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625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既然是由我们定价,大家是不是应该先统一一下价格,免得自相残杀啊。”
        “统一得了吗?即使我们统一了,北边的、西边的,还有京里的会跟我们一起行动?别傻了,拿到许可证就是捡了一栋金山,谁肯放弃啊。”
        “这海里的东西都是无主的,怎么能金州军让捕才能捕,这样太霸道了吧。”
        “慎言、慎言,兄台,这鲸鱼虽然是无主的,但是这北方大海上还真是金州军说了算。除非你能干得过金州军,否则最好不要再说此类的话。”
        “诸位,为了以防万一,不如我们联合起来竞标,这样把握更大一些。”
        “这个主意不错,怎么个章程?”
        “我们……”
        比起江南会馆的热热闹闹,湖广会馆就要稍微冷清一些。
        湖广商人的实力原本就比江南商人差,即使加上四川、云贵的商人依然比不了。
        加上湖广的商人们除了来做生意之外,他们还抱着考察金州军的意思。
        农民军起义多年,虽然主战场在河南、陕西一带,但是湖广、四川也经常受到波及。特别是这两年农民军逐渐占据上风,官军的纪律也崩坏得厉害,湖广和四川的富贵人家感受到了强烈的危险。
        特别是湖广,不但李自成、张献忠不停的来回折腾,平贼将军左良玉同样不逞多让,将湖广之地祸害得不轻。
        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豪商巨贾成了农民军和左良玉的刀下亡魂。
        所以这些侥幸逃出来的湖广商人们希望能够找到一处安全的落脚之地。
        最开始他们的首选是江南,那里经济繁荣,也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但是他们的到来受到了江南大族们的合力排挤,并受到了官府的屡屡刁难,迫不得已之下,他们辗转来到了济州岛。
        在感受到了济州岛良好的社会环境之后,他们对金州军的信心大增,大多数人决定留在金州军重新开始。
        不过他们原有的产业都丢失了,想要在竞争激励的金州军商界立足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正好捕鲸业刚刚兴起,他们有了涉足的机会,所以对于此次竞拍他们势在必得,甚至有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
        能够拿到多少许可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抓住这个在金州军立足的机会。
        为此,财力相对弱小的湖广商帮决定将资金集中起来参与竞拍,最后按出资的多少占股。
        这样做就可以保证大家都能获得一些捕鲸的参与权,有了东山再起的本钱。
        不过虽然大家有抱团取暖的意思,但是相互之间信任度不高,内部还分成了几个小团体,大大的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
        四川和云贵那边离济州岛实在太远,本来过来的就没几个人,完全是来凑个热闹。
        北方商人主要是以山西商人为主,他们财雄势大,对于许可证频频表达出一种势在必得的态势,让其他商帮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要说这几年山西商帮日子过得不错,生意甚至比前些年还要好出不少,但是这里面却有巨大的隐患。
        山西商人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蒙古人和满清,因为满清要与金州军打仗,需要大量的战争物资,在来源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加大了从山西进口的力度。
        因为事关生死,满清也是下了血本,将这么多年积攒的钱财都拿了出来,使得山西那边的走私贸易呈现出了一种畸形的繁荣。
        随着满清被金州军打得节节败退,山西的走私贸易突然之间衰落下来。并且满清出手也不像之前那么大方了,甚至开口要求赊欠,这种反差让那帮山西商人们着实受不了。
        满清明显是破罐子破摔,言语之中几次透露出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将会把山西商人历年来与满清的交易公之于众,这是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虽然山西商帮在朝廷中有的是人,绝对可以将事情按下来,甚至强行洗白。但是真要走到那一步,对山西商帮依然会有不小的影响。
        毕竟朝廷中对山西商人看不惯的同样不少,保不住会有人落井下石。所以山西商帮只能捏着鼻子给满清供了几次货,同时在加紧做好万一暴雷的准备工作。
        现在曾经的优质客户——满清,信用评级已经降到了垃圾级,山西商帮们正在积极做着切割。
        没了满清这个大客户,山西商帮的利润直线下降,大量的资金没有了出路,这时这帮山西商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金州军。
        之所以是再次,是因为以前山西商帮就试图与金州军一起做生意,但是有意无意中一次也没有成功过,这个情况非常不正常。
        山西商帮花费了不小代价才打听到,原来是鲁若麟对山西商帮不喜欢,金州军自然不会与山西商帮做生意。至于为什么不喜欢,没有人清楚缘由。
        山西商帮曾试图改变鲁若麟的想法,使出了很多办法,但是全都无功而返。
        万般无奈之下,山西商帮只能绝了与金州军做生意的心思,专心做好自己的走私买卖。
        可惜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金州军三下五除二就将满清揍了个半死,而且看架势还准备继续往死了揍,这些山西商人的最大财源被金州军给断了。
        按理说这些山西商人应该恨死了金州军才是,为何又上杆子的往金州军这里凑呢?
        不凑不行啊。虽然这些山西商人确实恨金州军恨得要死,但是明眼人都看出来大明朝廷不行了,满清也是日落西山,只有金州军蒸蒸日上前途不可限量,再不过来抱大腿,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有人可能要说了,不是还有李自成吗?
        确实,李自成现在风头正劲。问题是李自成一直以来打的旗号就是劫富济贫、杀尽贪官,而且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试问这样的势力山西这些巨富们敢投靠吗?
        最主要的是李自成怎么看都是一个草台班子,与金州军这样的正规势力比起来差距实在太大了。
        商人嘛,肯定希望能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赚钱,谁也不希望自己辛苦赚的钱被别人轻易的抢走。在这方面,金州军有口皆碑,从来没有发生过掠夺治下商人的情况,这也是山西商帮宁可拿热脸贴冷屁股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431章  许可证竞拍
        “这次哪怕亏本也要拿下许可证,就当是我们交给金州军的敲门砖。”
        “就怕我们出了大价钱也改变不了鲁都督的看法啊。”
        “这次不行就下次,我相信以我们的诚意总有打动鲁都督的一天。”
        “鲁都督为什么排斥我们,诸位可曾打听到什么消息?”
        “据我们了解和猜测,只怕与我们和鞑子做买卖有关。鲁都督最恨鞑子,自然恨屋及乌,迁怒与我等。”
        “我等不过是做买卖,要恨也恨不到我们头上吧。”
        “你也不看看我们卖的是什么,那可都是朝廷严令禁止的东西,鲁都督眼里揉不得沙子,肯定不会对我们有好感。”
        “那怎么办?金州军眼看大势将成,要是鲁都督对我们有看法,只怕这以后的日子难过啊。”
        “所以我们才要不惜一切代价改善与金州军的关系,这不但关系到我们的生意,可能还关系到我们的身家性命,不能不慎重啊。”
        “怕就怕鲁都督对我们成见太深,不肯接受我们的善意啊。诸位应该感受到了,金州军的官员们对其他地方的商人非常热情,但是唯独对我们八家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哪怕是我们投资或者捐赠,也是找各种理由婉拒,事情只怕不妙啊。”
        “我找了其他的山西商人去试了一下,虽然没有享受到和其他地方商人一样的待遇,但是至少投资建厂和捐赠都接受了,可见金州军的禁令针对的就是我们八家。这个情况太严重了,必须要扭转,否则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我们八大家?”
        “金州军向来讲究公平,这次的许可证又是公开拍卖,价高者得,我们出最高的价钱拿下许可证,金州军还能阻止我们捕鲸不成,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一旦我们进来了,金州军再想拒绝我们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这次许可证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