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233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文人就是这样,给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真要面对刀子,绝大部分都会变成软蛋。
        寒风之中这些书生等了足足半个时辰,人都快被吹僵了鲁若麟才出现,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鲁若麟来到操场,来回踱着步子,看着他们就是不说话,气氛非常凝重压抑,让那些书生们大气都不敢出。
        半响后鲁若麟在现场布置的靠椅上坐了下来,幽幽的说道:“昨天的事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有些人鼓噪让几个部门主官离职,被警察局抓走了。我听说有不少人在为他们鸣不平啊,准备去都督府集体劝谏,是不是有这回事啊?”
        等了半响也无人回答,正在鲁若麟准备开口的时候,人群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王兄、郑兄不过是据实而言,何罪之有?”
        “不错,还算是有个有胆的,站出来搭话。”鲁若麟没有生气,反而有了些兴趣。
        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书生走了出来,一脸无所畏惧的模样,引来了周围众人钦佩的目光。
        “沈正明见过大都督。”这个书生这个时候也没有忘记施礼,显然是个心智修养都非常不错的年轻人。
        “刚才你说那些书生们是据实而言,那他们据的都是什么?”鲁若麟饶有兴趣的问道。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大人用女子为官本就违背伦理,王兄和郑兄劝那些女官去职本就是为了她们好。趁早急流勇退,即免得大人为世人所诟病,也成全了大人的美名,实乃为大人和女官的清誉着想。”沈正明一脸正气,摆出一副都是为了鲁若麟着想的样子,让鲁若麟顿时失去了谈下去的兴致。
        对于这样打着为你着想,干涉其他人的极端自我主义者,这个世界只有他们是对的,其他人都应该服从并感恩戴德,实在让人作呕。偏偏大明盛产这样的嘴炮,而且他们一般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一点羞愧的感觉都没有。
        见到鲁若麟没有搭话,沈正明还以为鲁若麟被他说服了,更加起劲了,:“昔日武氏篡唐,任命女子为官,祸乱神州,最后也不过是十余载而亡,天下重归李唐。武氏更是遗臭万年,可见母鸡司晨是何等的不得民心。前车之鉴还望大人明察啊。”
        “那些女官兢兢业业,治政安民,没有任何过失,内外皆有美名,为何不能继续为官?”鲁若麟耐着性子问道。
        “昔日大人基业初创,更兼身处海外,名声不显,无可用之人,不得已用这些身份低贱之人为吏,也是迫不得已。如今大人声威日隆,更兼北驱鞑奴,让士林之人刮目相看,认定大人必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才有我等前来共襄盛举。既然局面已经打开,自然要拨乱反正,重归正途。”沈正明也不傻,还知道给鲁若麟找台阶下,顺便拍了下马屁。
        “那你就笃定你们可以胜任她们的工作吗?”鲁若麟继续追问道。
        不是鲁若麟脾气好,而是这些人他真不想全部放弃。不说这里面涉及到与江南那边的利益纠葛,单单是人才的短缺也迫使他还要继续争取一下。不过万一这些人不能跟自己一条心,那也只能壮士断腕了。
        “我等都是饱读诗书之辈,治理区区济州岛自然不再话下。”沈正明傲然的说道。
        “把他们的成绩单拿过来。”鲁若麟也没有废话,直接向刘雅婷伸手。
        刘雅婷立马将早就准备好的成绩单递了上来。
        鲁若麟象征性的翻了一下,装作诧异的问道:“但是你们的成绩可都不过关啊。”
        成绩单上这些书生的成绩非常扎眼,算术、实务、思想、健体等都非常差,唯独诗词文章比较出色点,整体成绩比那些青楼女子都差远了。鲁若麟之前看到的时候脸色比煤炭都黑,心情更是郁闷之极。
        沈正明难得的脸红了一下,辩解道:“我等只读圣贤之书,足以治国平天下。那些旁门左道于治国无益,学来何用。”
        “荒谬!大明满朝官员哪个不是诗书倒背如流,结果呢?流民遍地,烽烟四起。京畿之地任由鞑奴肆掠,无数汉民沦为鞑子的奴隶。这就是你说的读圣贤之书就可以治国平天下?”鲁若麟实在听不下去了,站起身来厉声喝问道。
        “那是因为皇上不听忠言,武夫消极怠战,与我文人何干?”这是彻底的不要脸了啊,也对,大明的文官们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德行吗。

第168章  鲁若麟的人才观
        “无耻之尤!”
        “当今大明皇上做事勤勉、生活节俭,为了国事兢兢业业,还按照你们的要求裁撤了宦官,这样的皇帝不正是你们想要的吗?武将们升迁调动尽操于文人之手,粮草军饷更是全由文官说了算,完全就是文官们的一条狗。怎么,自己没养好,就怪他们打不过外面的狼了?”
        “国事败坏至此,搞了半天全是皇帝和武夫的错,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没有半分错失了?如此厚颜无耻之言也有脸说的出口?”
        鲁若麟实在是受不了了,破口大骂。
        “我辈读书人读圣贤书,辅佐君王,教化天下,执政牧民。君贤则国安,君庸则国乱,古往今来,治乱轮回概莫如是。若是君王垂拱而治,由仁义忠贞之士治理国家,何来烽烟四起、外敌入寇?”沈正明一副还不是因为君王没有完全放权才使得国家衰败的模样,让鲁若麟看着就想打他。
        其实这样的论调在文人中非常有市场。
        明朝的历史就是文官与皇帝争夺权力的长篇话剧。
        前期是皇权占据绝对的主动,后期则是皇权衰弱,文官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渐渐有了架空皇权的迹象。
        不得已之下,皇帝只好放出了太监与文官们打擂台。一阵疯狂撕咬之后文官势力受到抑制,皇权和文官之间暂时形成平衡。所以任何一个气焰嚣张的太监身后都站着一个想要打击文官的皇帝,是他们冲锋陷阵的马仔。王振是这样,刘瑾是这样,汪直是这样,魏忠贤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这些太监,大明的皇帝早就被架空成一个傀儡了。所以整个明朝除了极个别皇帝,其他的皇帝在文官们的眼里都是昏君,谁让他们不听文官们的话呢?
        文官势力不断壮大,逐渐掌控朝堂后,拦在他们面前的只有皇权了。至于说武将势力,不好意思,早就被文官们调教成一条听话的狗了。
        虚君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有了市场。文人觉得只要自己彻底的说了算,那绝对就会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仁义忠贞之士?能够帮助朝廷多收钱粮吗?可以帮助朝廷安抚流民不让他们饿死吗?可以帮助朝廷训练军队打败鞑子吗?可以惩治权贵大户为平民百姓申冤吗?如果不能,那就狗屁的用也没有!”鲁若麟满脸不屑,一群伪君子罢了,还真把自己当救世主了,啊呸!
        “我不怕明白的告诉你们,只要你能为兴汉军办实事,比如说本来你负责的区域去年税收是一千两,今年你在没有扰民的情况下多收了一千两,那你就是人才,我就会重用你。”
        “哪怕你今天跟隔壁的寡妇好上了,明天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小老婆,只要是两厢情愿,不违法、不违纪,没贪污、没受贿,花自己的钱,不影响本职工作,我干嘛要管你?”鲁若麟的一番话让操场上的书生们目瞪口呆。
        不过接下来的话更令他们三观尽碎。
        “再说了极端的例子,要是哪个女官没结婚生了孩子,这事该怎么办?凉拌!只要她没有影响工作,政绩突出,我一样会重用她。至于她是否破坏了别人的家庭,那是她私人的事情。如果因此影响到了工作我会提醒她,但这绝对不是我因为她未婚生子而对她有意见。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两者绝对不要混为一谈。”鲁若麟的话绝对是石破天惊,让在场的众人难以接受。
        “如此道德败坏之人有何面目立于庙堂?应该进猪笼沉江才能以正视听!如此荒谬之言还请大都督收回,否则兴汉军危矣。”沈正明痛心疾首,鲁若麟的话简直惊世骇俗,完全与儒家的礼教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