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599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现在是时候拨乱反正了,让我们消灭邪恶的爱新觉罗家族,让整个辽东重回文明和秩序。汉人永不为奴!”
        “汉人永不为奴!”
        “汉人永不为奴!”
        ……
        会场里随着鲁若麟的高呼,所有人都跟着怒吼起来。
        动员会顺利召开之后,金州军按照战前的部署开始行动起来,战争的气息开始弥漫整个辽东大地。
        金州军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盛京的皇太极,很快他就知道了金州军出兵的消息。
        面对金州军的大举进攻皇太极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再次召集起了满清所有的能战之兵,准备与金州军死战到底。
        不过与金州军的信心满满不同,皇太极对于能否击退金州军信心不是很足。毕竟比起当初满清进攻南关时,满清的战斗力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反而是金州军的战斗力一日千里,实力比之前翻了几倍,攻守之势早就易位,现在轮到清军来面临金州军的泰山压顶了。
        虽然皇太极在满朝文武面前依然显得信心十足、斗志昂扬,其实私底下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找了各种借口,将自己几个年幼的儿子和一些妃嫔送到了辽海。那里是满清统治地域的最北面,一旦局势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的那些子女还能够向西逃到科尔沁蒙古去。
        这两年局势艰难,皇太极的身体也不太好,他时常担心万一自己坚持不住满清的未来该怎么办。
        长子豪格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他性格鲁莽,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选。何况满清的局势这么凶险,豪格完全没有能力带领满清走出困境。
        至于其他的儿子太过年幼,更加无法承担重任。
        这个时候皇太极显示出了他一代雄主的气魄,准备一旦事有不歹,就将满清的未来交到多尔衮的手里。
        虽然多尔衮一直与皇太极不太对付,但是论能力多尔衮在诸多皇族中都是佼佼者,更有可能带领满清走出困境。
        至于立多尔衮为继承人是否会危及到自己儿子的生命,皇太极此时已经顾不上了那么多了。如果连大清都保不住了,自己的儿子活着或者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一切都是为了朕的大清啊。

第413章  皇太极托孤
        多尔衮在听到皇太极要立自己为大清的继承人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认为是皇太极在试探自己。
        “皇上春秋鼎盛、身体康健,臣弟惟愿皇上长命百岁,岂敢有此非分之想。”多尔衮诚惶诚恐,似乎受了很大的惊吓。
        “这世上能有几个长命百岁的,纵使是帝王也逃不过生老病死。朕的身体朕知道,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了。现在朕最担心的就是,万一朕有什么不测,大清国该怎么办?”皇太极叹息道。
        “皇上,请容臣弟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真要是有什么不忍之事发生,不是还有肃亲王吗?想必他定能统领我大清继续强盛下去。”多尔衮不得不违心的将豪格推出来。
        皇太极知道多尔衮看不上豪格,此时说的全都是假话。
        “大阿哥性格鲁莽,不是储君的合适人选。”皇太极直接将豪格否定了。
        “如果皇上不中意肃亲王,那也可以在其他阿哥中挑选合适的立为太子。”多尔衮依然谨慎小心,尽量将自己摘出来。
        “十四弟,现在局势已经如此凶险了,你认为立一个年幼的阿哥做太子合适吗?”皇太极无奈的说道。
        这个话题太敏感,多尔衮不敢接话。虽然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是保不住皇太极真这么想呢?
        “阿玛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了如今的基业,要是在我们的手上丢了,我们以后又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阿玛?每想到身上责任重大,朕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现在金州军来势凶猛,此战结果如何无法预料,如果此时我们这帮兄弟还不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这大清国还有希望吗?”
        皇太极语带悲怆,让多尔衮也有些动容。
        “皇上……”多尔衮刚想说话,被皇太极伸手打断了。
        “十四弟,都这个时候了,再计较那些个人得失又有什么意义?为了我爱新觉罗家族能够延续下去,你要勇于将这个担子挑起来。”
        “说实话朕何尝不想将这个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朕不能,也不敢啊。太子的位置看似光鲜,但是如果没有能力和手段,不但自己会丧命,还会连带着让我大清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皇上,我大清还有精兵数十万,鹿死谁手有未可知。”多尔衮不甘心的说道。
        “战肯定是要战的,想要我爱新觉罗家的基业岂是那么容易的。不过该留的退路还是要留的,至少能够让我们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万一真的事有不歹,这个重任只能交给你了,交给其他人我实在无法放心啊。”皇太极一番托孤的话语让多尔衮越发感到凄凉。
        “八哥!臣弟就是死也要保住我大清的基业,绝对不会苟且偷生!”多尔衮激动的说道。
        “糊涂!死有什么可怕的,忍辱负重,留下有用之身,重振我大清才是最重要的。”皇太极厉声呵斥道。
        “啊~~怎么会这样?”多尔衮有些失态了,低声的怒吼道。
        曾经雄霸华夏北方的大清怎么一下子就沦落到朝不保夕的地步?这让多尔衮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
        其实满清并没有做错什么,相反他们的实力比以前还增强了不少,只是谁让他们遇上了一个超级变态的对手呢。
        “时也,命也。我们怎么可能想到会出现鲁若麟这样的妖孽。”皇太极苦笑道。
        自从南关之战失败之后,皇太极就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机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州军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且发展模式皇太极完全看不懂,甚至有些超出他的认知。
        明朝虽然比起满清来说依然强大,但是明朝上上下下的情况皇太极研究了很久,也看得非常通透,知道明朝的劣势在哪里。所以皇太极对明朝并不惧怕,应对起来也游刃有余。
        但是面对金州军这样一个无论是体量还是实力都比明朝弱很多的对手,皇太极却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当初阿玛起兵时敌强我弱,还不是一样打出了我大清的赫赫威名,奠定了我大清的基业。现在金州军狂妄自大,居然敢兵分三路,这是在欺我大清无人吗?我们完全可以和阿玛一样,集中兵力攻其一路,将他们逐步消灭。”多尔衮对战局依然抱有幻想和信心。
        比起当初的努尔哈赤,如今的满清更加强大,没道理连努尔哈赤都不如。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金州军远不是明军可以比的。想想看,我们屡次与金州军交锋,有哪一次我们占了便宜?不过你的想法是对的,面对金州军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挥我们骑兵的优势,集结优势兵力,将他们逐一击破。或许只要消灭一两路敌军,金州军就会知难而退了。”
        皇太极也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他托孤多尔衮不过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仗肯定是要打的,或许到时候事情发生转机呢?
        “皇上,金州军出兵难道崇祯就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扩张地盘?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明廷那里也下点功夫?”多尔衮建议道。
        “都是自家兄弟,朕也跟你透个底,朕已经派人和洪承畴接触了,一旦战事不利我们就向明廷求和。没想到我大清也有向明廷求和的一天啊,实在愧对阿玛。”皇太极一脸自责的说道。
        “皇上,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是为了大清,一时委曲求全不会损害您的威名。”多尔衮劝慰道,“洪承畴那边怎么说?”
        “洪亨九态度暧昧,并没有给什么答复,估计他也要看战事的进展情况和朝廷的命令。”皇太极无奈的说道。
        形势比人强,连区区洪承畴也可以拿捏大清了,实在让人憋屈。
        “皇上,洪承畴会不会趁火打劫?”多尔衮担心道。
        “他要是有这个胆子朕反而更高兴,就是将盛京让给他又怎么样?关键是看金州军会不会答应。鲁若麟此人野心甚大,怎么可能会让关宁军捡便宜?你看他们的左路军,说是和我大清作战的,何尝不是在防备关宁军。”皇太极讥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