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601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现在朝廷里有不少人认为朝廷应该坐山观虎斗,让金州军和满清斗得两败俱伤,再由朝廷来渔翁得利。
        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几年前,以为这样几十万人的大战双方死伤肯定不少。特别是金州军和清军都不是弱旅,这样的碰撞在他们想来肯定是非常激烈的。
        清军在这个时候向朝廷示好,并主动让出占有的土地,在朝廷看来岂有不吃下去的道理。至于清军索要的粮食和武器,朝廷暗示洪承畴提供一些,让双方打得更激烈点,完美的诠释了渔翁这个角色。
        这个时候在朝廷眼里,没有什么民族大义、满汉之分,有的只是权谋和利益。
        洪承畴“收复”广宁在朝廷的宣传中自然是非常重大的胜利,至于金州军的战绩则是一笔带过。
        朝廷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好,中原大地被李自成占领,南方还有张献忠肆掠,各地也是叛乱不断,可谓焦头烂耳。这个时候朝廷急需一些好消息来重振士气,洪承畴收复大片土地的事情自然就值得大书特书了。
        洪承畴虽然和满清有了默契,但是他不傻,在出兵占领广宁地区之后,并没有挥师东进,谨慎的与金州军保持着距离。
        通过这些年与金州军的交往,洪承畴深知金州军的实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与金州军交恶的。何况公开与鞑子联手攻打金州军,绝对是会遗臭万年的,打死洪承畴也不会这么干。
        金州军的进展非常快,很快就将战线推到了盖州。越过盖州就会进入满清的核心地域,所以皇太极并没有轻易的放弃盖州,而是在盖州囤积了六万重兵,准备在这里与金州军大战一场。
        说是重兵,其实真正的满族士兵不过一万人,其他的士兵都是蒙古人、汉八旗、朝鲜兵。真正的清军精锐肯定不会放在盖州,辽阳和盛京才是满清的根本,要放也是放在那里。
        盖州清军的统帅是代善,来盖州统兵是代善亲自要求的。因为代善知道盖州之战对清军来说凶多吉少,如果说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来坐镇的话他是最合适的。用代善的话来说,毕竟他年纪已经大了,即使战死在盖州也没什么可惜的。
        这一万清军的主要目的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督战队,用来监督那些蒙古人、汉人和朝鲜人的。
        金州军大举北伐不光对满族人,其实对那些蒙古人、汉人和朝鲜人的震撼更大。
        想当初满清是多么强大,压得朱明这个老大帝国喘不过气来。这些人之所以投靠满清做奴才,除了走投无路,还不是看好满清的前景,希望能够跟着分一杯羹。
        现在眼看着满清这栋大楼有了倒塌的风险,这些人不免就有了各自的心思。对此皇太极以及满清的高层们心里都清楚,所以代善时不时的就要敲打一下这些人。
        而且这三拨人的情况还各有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蒙古人对满清是忠心的,毕竟满蒙一体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些早早投靠满清的蒙古人在与满清的合作中同样获得了不少的好处,所以不到最后关头,这些蒙古人不会轻易背叛满清。
        朝鲜人除了部分做奴隶时间太长已经被满化的,其他人则完全是被强迫参战的。满清对他们的战斗力不怎么看得上,也不会相信他们的忠心。所以这些朝鲜人只要强力压制就行,相信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最麻烦的是那些汉军。
        盖州城的汉军有两、三万人之多,几乎占到了全部兵力的一半左右。金州军是以汉人为主的队伍,名义上还属朝廷管辖,这就让满清的汉军产生了复杂的心理。
        毕竟当初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投靠满清做汉奸的,只是形势所逼,加上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些将领的强压,他们不得不降了满清。
        现在金州军大举压境,满清渐渐有了风雨飘摇之势,难保那些汉军官兵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眼看着金州军就要到达盖州城了,双方的探骑已经开始交锋,代善再次将手下的将领们召集起来,在鼓舞士气的同时也要警告一下他们。
        “敌军马上就要到了,你们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奋勇杀敌。还是那句话,要是此战胜利,我大清绝对不吝啬赏赐,甚至可以为功劳重大的人列土封疆,绝不食言!”
        满清这个时候能够拿出来的筹码已经不多了,像尚可喜这些人已经身居王位,除了让他们封疆立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吸引他们的了。
        赏赐确实非常诱人,但也要有命拿到才行,所以这种赏赐并不能激起底下这帮人多大的动力。
        代善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以为我大清不行了,有了别的心思。”
        代善还没有说完,底下的人马上出列跪在地上:“奴才对大清忠心耿耿,绝对没有异心,请礼亲王明鉴。”
        代善也站了起来,在人群里来回走动,给他们制造压力。
        “当然,你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好的,毕竟你们为我大清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年我大清几次南下,杀敌无数、破城数百,更是俘获了几百万的奴隶,其中就有你们的功劳。所以南边的汉人对你们那是恨之入骨,我大清在你们还能安享富贵,要是我大清不在了,你们猜金州军会怎么对待你们?是扒皮抽筋还是凌迟处死?”
        “所以不管是为了我大清,还是为了你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打败金州军是你们唯一的出路。何况你们即使不为自己着想,总要为你们的家人考虑一下不是?”
        这些将领们的家眷都被皇太极留在了盛京做人质,甚至不光是他们,军中的家属大多被留在盛京,对这些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
        代善的话虽然是对着所有人说的,但是眼神更多的看向了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眼中的警告意味非常浓烈。
        孔有德他们当然知道代善是在恐吓他们,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代善说的是事实。
        作为满清中汉奸的标杆型人物,在得到满清优待的同时,汉人对他们这些人自然是恨之入骨。想要走回头路是绝对不可能了,只能跟着满清一条路走到黑了。
        孔有德知道这个时候需要他们表态了:“请礼亲王放心,奴才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要是奴才战死沙场,还请主子照顾好奴才的家人,奴才就感激不尽了。”
        耿精忠和尚可喜表达了同样的态度,让代善非常满意。
        “三位王爷对我大清的忠诚本王是知道的,本王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不过汉军底下那么多人,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和我大清一条心,所以为了大局着想,三位王爷最好能够把底下的人梳理一下,只有真心和我们一起作战的才能留下来。事关重大,不能不小心啊。”
        “请恕奴才们无能,无法分辨出底下人中是否有逆贼,还请礼亲王给予支持。”尚可喜鸡贼的说道。
        尚可喜卖了好,孔有德和耿精忠也不傻,自然马上跟进,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代善对于三人的识趣非常满意,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说道:“罢了,既然你们为难,那本王就帮你们一把,安排些人手帮你们辨别叛徒吧。”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满清安插在汉军中的监军,为了增加信任达成的妥协罢了。
        此时的盖州城,不但城池加高、加宽了不少,还在城池周围挖了又宽又深的壕沟。各种拒马、陷阱坑到处都是,并且城头还立了不少大炮、投石机之类的防守器械,防御能力比之前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清军也是在战争中成长,将汉人用来防守的那一套全都用上了,显然是下了血本的。
        清军早就将盖州定为防御重点,前几年开始就开始派出大量民力进行修缮。不光是盖州,海州、辽阳、盛京也都经过了改造,随时准备迎接金州军的进攻。
        本来以清军的性格,是肯定不屑于打防守战的,野战才是他们最擅长的。但是谁让出了金州军这样一个怪胎,不但攻城、守城能力堪称一绝,野战能力甚至都比清军强。这就迫使清军也不得不改变策略,开始重视起自身地盘的防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