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495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好刀。”洪承畴笑着说道。
        洪承畴可不是文弱的书生,虽然算不上武艺高超,但是身材也比较魁梧,有一把力气。
        毕竟不是每个文官都像卢象升那样的文武双全,可以挥舞大刀对敌,洪承畴这样的文官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正好麾下的儿郎缺少趁手的兵器,兴汉,有没有多的可以让我带回去?”洪承畴对身旁的鲁若麟问道。
        “现在库存的兵器还不够使用。”鲁若麟的答复让洪承畴脸色有点难看,不过后面的话马上让他喜笑颜开。“不过等总督大人返程的时候,应该会有一批兵器再造出来,到时候您带回去就可以了。”
        “好!兴汉就是爽快,老夫就不矫情了。”洪承畴拍了拍鲁若麟的肩膀,表示满意。
        两人都没有提钱的事情,知道这批武器算是鲁若麟给洪承畴的见面礼。
        即使提了也不过是赊账,洪承畴可是穷得很,不可能有还的一天,还不如索性大方一点,换个人情。

第343章  联合建厂
        这些赠送的武器装备鲁若麟全都交给洪承畴,由他来负责分配,这也是给他一个收买底下军将们的机会。
        至于其他人能不能从鲁若麟这里弄到装备,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洪承畴不会干涉。
        吴三桂、马科、曹变蛟他们确实有从金州军这里购买武器装备的想法,毕竟金州军的武器出了名的物美价廉、皮实耐用,值得出手。
        说到朝廷提供的武器装备,这些前线的军队几乎都是泪流满面。
        朝廷制造的武器质量差已经是出了名的,刀剑生锈残缺是普遍现象,材质更是差强人意,稍微用力就会崩断。铠甲衣服残破也是极为常见,不重新修补都没法用。
        火枪炸膛的几率极高,还没杀死敌人就被自己弄死了,所以明军士兵对于火枪非常抗拒,宁可用冷兵器也不愿意用火枪。
        就这样的破烂货,想要拿到手也不容易。哪怕是这些装备批给了军队,想要从文官和太监们管理的仓库里拿到手,还要额外交钱贿赂。否则延迟交付,或者将那些压仓底几十年的装备给你,让你欲哭无泪。
        总之,和大明的军队一样,朝廷的军工供应体系也是早就糜烂透底了,这样的军队能有战斗力才怪。
        所以像吴三桂他们这样长期需要作战的武将,都会自己想办法为手下的精锐士兵配置装备。至于朝廷的东西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全都发给普通士兵撑下门面,聊胜于无。
        “大人,关宁军常年与鞑子作战,武器装备的损耗肯定不小,破损的武器想必很多。那些武器与其扔在库房里烂掉,不如交给我们金州军处理,说不定还可以变废为宝。”金州军赠送的武器肯定不会太多,多了金州军也承受不起。不过可以换个方式满足关宁军对武器的需求,并且双方都能获益。
        “哦,怎么个处理法?”洪承畴来了兴趣。
        那些破损武器有利用价值的早就已经修复了,更多的是修补起来不划算的,只能扔在仓库里腐朽烂掉。
        “那些破损的武器大多是材质不行的,修补了也没什么用,只能重新回炉冶炼。您把那些破烂送到金州军来,我按照一比四的比例还给您全新的武器。”鲁若麟给出了合理的兑换方案。
        这个比例可以说是非常厚道了,令洪承畴非常满意,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我马上下文让关宁军将破损的武器送过来,这兑换的武器质量可不能比这个差。”洪承畴敲了敲手上的钢刀。
        “那肯定,从金州军出去的武器就没有差的,这可是金州军的金字招牌。”鲁若麟傲然的说道。
        吴三桂他们在一旁听着,也是怦然心动,暗自盘算起自家有多少破烂货可以拿出来换。甚至是那些还在使用的、质量太差的,他们也想着干脆送到金州军重新回炉算了。这样不但不会损害部队的战斗力,说不定还可以提升不少。
        其实这个买卖对金州军来说也不亏,那些破烂虽然质量不行,但好歹也是铁,重新冶炼的难度并不高,甚至成本比用矿石炼钢低很多。
        那些武器之所以质量差,还是冶炼的工艺不过关,原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在金州军的钢铁厂里走一遭,出来还是上好的钢材。
        从钢铁厂里出来,鲁若麟自然不会让洪承畴他们空手而归,每个人都送了钢铁厂的土特产——精品刀剑。
        这些高档刀剑都是选用的最好钢材,请最好的师傅手工打造的,在装饰上也下了一些功夫,绝对是金州军武器里面的精品。
        这些刀剑兼具美观和实用,比那些批量生产的武器高了几个档次,是金州军针对高级将领专门制作的,用来送礼是最合适不过了。
        洪承畴拿到的是一个样式古朴的双刃剑,重量较轻,装饰简洁而文雅,衬托了洪承畴文官的身份,让他非常满意。
        洪承畴的剑装13的功能更多一些,毕竟要是连他都要亲自上阵杀敌的话,估计局势也差不多完蛋了。
        送给吴三桂他们的则是钢刀,吹毛断发、简单实用的那种。这些钢刀在设计上经过不断的优化,非常适合劈砍。装饰上更讲究冷酷和实用,非常对武将们的胃口,令吴三桂他们爱不释手。
        这样一把刀剑价值不菲,只有比较尊贵的客人才能获得,一般的人花钱也买不到,让洪承畴他们非常有面子。
        参观完钢铁厂,洪承畴他们还参观了刚刚投产的旅顺水泥厂。
        水泥这种东西在战争中的作用有多大,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特别是辽东这种四战之地,对于城墙以及工事的要求非常高,水泥的重要性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水泥的配方金州军已经交给了朝廷,朝廷已经着手在一些重要区域建设水泥厂,满足当地的军事需求,辽东就是优先规划的重点区域。
        其实水泥的配方在有心人的琢磨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想要烧制出合格的水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罢了。而且想要规模化生产,组织和协调能力同样非常关键。当然,如果不讲究效率,用人堆也可以堆出产量来。
        大明的朝廷其实就是一个筛子,四处漏风,金州军交给朝廷的水泥配方和初级工艺,没多久就出现在了那些权贵们的案头,甚至连皇太极那里都有一份。
        对于这个工程神器,大家都知道前景远大,是个非常赚钱的好买卖。不光军事上用得到,修路、修堤、修桥,甚至是盖房子全都好使,根本就不愁卖,愿意投资水泥厂的人实在太多了。
        哪怕你实力有限建不了大型的水泥厂,按照配方和工艺建一个小的也是可以的,灵活多变得很。
        鲁若麟并不怕别人生产水泥,反正那玩意也不怎么赚钱。因为工艺简单,对原材料的产地要求比较高,根本无法成为金州军的技术型产品,还不如交给其他人去做。甚至可以的话,鲁若麟愿意花钱从他们手上购买,从而节省出自己的人力和资源空间。
        鲁若麟巴不得其他人开设水泥厂,生产水泥然后去修桥、修路,到时候金州军接管起来反而会更加的方便。所以金州军对其他技术产品管控严格,唯独对水泥放得非常开。
        洪承畴也准备在辽东建立水泥厂,朝廷给予了他开设的技术和权利,但就是没有给开厂用的钱,所以洪承畴的建厂进度可以用龟速来形容。为了能尽快用上水泥,洪承畴准备向鲁若麟化缘,谁让鲁若麟是出了名的有钱呢。
        金州军的水泥厂周围有士兵把守,管控得非常的严密。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水泥厂像钢铁厂一样有多大的机密,而是因为这里的工人不能脱离管控。
        水泥生产对工人的危害有多严重现在的人不了解,鲁若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水泥厂的一线工人极少有普通百姓,绝大多数都是重型罪犯、顽固不化的俘虏。这些人在金州军的监管下强制劳动,以此来度过自己的刑期。
        即便如此,金州军还是为这些罪犯和俘虏配备了在这个时代看来比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口罩。之所以配备口罩也不完全是出于仁慈,更多的是希望这些人活得更长一些,可以生产更多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