。
        见此情景,谭泰渐渐有了放弃攻打的念头。既然是块硬骨头,还如此的不好啃,还不如去吃香河那块肥肉。只要留下一队人马监视,量这股明军也不敢出来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