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464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卢象升看着一个个百姓带着笑容在市场上购买物品,有些身边还带着一脸兴奋的小孩。偶尔大人们也会因为孩子的哀求花点钱为他们买些小零嘴、小玩意,逗孩子开心一下。
        这样的小城,最大的交易物品就是铁器、布匹、牛马、鸡鸭、猪羊等村民们消费、出售最多的商品。那些大商号在这些小镇都有销售网点,同时收购村民的出产来获利。
        市场越繁荣说明百姓的日子过得越好,这点是做不得半点假的。
        虽然大明一直强调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排在第二,其实农民的日子一直过得非常苦,那些活不下去而造反的绝大部分就是农民。
        济州岛即使工商业再发达,占据人口多数的依然是农民,所以能够使这些农民过上这样富裕的日子,金州军确实非常不容易。
        金州军在各个小城镇都设立有农业技术指导部门,专门引导农民进行生产。这个部门可不是大明那些指导农业生产的衙门,写几篇劝农诗或者文章就可以交代过去。他们不仅要亲自走向田间地头,还要经常做对比。比往年的农田产值,比附近村子的粮食产量,为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的提高粮食产量,为农民增加收入。
        虽然济州岛已经大力推广土豆、玉米、红薯之类的高产作物,但是农民们在经历了头几年的大规模种植之后,又开始拿出部分土地种植小麦,甚至有条件的还会种植水稻。毕竟华夏人还是喜欢吃大米或者面食,不可能长期把玉米、红薯当主食的。
        一路走走停停,看过了济州岛的诸多村庄和农田,卢象升这才明白金州军在济州岛的根基有多深。可以说只要鲁若麟一声令下,这些农民都会愿意为金州军而战。因为金州军给了他们幸福的生活,使得他们活得更有尊严,也更有价值也意义。
        保护金州军就是保护他们自己,他们再也不想回头过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了,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322章  失落的哥哥
        当卢象升来到济州岛的东部时,在这里意外的发现了一片草场,这里有金州军最大的养马和养牛基地,有两千多匹牛马生活这这里。
        济州岛养马的历史悠久,在元朝的时候就是养马基地,只是因为草场规模不大,所以养马的数量不多。
        现在金州军对于马和牛的需求非常巨大,根本就不是小小的济州岛养马场可以供应得了的。现在这里更多的是被当做育种场来使用,将金州军收集来的上好种马和种牛进行改良,等到有了合适的牧场再进行种群繁育。
        原始的品种改良方法简单但是耗时漫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且想要繁育出优良的品种,不但需要良种,有时候还要看运气。好在鲁若麟不缺金钱和耐心,愿意在品种改良上投入,所以才有了济州岛养马场的繁荣。
        除了东亚境内的马种马、种牛,欧洲、中东等地也有不少的良种,只是想要将这些活物运到济州岛来,耗费巨大,而且死亡率实在太高了。
        品种的改良一两头良种肯定是不行的,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所以济州岛的养马场其他地区的良种数量还非常少,绝大部分还是从女真人和蒙古人那里获得的良种在支撑。
        规模虽小,但是志向远大,总有一天这处养马场会为金州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畜力。
        当卢象升开始他的环济州岛旅程的时候,刘浩然他们也开始前往辽南,他们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对于这段新的旅程,刘浩然他们没有恐惧,只有满心的期望与兴奋,渴望建功立业证明自己。
        对于刘浩然他们,金州军非常重视,安排了两条战舰护送,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抵达。
        与他们随船的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是一个名叫胡慧华的老年妇女。刘浩然他们对胡慧华并不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位产婆,是柳如是盛情邀请前往辽南的。
        特殊的职业,加上悬殊的年纪,刘浩然他们自然不会与胡慧华产生过多的交际,大家不过是同乘一条船的缘分罢了。
        济州岛的医学院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快,培养了不少的医生和护士。但是因为基础比较差,主要是医术高超的大夫太少,造成培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很多还没有出师的学生都不得不开始给人看病,美其名曰在实践中学习。其实是因为医生严重不足,不得不来救急。
        医生不足,妇科医生就更加稀罕了。
        这个时代的医生都是全科的,而且基本是以男人为主,根本没有专门的妇科医生。即使有女大夫,那也基本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女人们生病了找大夫看病都是遮遮掩掩的,非常不利于治病。更多的时候她们都是硬抗,实在抗不过去了才会去找大夫看病。如果遇到的是妇科病,那是打死也不会看大夫的,只能用各种偏方来治病,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当鲁若麟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一方面大力宣传有病就医,无需避讳男女之别,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女医生的培养力度。
        只是医生的培养非常缓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就是草菅人命,即使着急也没有用。
        这个时代除了极个别特殊的女医生,与妇科医生最接近的职业就是那些稳婆们。虽然她们主要是负责接生,不过一些技术高超的还会安胎养生之术,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妇科之术了。
        胡慧华就是稳婆界的明星人物,除了安胎养生、接生,甚至在治疗不育不孕方面都有所涉猎,自然受到了妇人们的追捧。
        要知道她所掌握的这些技术都是这个时代最热门、最刚需的技术,市场几乎无限广阔,自然钱程似锦。
        别看胡慧华只是一个稳婆,但是身家却不菲,家里良田豪宅不缺,更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结下了无数的善缘。有钱有名声,胡慧华的日子过得安稳的很,现在主要为一些达官贵人们服务,一般的人家只用她的徒弟们出手就可以了。
        胡慧华这次来到济州岛也是因为一位有交情的富商拜托,加上给的酬劳丰厚,所以才会远渡重洋。
        来到济州岛的胡慧华意外结识了几个金州军的女官,随手治好了几个女官身上的妇科病,立马使得胡慧华在女官的圈子里名声大噪,争相追捧。
        每个女人都会有一些难言之隐,以前是没有办法,现在逮着一个妇科圣手了,那还不赶紧巴结上去。
        胡慧华非常享受济州岛的生活,不仅是物资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济州岛妇女地位比大明高很多,各行各业都有女人们的身影,特别是那些女官们,令胡慧华非常羡慕。
        胡慧华在大明虽然有钱有名望,但那不过是因为那些权贵们需要她,或者说需要她手上的技术,其实从心底里是瞧不起她这个稳婆的。
        但是在济州岛胡慧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让她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是在大明绝对收获不到的。所以胡慧华将自己的事业重心搬到了济州岛,甚至试图将自己的家人都接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胡慧华收到了柳如是的邀请,希望她到辽南去为一位贵人调理身体。
        胡慧华敏锐的发现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能够在柳如是的嘴里被称为贵人的女人原本就屈指可数,而且在辽南的就更少了。联想到李雪晴已经去了辽南,胡慧华大胆的猜测这次她的患者很有可能是李雪晴。
        这个判断不是没有依据的,胡慧华最擅长的就是妇科,拿手的技艺就是帮人解决生育的问题。而鲁若麟的两位夫人至今没有孩子并不是什么新闻,那么柳如是嘴里的贵人有很大的可能是鲁若麟的两位夫人,或者其中一位。
        这个猜测让胡慧华非常兴奋,如果她能够令鲁若麟诞下子嗣,那么她在金州军内的妇科圣手地位将不可动摇,对她和她的家族会有莫大的好处。所以她毫不犹豫的登上了金州军的战舰前往辽南,为一位可能改变她命运的贵人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