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360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随即杨国柱苦笑道:“怎么找?宣府那地方你也知道,灾荒不断、兵祸连连,老百姓都快跑光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宣府紧邻草原,就没想过在草原上找条财路?”鲁若麟装作非常诧异的样子问道。
        杨国柱有些讪讪的说道:“宣府这边做草原生意的都是山西商人,寻常人根本插不上手啊。”
        “这山西来的商人还管到宣府来了,手伸得够远啊。难不成离了山西的商人宣府就不能和草原做买卖吗?”鲁若麟的话让杨国柱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也不是,就是没那么方便。”杨国柱显然有些避讳,不想过多交流这方面的话题。
        大明对与北方草原的交易非常谨慎,有限的几个互市管控非常严格,想要真正赚钱只能靠走私。
        而大明北方的走私渠道主要在山西商人手中,由范、黄、王、田等八大家族所掌握。
        这八大家族通过走私赚取了巨额的财富,将大明的北方边关渗透得像筛子一样。而且还在朝中扶持了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势力非常庞大。
        如果仅仅只是走私,鲁若麟还能忍一忍,只是这八大家族一直在充当满清的黑手套,不但帮满清运送物资,还洗白了那些清军抢去的钱财。可以说满清的崛起,这八个家族贡献巨大。
        也许他们从本质上只是为了赚钱,但是赚钱赚到连民族大义、国家安危都不要了,那就该杀了。
        原本鲁若麟还想扶持杨国柱他们经营草原贸易,但是现在看来杨国柱他们对那些山西商人是讳莫如深,根本就不敢插手边关贸易,可见这八大家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
        可惜鲁若麟的势力还影响不到山西,否则第一时间就会将这些毒瘤铲除掉。
        既然杨国柱他们有顾忌,鲁若麟也不好说破,装着糊涂说道:“金州军一直在做羊毛布生意,对羊毛的需求非常巨大。宣府那边靠近草原,羊毛产量丰富,只要你们能弄来羊毛,我这边是有多少就收多少。如果有牲口或者牛羊肉,我们这边也收,价格绝对优惠。”
        为了增加诱惑力,鲁若麟继续加码:“要是你们不要金银,我还可以提供粮食、布匹、铁器。总之,只要把路子打开了,养你们手下的那些士兵那是绰绰有余,你们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鲁若麟给的条件绝对优惠,这个买卖也绝对有赚头,只是这样就会得罪那些山西商人,这其中的利弊就需要杨国柱他们来权衡了。
        杨国柱和虎大威还在那里纠结,王公公却忍不住了:“早就听说了鲁总兵点石成金的本事,不知道能不能也为咱家指条门路?”
        太监对钱财一般都非常执着,没有了子孙根,似乎金银钱财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与保障,只要逮着机会,都不会放弃捞银子。
        “什么点石成金,那只是世人以讹传讹罢了。不过说到王公公这里,本官确实有点想法,只是此时不便细说,明日我们好好合计一下。”鲁若麟不怕王公公想发财,只要按照自己的规划走就行,说不定还可以跟着大赚一笔。
        王公公听了自然是心花怒放,连连说道:“好!好!明日我再来拜访鲁总兵。”
        应付完杨国柱和王公公,鲁若麟对卢象观和天雄军的将领们说道:“督师大人的事情你们就不要操心了,你们掺和进去只会越帮越忙,我这边自有安排。既然督师将你们交给我,那我必定一视同仁,不会区别对待。你们暂且休息两日,大后天开始整编,与金州军一起训练,有没有问题?”
        “遵命!”通过与黄济他们的长期接触,天雄军对金州军毫无抵触情绪,非常听话。
        “好!曹天养!王福来!”鲁若麟转头就开始下命令。
        “末将在。”二人赶紧出列。
        “明日你二人前往天雄军,核实官兵战功、将士死伤情况、装备列装情况,按照金州军标准下发奖励和抚恤,并配发物资。”既然天雄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正好给了鲁若麟收买军心的机会。不就是花钱嘛,鲁若麟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天雄军一班将领立马出列跪倒,双眼含泪的高声道:“谢大人!”
        军心尽归,完美。

第253章  一年上百万
        第二天卢象升就带着一队亲兵进京了,没有通知任何人,那急急忙忙的样子似乎不是去领罪的,反倒是像去领赏一样。
        这份对朝廷的忠诚鲁若麟是拍马也赶不上,让鲁若麟唏嘘不已。
        卢千奇也出发了,带着一批精干的手下,还有一队金州军士兵,名义上是给崇祯皇帝送缴获的。
        这次金州军的缴获不少,除了金银财物之外,还有就是一些鞑子的军旗、仪仗之类的,朝廷对这些比较看重,再就是一些鞑子的俘虏。
        三千俘虏太多,没有朝廷的命令不可能一下子都送过去,只能先送一批罪孽最深的过去给朝廷用用。万一崇祯想要祭祀太庙,鲁若麟送过去的这些东西正好用得上,这可都是上好的祭品。
        当然,卢千奇送除了送东西之外,还要尽快去京中炒作舆论,将民众的攻击目标转移到高起潜身上,顺便在京师设置情报据点,这个事情只能由他亲自去负责完成。
        卢象升的离开为鲁若麟接手天雄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金州军镇抚司和后勤司人员的入驻更是瞬间引爆了天雄军士兵的热情。
        首先就是伙食供应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按照金州军的平时伙食供应标准,一日三餐,有鱼、有肉、管饱,味道也比以前好得多,天雄军的士兵从胃上就先被金州军征服了。
        然后是标准的冬装每人发放了一套,这是让天雄军士兵眼馋了很久的东西,现在终于到手了,每个人都是喜笑颜开。
        天雄军士兵本就不多,经过长时间的征战,现在只有四千多人了,天津驻地的预备物资足够他们完成换装。武器装备则要等他们完成训练后才会更换。
        为了长远的打算,天雄军将会被送到辽南进行训练,增加他们对金州军的认同感。
        天雄军虽然经过卢象升的铁腕治理,各种陈规陋习比其他明军要少得多,但是弊病依然不少,整个指挥体系也是需要大动的。
        不过现在为了保持稳定,金州军并没有对各级将领进行调整,暂时仍由他们来指挥,只是增派了很多镇抚司人员慢慢开展工作。
        只有等到时机成熟了,基层士兵对金州军认可了,才会对能力不足的将领进行调整。
        天雄军原本就有自己的战功记录核实体系,这次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和完善,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士兵们要的就是这个。
        金州军的奖励标准也适时公布了,瞬间就引燃了整个天雄军。
        赏银子、奖田地,还有提升军饷等级,一整套组合拳下来,天雄军的士兵发现自己似乎发达了。
        按照金州军的标准,个人斩首鞑子一级的,赏银十两、田五亩,军饷提升一档。首级为集体获得的,赏赐平均分配。
        金州军中普通士兵军饷不算各种奖励也有一两银子每个月,提升一档就可以达到一两二钱,提升幅度很高了。
        至于这些军功田当然是在辽南,有十年的免税期。军功田不比民田,没有数量限制。普通人家一户最多只能拥有200亩田地,军功田只要你杀的够多,理论上是无限的。
        不过,即便是再勇猛的人,能够亲手杀死的鞑子也不会太多,客观上一个军人不会拥有太多的军功田。
        对于战死的士兵,除了抚恤的银子,按照等级,抚恤田从二十亩到一百亩不等。这些被称为烈士田的土地免税期为二十年,可以由直系亲人继承。
        天雄军的士兵都是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人,这次鞑子入侵他们的家乡也是受创不轻。如果给这些士兵们分了田,肯定会有很多士兵的家属愿意到辽南去耕种。即稳定了军心,又增加了移民,可谓一举多得。
        而且镇抚司的官兵还不断的宣扬去辽南的各种好处。除了军功田,每个移民过去的家庭还会分到二十亩田地耕种。不过这些田地不属于个人所有,需要他们以后用劳动所得赎买。价格不高,也没有利息,只要肯吃苦,一般四五年就可以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