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143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在济州岛经商绝对不能偷税、漏税,否则真的会后悔终生的,税务司是不能惹的头一号;
        不能歧视、侮辱女性,特别是女官,否则妇联会让你在济州岛呆不下去;
        济州岛有法庭,专门处理各种纠纷,而且非常公正和公平;
        兴汉军军民一体,军人地位非常高,参军的家庭受到保护和优待,绝对不能像大明那样随意羞辱;
        兴汉军工匠同样地位非常高,那些技术大师的地位比司长、部长还要牛,可以随时见到鲁若麟,是受到特殊保护和优待的;
        不能向兴汉军的官员们行贿,一旦发现,两者都有罪。有兴汉军官员索贿的,一旦举报证实,兴汉军是有奖励的;
        6到12岁的孩童无论男女都要去学堂上学,否则父母会受到惩罚;
        兴汉军治下禁止御人为奴,贩卖人口是重罪,直接处死;
        ……
        济州岛的各种不同让李富川他们大开眼界,正是这些不同让济州岛和谐、安定、强盛、富裕,这里生活的人都非常幸福,哪怕是一个平民百姓都过得衣食无忧。耕者有其食、织者有其衣已经不足以形容岛民的生活了,看看那些给普通人住的三层小楼,在大明没有点背景和实力,根本就住不起。
        与大明那些底层民众麻木、穷苦、愚昧、朝不保夕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民众自信、昂扬、富裕、聪明、朝气蓬勃。要知道这些人仅仅在三四年前还是大明里快要饿死的流民,如今却过上了儒家传说中大同之世都比不了的幸福生活,而创造这一切的就是那个骨子里蔑视大明读书人的鲁若麟。
        一边是大明读书人掌控一切,众正盈朝,却烽烟四起,外有鞑奴侵袭,内有乱民肆掠,民不聊生,战乱四起。一边是兴汉军收容难民,却发展的蒸蒸日上,国富军强,生活安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李定成这些读书人真的迷茫了,是他们这些儒家子弟太无能了,还是鲁若麟太优秀了,以至于一边地狱,一边天堂。

第107章  人才选拔的问题
        正是因为看到了济州岛的繁华与强盛,李富川等人拜访鲁若麟时心态是很复杂的。
        如果说以前鲁若麟屈身为朝鲜官员,再怎么折腾影响力也有限,毕竟朝鲜这个主体混的就很差劲,作为一个底下的势力,再强又能强到哪去?现在鲁若麟脱离了朝鲜自立为兴汉军,其实等于是跳出了牢笼,天地更加广阔了。
        和平时期权势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乱世,权势比不过枪杆子,有军权才是王道。大明如今是个什么情况那些世家大族心里都清楚,王朝末世的景象越来越严重,一个有钱有权有兵的一方势力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说了。只要鲁若麟愿意改旗易帜,投靠大明,立马就能够成为诸侯一般的巨头。
        李富川和王道成年老成精,不但在考虑家族的生意,还在为家族的长远做打算,如何保证家族血脉富贵能够得以延续,永远都是这些族长们思考的问题。李定成等人毕竟年轻,他们更多的是羡慕鲁若麟事业有成,可以一展胸中抱负,大有一幅好男儿当如是的崇拜感。
        李定成等人与鲁若麟年纪相仿,他们还在为举业埋头苦读,学习枯燥的八股文,什么时候能够中举还是未知数。而且即使能够从竞争激烈的江南中举,还有进士这个终极关卡挡在前面,想要做官不但需要时间、文采,也需要运气。否则就只能像很多举人一样,即使中举了,依然没有机会一展所学,只能蹉跎岁月。
        而鲁若麟已经是一方之主,方圆千里之地的无冕之王,治下子民众多,生活富足,麾下精兵数万,如使臂膀,大丈夫当如此。所以看向鲁若麟的时候,李定成等人是满满的羡慕与崇拜。
        虽然鲁若麟非常热情,但是想要重新找回以前那种轻松自然的感觉已经不可能了,毕竟鲁若麟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后,再怎么假装随意依然带着一些拘束,特别是在参观了济州城之后。反而是柳如是与之前相比态度没有什么改变,一来是大家并没有那么熟,二来她只是来游历的,鲁若麟的身份地位变化并不能影响到她。
        因为来客里面有柳如是这个女性,鲁若麟特意将李雪晴叫来陪客。相比大明女眷从不轻易见男性外客,鲁若麟对这些完全没有忌讳。济州岛女人都在外面工作,抛头露面根本就不是个事,见下家里的客人算的了什么。
        对于李定成、王学仁和张翰,李雪晴是认识的,故人相见也是格外高兴。
        对于这个青楼出身的鲁若麟妻子,大家原以为她会比较忌讳见到熟人,不曾想李雪晴完全没有一点尴尬。反而浑身透着自信与洒脱,与以前那个青楼头牌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柳如是则是非常的好奇,对于这个与自己出身相同的女人,她已经听了太多的故事,其中颇有些传奇色彩,不能全部当真。不过,她如今成为鲁若麟的妻子却是事实,而且并不是花瓶一样的角色,统管着兴汉军的秘书处,是鲁若麟名副其实的大管家,真正有实权的那种。这样的际遇就真的很不一般了,是个女人都会羡慕。
        以前很多人把鲁若麟拿女人当老师看成一个笑话,没想到他更进一步,直接拿这些女人当官用了。要知道在大明,有多少读书人穷尽一生都摸不到官的门槛,真的是情何以堪啊。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等着看鲁若麟的笑话,用一群女人来治理百姓,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结果就是现实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兴汉军不仅没有像他们预料的那般大乱,反而越来越好,越来越壮大了,令他们颜面上很是有些挂不住。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些玩物的青楼女子,到了鲁若麟的手里都变成了难得的人才。李雪晴、刘雅婷、张凤仪、梅君兰这些还只是比较出名的,还有更多的女官充斥在兴汉军的中级官员队伍,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些人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比那些女人差,他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鲁若麟会调教人才。没看到罗锐峰、宋怀仁等秀才在松江连中举都困难,到了鲁若麟这里被调教了一两年,如今也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了,他们越想越觉得只有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自认为千里马的角色,他们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现在就有个大大的伯乐出现在自己等人面前,就看愿不愿意抓住机会了。
        江南世家大族的底蕴是非常深厚的,在教育上也舍得投入,家族子弟的素质比起平民百姓是高很多的。当然他们的出路一直盯着大明朝堂,鲁若麟这个鸟屎大的地盘还不放在他们眼里,虽然济州岛确实看起来很有前途。
        但是大族之所以叫做大族,并不是只有主支一房,还包括大量的旁支外族,这些人数量庞大,是大族盘踞一方的基础势力。这些人里面少不了怀才不遇、际遇艰难的读书人,既然在大明混不出头,何不到兴汉军这里碰碰运气。既然那些女人都做的好,自家这些读书人更应该不在话下。而且这样不但为底层族人找了条出路,也把自家的势力渗透进了兴汉军,何乐而不为。
        不管是被逼也好、自愿也罢,如今兴汉军里很是有一些江南大族的旁支子弟。
        对此鲁若麟照单全收,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来了就能当官,如今的兴汉军已经过了初创的草莽阶段,一些规矩和制度已经成熟。除非是非常特殊的人才,再想一步登天已经很难了。
        如今兴汉军的外来知识分子,包括那些青楼来的女子,现在都会经过统一的培训,只有培训合格了才能进入兴汉军的管理队伍,从基层做起。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不同,结合个人意愿和部门需求,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去。
        当然,你要是有特殊才能,会在考核后推荐给鲁若麟,由鲁若麟做最后审核,再安排岗位。比如张凤仪就是走的这条通道,一步登天的。
        对于那些读书读傻了,只会之乎者也的人,鲁若麟当然不会给他们公务员的身份。不过济州岛发展太快,对读书人的需求太大,哪怕进不了兴汉军,只要愿意安心下来做事,做些文书、账房之类的营生,一样可以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