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454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现在金州军连这样的累赘都接收,让士兵们对金州军的好感更加爆棚,立马就有了归属感。
        跟着这样体贴的首领卖命才是真的值得。

第315章  卢象升的济州行(一)
        东江军这边收编的事情正在徐徐展开,卢象升已经来到了济州岛。
        有了旅顺和白翎岛的经历,卢象升原以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承受能力,但是济州岛带给他的震撼仍然超出了他的预计。
        济州岛经过这几年的告诉发展,已经越来越有大都市的模样了。不光城墙里面建设得没有一丝空隙,就连城墙外也是大片的住宅、工厂、仓库,城市已经没有明确的边界了。
        济州城与大明的那些大城相比规模上也许并没有太过突出,但是形式上却大大的不同。
        这是一个拥有现代工业雏形的新兴城市,已经基本脱离了农业城市的范畴。
        商品制造、中转贸易、物流仓库服务等支柱型产业使得它异常的繁华,大街上往来如织的人流就是它兴旺的最好佐证。
        得知卢象升到来,新任济州府知府周智孝特意到码头迎接,但是被卢象升劝了回去。
        周智孝在商业司干的一直不错,正好金州军的开发中心转移到辽南,从济州岛抽调了大批的人手,所以周智孝被提拔为济州府的知府,处理济州岛的具体事宜。
        卢象升只想安安静静的在济州岛游历一番,并不想过多的与济州岛官府打交道,所以拒绝了周智孝的一些应酬安排。
        对于大名鼎鼎的卢象升,周智孝是满心佩服的。任何一个能够做到朝廷尚书的官员,都值得周智孝这样的读书人仰慕,何况卢象升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所以虽然卢象升此刻不过一介庶人,周智孝依然毕恭毕敬的,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周智孝不但满足了卢象升的要求,还特意派了一个当地官员陪同,方便卢象升在一些敏感的地方视察。
        按照鲁若麟暗中的吩咐,济州岛除了一些涉及到敏感技术的地方,其他地方一律对卢象升开发,可以说绿灯大开。
        卢象升并没有住进济州岛官府的驿站,而是随意找了一个客栈落脚,准备好好的对济州岛考察一番。
        这家名叫客悦居的客栈规模不大,三层高,有十几间客房。一楼还是个饭堂,主要为住宿的旅客提供饭食,兼做一些外面的生意。后面是一个院子,分别是厨房、马厩,几间仓库和员工宿舍,以及一个简易的带遮雨功能的库房,方便行礼比较多的客人停放马车。
        掌柜的是一中年男人,带着妻子一起看店,雇佣了几个伙计。
        卢象升一行十余人住店,对掌柜的来说是难得的大买卖,乐呵得忙前忙后的跑个不停。掌柜的也是一个有眼力劲的人,将最好的房间给了卢象升他们,伺候得非常周到。
        到了饭点,卢象升没有在房间里叫饭,而是特意到一楼大厅进食,随便打听一些情况。
        这个时候一楼大厅里有不少的食客,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吃饭,顺便聊着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卢象升找了一张靠里面的桌子,叫了几个菜,默默的偷听着那些食客的谈话。
        这些食客明显都是商人,谈话的内容始终离不开生意,以及各地的一些见闻。
        这个时代信息传递并不发达,想要获取远方的信息,主要就是通过书信或者这样相互交换的交流方式。
        “黄兄,听话你此去辽南赚了不少啊。”卢象升旁边一桌坐了两位商人,此刻正在推杯交盏。
        “哪里,哪里,就是赚了一点辛苦钱。”那位黄姓商人谦虚的说道,不过脸上满是得色。
        “听说辽南那边就是运块石头过去都能卖上个好价钱,黄兄要是有门路可要带小弟一把。”说着这个商人殷勤的给黄姓商人斟了一杯酒。
        “运石头过去卖的说法有点夸张了,不过那边的生意确实很好做。特别是粮食,不但卖价高,而且不收税,只要能够运过去,金州军是有多少要多少,赚钱得很啊。”黄姓商人的话立马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纷纷都看向了他。
        客悦居居住的客人都不是那种实力强大的商人,以中小商人居多,所以能够去辽南的人很少,对于能够去辽南的黄姓商人一脸的羡慕。
        邻桌一位商人对着黄姓商人一抱拳,说道:“听说黄掌柜运了一船粮食到辽南,又带回来半船皮货,还得到钢铁厂的提货票引,收获不小啊。”
        “运气,运气,全是运气。正好家里有些存粮,否则也去不了辽南。”黄姓商人明显非常得意于这种万众瞩目的地位,虽然说着谦虚的话,但是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抑制不住。
        为了鼓励各方往辽南运送粮食,金州军出台了多种鼓励政策,免除粮食交易税和优先提取紧俏的钢铁制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这两个政策使得很多商人想尽办法往辽南运粮,大大缓解了辽南的粮食紧张局面。
        不过这也造成了江南和朝鲜的粮食紧缺,除了那些大户,一般的商人很难收罗到粮食,也就吃不到这块红利。黄姓商人也不知道从哪里走了门路,凑到了一船粮食运到辽南,瞬间就大赚了一笔。
        一旦有利可图,商人的冒险精神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日本、岭南,甚至安南那边的粮食都有人往济州岛运,最终流向辽南,可见粮食贸易是多么的火爆。
        卢象升静静的听着这群商人大谈生意经,眼中露出好奇的神采。以往卢象升并没有怎么关注商人这个群体,对他们也不怎么了解。最近这段时间在旅顺、白翎岛卢象升接触了不少商人,渐渐的对他们的印象有了一些改观。
        商人为四民之末,一直受到朝廷的歧视和打压。商人们虽然有钱,但是往往被官员们视作随时可以屠宰的肥猪,杀与不杀,什么时候杀完全看情况需要。除非有官员做靠山,一般的商人很难做大。
        但是这次金州军往北方运粮的事情,让卢象升开始正视商人的力量。
        如此大规模的运粮,即使是以朝廷的力量也会非常困难,而且完成的质量也不会有这么高。
        一条运河养活了数百万人,说到底吸的还是朝廷的血,最终这些成本还是要朝廷买单的。
        所以运到京师的粮食不但价格奇高,而且还经常缺货,对京师甚至整个北方的稳定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现在金州军不用调动官府的力量,仅仅只是一个利诱,就驱使无数的商人和豪族拿出了库存的粮食,心甘情愿的往北方送。
        这些粮食不但满足了辽南的需要,也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可谓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运作。
        这其中虽然也有海运的便利优势,但是金州军对商人力量的运用更是一大亮点。
        卢象升饶有兴致的听着这些商人们在一旁热议,从中提炼自认为有用的信息,觉得自己对这些商人们又了解了一些。
        用过饭,卢象升带着随从和两名乔装的护卫,开始在济州城随意的逛了起来。
        不像在白翎岛时的匆匆忙忙,现在卢象升有的是时间,所以可以慢慢的来观察整个济州城。
        要说金州军治下的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净整洁,无论是还在建设的旅顺,还是小小的白翎岛,都是如此。不过比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济州岛,旅顺和白翎岛就不值一提了。
        宽阔整齐的街道,按照后世理念划分出了车马道和行人道,用花草树木隔开,看着就很舒服。
        街道全部是用水泥铺就,两边是排水沟,平整而干净。
        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垃圾桶,拿着扫帚的清洁工将街道上的垃圾和落叶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还是卫生监督员,对不讲卫生的人进行处罚。
        街道两边的商铺基本都是三层高的水泥房,偶尔也会有四五层的高大建筑。
        除了这些,与大明城池里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百姓。
        基本上没有面带菜色的,也很少看到衣服破旧肮脏的,明显生活条件都不错。甚至这里衣着华丽者比比皆是,显然普遍过得比较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