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210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没有了步兵拖累,骑兵的速度得到了充分发挥,行进速度猛然加快,仅仅是两日就即将到达复州城。
        前进的过程中,骑兵师的侦骑散布四周,确保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但是这样的侦查范围比起平时要小一些,只能确保骑兵师不会中了埋伏。
        他们还不知道鞑子已经侦查到了骑兵师突前的消息,已经提前出城做好了埋伏,准备在野外与他们大战一场。
        不是兴汉军的情报工作不到位,而是探知鞑子出动的沈老九他们送回的情报还在路上。而且为了躲避鞑子的大军,小树他们只能尽量走偏僻的小路,路途要远的多。

第152章  路遇逃民
        小树和自己的两个队友每人双马,换马不换人,一路不停的往金州方向疾行。
        鞑子主动出击这样的大事必须马上送到后方,万一他们是要偷袭某只部队,那就麻烦大了。
        虽然兴汉军对情报非常重视,行军的时候更是探骑放出周围上十里,但是万一鞑子有其他阴招呢?所以还是小心为好。
        为了避开鞑子的大军,小树他们选择的是偏僻的小路。这些小路很多都是通往一些鞑子的农庄,这些农庄现在都空无一人,能够带走的东西都被带走了。
        奔波了一天的小树他们找了个庄子休息,也许人可以坚持,但是连续疾行之下马匹也要休息,何况晚上视线不佳,纵马飞奔是很危险的。
        小树他们找了个最里面的房子,这样即使有些动静,也不会惊动从外面路过的人。虽然这个时候有人路过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小心无大错,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
        小树他们找了个大堂生火做饭,顺便给马匹喂些豆料和盐水,让它们更快的恢复体力。按照兴汉军的条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牲畜饮水也尽量用凉开水加盐,这样可以减少牲畜患病的几率。
        小树他们的晚餐是煮行军干粮,里面加了一些肉干,味道不是太好,但是营养很丰富。兴汉军的行军干粮体积小、营养高,而且携带方便,食用也很简单,煮、烤、直接吃都行,非常受军队的欢迎。
        后勤一直都是军队的头等大事,任你再怎么所向无敌,没有吃的都会崩溃。以前军队的粮草都是麦、面、豆之类的,体积大、携带困难,制作也很麻烦,至于口味那就更加不用说了。营养之类的那更加不是军队关注的方向,能不饿死就不错了。
        向兴汉军这样重视行军干粮研发和制作的绝无仅有,一切只因为有一个后世过来的鲁若麟。后世军队的军粮有多科学就不用说了,鲁若麟想复制都没有这个能力,只能拿最低的简配版来用。即使是这样的军粮体系,依然碾压这个时代的任何军队。
        小树他们直接把头盔洗干净就当锅来用,至于是否卫生在这个时候也没人会在意。何况兴汉军的头盔在设计之初就有考虑到特殊情况下可以当锅使用的功能,所以小树他们的做法并不新奇。
        除了做饭和喂马,小树他们还有一个人负责警戒,这里是敌占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敌人,想要保住性命就必须要谨慎。哪怕辛苦点也不能大意,这是教官和老兵们多年经验换来的教训,新兵们在实战演练中就吃过不少这样的苦头。
        轮换吃完饭,一人警戒放哨,其余两人休息。
        现在是小树放哨,他找了一颗大树,爬到一个大树丫上边休息边放哨。这棵大树的位置非常好,可以观察到周围的情况而不担心被别人发现。
        小树的大名是孔明树,地道的山东人,是最早来白翎岛的那批流民。小树一家活着到白翎岛的只有他和哥哥,上岛后哥哥被安排到了盐厂做工,他当时年纪小,直接进了学堂读书。
        去年他从学堂毕业,直接报名参加了军队,被分配到了第二师,是年孔明树十六岁。
        因为是学堂出身,小树的起点比其他人要高一点,直接被委任为班长。如果表现的好,小树的升迁比其他人会快的多,这就是学历的重要性。
        沈老九对小树也非常看重,这年头读过书的人在别人眼里是不一样的。军队里的扫盲班其他人都在学拼音的时候,小树直接就被委任为教员,地位无形中就会高人一等。
        兴汉军中重学识的风气是非常浓厚的,光有肌肉没有头脑是混不出头的。大家都不傻,这几年升迁最快的就是那些读书好的,小树只要不出意外,肯定前途无量。
        像小树这样从学堂出来的人之所以受到重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鲁若麟是非常忠诚的。他们能够读书过上新生活都是得亏了鲁若麟,没有鲁若麟把他们救出来他们很可能早就死了。
        这个年代恩义与忠诚还是很有市场的,忘恩负义的人在哪里都会被人歧视,不是走投无路或者生性薄凉,没有人会轻易背叛自己的恩人,何况是救命之恩。
        几年的学堂生涯,不仅教会了孔明树学识,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他对鲁若麟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何况兴汉军如今是蒸蒸日上,势力是一天强过一天,连明朝畏之如虎的鞑子都是说打就打,而且打的是酣畅淋漓,如何不让人热血沸腾。
        兴汉军的年轻一代都视鲁若麟为明主,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他们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从龙之臣,青史留名的。所以暗地里有许多的年轻人成立了各种小团体,宗旨就是拥护鲁若麟和兴汉军,非常活跃。
        孔明树就是其中一个团体的一员,而且是中坚份子。他们都是流民出身,又受到过学堂教育,对鲁若麟和兴汉军的忠诚度非常高,是鲁若麟坚定的簇拥。
        孔明树认真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时不时还会掐自己一下,避免自己睡着了。突然,他发现远处闪过几个身影,在昏暗的月色下并不显眼,但肯定是有人在哪里。
        这个情况让他精神为之一震,瞌睡立马就吓没有了。他连忙轻手轻脚的爬下来,跑回屋里,轻声叫醒了自己的同伴:“有人过来了。”
        小树的同伴也很警觉,立马就清醒了,拿起武器低声问道:“什么人?有多少?”
        “不清楚,但是正在往这边来。没有骑马,很警觉。”小树低声回答道。
        “我和老黄过去查探究竟,小伍收拾好东西和马匹,等我们的信号,要是情况不对就过来接应我们撤退。”小树冷静的吩咐道。
        “好。”老黄和小伍没有反对,这次任务的核心就是小树,他们都要听他的安排。
        “小伍你记住,要是我们逃不出来,你立刻带着马撤退,不许救援,把情报送回师部,这是命令。”小树严肃的命令道。
        “明白,任务为重。”小伍心情沉重的回答道。“要不我们直接就走吧?”心有不甘的小伍说道。
        “情况不明,也不知道敌人有没有埋伏,不能轻举妄动。”老黄是老兵,经验是三人中最丰富的,对小树的安排他是认可的。
        “好了,马上行动。老黄,我们走。”说完小树和老黄那些弓弩和长刀就出去了,黑夜里还是这些最好使。小伍则飞快的收拾东西,将六匹马都集中起来连好,随时等待接应或者逃跑。
        小树和老黄佝偻着腰轻轻向庄外摸去,那边就是小树发现人影的地方。
        很快他们就听到一栋房子里传来翻动物品的声音,而且声音还有点大,完全没有遮掩的意思。
        小树和老黄相互看了一眼,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这些人肯定不是冲他们来的,否则不会如此不小心。小树和老黄偷偷靠近了过去,准备一探究竟。
        “阿牛哥,找到了吗?”一个稍显稚嫩的声音问道。
        “没有,我们到其他地方看看。”另一个青年人的声音回答道。
        小树和老黄有点诧异,这两个人说的是汉话,很有可能是汉人。不过这附近的汉人奴隶早就被鞑子带走了,为何还有半夜三更出现在这废弃的农庄的汉人?
        躲在暗处的小树和老黄看到两个人从屋里走出来,动作虽然带有这些警惕,但是明显不是军人,很是业余,身形也非常消瘦,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烂不堪,非常像是鞑子那里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