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449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普通的士兵和底层军官则不一样,他们对加入金州军抱有非常大的热情,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东江军的士兵当兵为的是什么?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都不是的,他们就是想要活下去。有饭吃、有钱拿,可以保护、养活家人。如果能够杀鞑子给亲人报仇当然更好,就这么简单。
        东江军的士兵几乎都是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他们被鞑子逼得活不下去了,所以跑到皮岛求生。
        皮岛的条件有限,很难养活这么多的汉人。以前有朝廷的补给,日子还能够勉强维持下去。等到朝廷也力有不逮之后,东江军的日子就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要是没有金州军的资助,东江军即使没有鞑子的攻击也会坚持不下去,所以普通士兵对于投靠一个钱粮充足的新老大不但没有意见,反而非常期待。
        更何况这些年随着与金州军的交流增多,金州军士兵的待遇情况东江军这边是非常清楚的。那条件东江军的士兵听了都直流口水,要不是有军法约束,金州军也比较克制,否则早就跑到金州军那边去了。
        好在这些士兵虽然去不了金州军,但是家人们大多迁过去了,而且普遍过上了非常幸福的日子,也算是沾了不少的光。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羁绊,金州军和东江军的关系非常微妙,可以说东江军离了金州军就会立马分崩离析。
        所以当得知自己要划到金州军麾下,东江军的士兵们是非常兴奋的。
        谁不想有好的武器装备,顿顿吃饱吃好,每月足额领到军饷,还有分到田地。这些东西只要沈世魁点头,正式加入金州军,接受鲁若麟的统领,就都可以实现,没有比这更美好的前景了。
        群情激动之下,沈世魁等一帮东江军大佬们即使有心拒绝也绝对不敢说出来。而且与金州军切割的事情他们也不敢,所以沈世魁借口商议军情来到了旅顺城。
        这也是清军夺走旅顺之后沈世魁第一次来到旅顺,看着与印象中的旅顺截然不同的样子,沈世魁甚至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
        金州军占下旅顺才多少时间,就已经将旅顺来了一个改头换面,连沈世魁这样的东江老人都认不出来了。
        虽然早就听说金州军的营建能力非常强悍,但是只有亲眼看到之后,沈世魁才明白这已经无法用强悍来形容了,完全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啊。
        对于沈世魁鲁若麟是给足了面子,亲自到码头迎接。
        “东江伯别来无恙啊。”鲁若麟满脸笑容的对沈世魁行了一礼。
        “劳烦平辽伯挂念,老夫尚好。”沈世魁也还了一礼。
        其实论官职鲁若麟是都督,沈世魁是副都督,鲁若麟要高半级。只是沈世魁自觉还没有谈好条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低头,所以就以爵位相称。大家都是伯爵,没有谁大谁小一说。
        对于沈世魁那点小心思鲁若麟清楚的很,也没有在意。
        从东江军接受金州军的援助开始,东江军就已经是鲁若麟碗里的肉了,无非是什么时候吃,怎么吃的问题,所以鲁若麟一点都不担心东江军会飞走了。
        “一路辛苦了,我已在城内略备薄酒为老哥你接风洗尘,请。”大家都是熟人,也就没有多客套,直接回城,收编的事情有的是时间慢慢谈。
        一路上沈世魁一边看着旅顺一派兴旺发达的场景,一边对鲁若麟说着恭维的话,从金州军入京作战到旅顺城的建设,反正没少夸。至于辽南都督府和军情的事情,提都没有提。
        鲁若麟也乐得与他一路上打哈哈,聊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等到进城上了酒桌,几杯酒下肚,双方又找回了以前的那种亲密,沈世魁才拿出一点干货来。
        “鲁老弟,朝鲜那边派人给我带话了。”沈世魁还真有军情禀报,不完全是借故来旅顺与鲁若麟讨价还价的。
        “哦,什么情况?”鲁若麟丝毫没有惊讶,因为情报司昨天才递交了朝鲜的最新情报,只是他没有想到朝鲜也暗地里与沈世魁通了气。
        想想也是,沈世魁在皮岛深耕多年,与朝鲜的关系非常深,不是鞑子说斩断就斩断的。朝鲜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事先通报一下沈世魁也很正常。
        至于朝鲜这么急急忙忙的向金州军和东江军传递情报,是因为鞑子要朝鲜出兵五万协助清军攻打辽南,并索要了大批的钱粮。
        面对清军的强势逼迫,朝鲜不敢不答应,但是心里的憋屈就别提有多大了。要不是干不过满清,朝鲜早就想反出满清重回大明的怀抱了。
        虽然不敢拒绝清军的要求,但是朝鲜暗地里也留了一手,将自己知道的情报悉数告知了金州军和东江军,企图做个墙头草两边卖好。

第312章  以大压小
        要说朝鲜现在与金州军的关系真的非常诡异。
        在明面上朝鲜因为是满清的附属国而与金州军是敌对的关系,甚至还兵戎相见。但是私底下朝鲜与金州军的贸易往来非常的频繁,特别是南方一带,与济州岛做生意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只要不是当着鞑子的面谈论这种事情,或者被鞑子抓到正着,鞑子也没有那个精力去追查。毕竟鞑子的军力有限,不可能管到朝鲜的方方面面。只要朝鲜听话,按时上贡钱粮,鞑子就不会过多的理会朝鲜的具体事务。
        这就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朝鲜在与金州军打仗的同时,生意做得热火朝天,时不时的还会向金州军这边通报一些满清的情报。
        作为东亚怪物房里的小受,朝鲜是看不上满清的,他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大明爸爸。只是他离满清太近,满清又太彪悍,在被满清强暴后不得不做了满清的臣妾。
        朝鲜最恨的就是当初女真人不过是他们可以肆意征讨的野蛮人,现在却骑在头上拉屎拉尿,实在是将祖宗的脸都丢尽了。
        其实这种心态在大明也同样存在,这也是大明的那些官员无法接受满清崛起,已经有实力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原因。
        对于满清征用朝鲜军队鲁若麟早有心理准备,毕竟满人的命多宝贵啊,那些粗活累活送死的事情肯定不能让满人干,必须得让仆从军上。放眼满清周边,没有比朝鲜更合适的选择了。
        鲁若麟笑着对沈世魁说道:“五万朝鲜兵,皇太极这是准备把朝鲜的军队抽调一空吗?”
        朝鲜地域狭小,人口不多,五万人马已经非常多了。
        沈世魁嘿嘿一笑,“朝鲜又不傻,明知是来送死的,怎么可能将自己的精锐派过来。我看八成都是些临时征召的杂鱼,死了也不用心疼。”
        对朝鲜非常了解的鲁若麟对沈世魁的判断表示认同,朝鲜只要能把满清应付过去就行,想要他们真的尽心是不可能的。
        “不过从满清征兵的规模看,这次只怕会是倾巢而出了。”鲁若麟端起酒杯把玩着,一点害怕的感觉都没有。
        沈世魁好奇的问道:“你就这么有把握一定可以挡得住皇太极?要知道这次鞑子可是有备而来,绝对不好对付的。”
        鲁若麟笑了笑,“我对南关有信心,更对我们金州军有信心。要是连守都守不住,干脆就回济州岛当个富家翁算了。”
        沈世魁难得的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有信心当然好,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不要我把儿郎们带过来帮忙?”
        “哦,这次的战斗搞不好死伤会不小,你可舍得?”鲁若麟有些玩味的问道。
        沈世魁坚定的说道:“舍不得又怎么样,吃的就是这碗饭,哪有避战的道理。再说了,拿了你这么多的好处,要是在这个关头都不帮忙,我老沈也没办法在辽东混了。”
        “好,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鲁若麟非常高兴,起码证明以前的付出没有白费。“说实话,南关太长,兵力上确实稍有不足,如果你能带东江军过来帮忙是最好不过了,那样我也不用送那些新兵蛋子们上城墙了。”
        “到时候你只要说一声,我们东江军绝对不会含糊。”沈世魁骨子里还是有股江湖义气,恩将仇报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