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335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人群中马上有人从怀里掏出藏得严严实实的小棍子,手一抖,一面红色的三角小旗迎风飘扬起来。
        “我有!”“我有!”“我也有!”
        这些红色三角旗都是当初火凤营潜入俘虏营时,交给那些有心反抗、愿意配合金州军行事的百姓的。火凤营在挑选的时候,刻意找的都是在俘虏营中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人,最起码身边都有一些人拥护。
        这样的旗帜,火凤营一共发出去了近两百面,现在陆续举起旗帜的人不过一百多人,可见这场行军之中百姓们的损失有多大。
        当初火凤营交给他们旗帜的时候,并没有说明旗帜的作用,只是叮嘱他们妥善保管,不要让别人发现。这些人也一直将旗帜藏得非常好,不是特别亲近的人根本不知道旗帜的存在。
        而且旗帜很小,非常容易隐藏。路上就有立场不坚定的旗帜所有者向清军告了密,清军也曾在俘虏里搜查过旗帜,但是真正被发现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保留了下来。
        镇抚官立刻来到最近的旗帜旁边,对手持旗帜的人说道:“现在,由我管理你们。我任命你为我的副大队长,你带着你的人听从我的安排,将周围的百姓管起来,不要让他们四处乱跑,一切行动听从我的命令,否则格杀勿论!”
        每个镇抚官都带了十个全副武装的民夫,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至少两千百姓,让他们能够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这些拿红色三角旗的人就是他们最好的帮手,至少这些人比其他人要可靠一些,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是,军爷。”手拿红旗的人一脸的潮红,那种被组织信任的感觉让他非常激动。
        “将你的人点出来,马上开始工作。”镇抚官也是雷厉风行,一点时间都不敢耽搁。
        “是。四郎、七郎、王槐……”这个新任命的副队长马上将自己的手下点了出来。刚才被驱赶的时候他们就紧紧的抱团一起跑,绝大多数人都幸存下来了。
        这些被点到的人马上被镇抚官命令站起来,每个人额头上缠上一根黑色的布条,分给他们一根尖木棍,由民夫们带领,很快就成了一名管理人员。
        副队长的待遇则要好一些,发了一顶头盔,一把腰刀,与身边人的区别一下就起来了。
        这个副队长的能量不小,身边聚拢了有近五十人,除了他自己的族人,还有一些收留的可靠人员。这些人在民夫的带领下,很快就在百姓堆里划出了一块区域,这里面的百姓就是他们需要控制住的任务目标。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加上镇抚官和民夫的领导,区域内的百姓很快就被细分,分别由民夫和这些新投靠过来的义兵们来管理,让每个百姓都有了一个明确的领导,百姓们的恐慌情绪明显就消散了很多。
        百姓们现在最怕的就是没有人管他们,现在有朝廷的军爷出面主持大局,又给每个人安排了领头的,大家就再也不是无头的苍蝇,至少知道跟着谁跑了。
        这种裂变式的分级管理很快就将每一个百姓责任到了相应的领导者身上,秩序得到了初步的建立。但是这种秩序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需要继续的巩固和加强,所以金州军现在需要的不是撤退,而是驻扎、固守。
        在草原是驻扎,而且是在冬雪天气下,没有燃料是会冻死人的。特别是这些百姓都没有帐篷,火堆是他们熬过寒夜的唯一希望。
        好在战场的旁边就有一个树林,清军当时选择在这里驻扎也是因为可以从树林里采集木材做燃料。清军又不是铁人,他们也需要烤火来取暖的。何况他们再怎么冷血无情,也要考虑到汉人俘虏的需要,这些都是他们的财产,不是用来带到草原上冻死的。
        所以金州军的选择也很简单,全军移动,背靠树林驻扎。
        趁着整顿百姓的功夫,金州军的后勤官兵们正在疯狂的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收敛遗体,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
        “快!快!赶紧把他抬到后面去!”
        “这个还有气,快来人,送到医护营那里去!”
        “已经死了,赶紧抬走。”
        “一颗鞑子的脑袋也不要留下!把武器铠甲全都拿走!”
        …………
        军阵里的士兵纹丝不动,看着后勤官兵们在自己身边忙活,时刻准备着为他们提供保护。
        金州军里分工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不会冒然插手别人的事情造成混乱。
        跟在后勤官兵身后的是一群群的民夫,赶着空空的雪橇等待后勤官兵们的吩咐。他们这段时间已经适应了金州军的做事风格和节奏,已经可以很好的理解官兵们的意图,是后勤官兵们非常好的助手。
        战场打扫也是有先后顺序的,特别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
        受伤的官兵是优先寻找的,一旦找到就会立即送到后方医护营;
        战死的官兵则其次,需要马上收敛;
        再其次就是鞑子遗留在战场上的战马尸体或者受伤的马匹,死马和受伤不能移动的马匹会被迅速的分尸装运带走,这些都是宝贵的食物,不能有一点浪费;
        接下来就是战场上遗留的双方兵器、铠甲、箭矢,必须尽量的回收利用;
        最后才轮到鞑子的首级,这些平时非常宝贵的战利品,这个时候只能留在最后收集。打不赢这场战争,再多的鞑子首级也没有丝毫的用处。
        好在后勤营的官兵干这种事情已经非常顺手了,又有一帮熟悉的民夫配合,战场的清理速度非常快,也非常干净。
        清军自然不会漠视金州军打扫战场,小股的清军不断的发起冲锋,并向这些官兵们放箭。但是清军非常明智的将双方的距离保持在金州军的火枪和弓弩射程之外,恐吓的味道更多一些。
        此时清军也没有闲着,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将战场打扫得干干净净,手法同样熟练得很。可惜金州军作为防守的一方,基本没有士兵战死在清军的控制范围内,清军最多只能收集到一些金州军射出的弩箭,聊胜于无。
        在初步控制住了百姓之后,战场上也没有什么遗漏的,金州军的整个军阵开始缓缓的向树林方向移动,速度比平时慢了很多,毕竟在移动中保持百姓们的稳定更加重要,宁可速度慢一点。
        清军察觉到了金州军的意图,远远的跟着,冷眼旁观,异常沉得住气,愣是没有发起进攻。
        狼群狩猎的时候,如果没有压倒性的实力,从来不会在猎物还有反抗能力的时候发动进攻,只有等猎物筋疲力尽的时候才会下手。在这之前,保持足够的耐性,持续给猎物恐惧和压力才是最好的办法。
        清军明显深谙此道,像饿狼一样死死的跟着金州军,等待最好的时机,或者有更多的清军加入进来。

第237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清军的监视下,金州军缓缓的靠近了树林。
        背靠树林,金州军迅速建立起了一道半月型的防线,防守的压力大大缓解。
        至于树林的那一边,只需要少量的兵力防守就可以了。树林里不适合骑兵驰骋,清军并不占优,不会从树林发动大规模攻击,只要防备好少量清军偷袭就可以了。
        空下来的雪橇被金州军拉到外围组成了一道围墙,可以暂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雪橇后面是严阵以待的弓弩手和火枪兵,打击任何敢于前来的清军。
        暂时安全的营地里,一个个大锅开始架了起来,金州军开始给百姓们熬粥。后面的事情还很多,这些百姓需要填充一下饥肠辘辘的肚皮,否则根本坚持不住,更不用说体力活了。
        再说,现在吃饭是最好的安定人心手段,吃了饭的百姓绝对会更加听话。
        直接将干净的积雪融化,加一个骨头棒子,再倒入大米、食盐,熬煮得稀烂,一锅喷香的肉粥就煮好了。
        依然是按照金州军的老规矩,先让老弱妇孺吃,其次才轮到那些青壮。
        对于这样的安排很多人是有怨言的,大家都是饿了很长时间,全都饥肠辘辘,在米粥香味的诱惑下没有暴动就已经是控制得力了,看到别人先吃,怎么忍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