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667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
        面对监察司的缉拿,他们赶紧亮出了自认为最有威慑力的东西。
        “误会,误会,我们怎么捉拿你们呢。在下前来是恭喜各位的,诸位不是抱怨怀才不遇吗?太子殿下知道后觉得让有才之士遗落民间实在不该,决定给诸位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前来处置的监察司官员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有何安排?”众人不安的问道。
        “海州新复,百废待新,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既然诸位毛遂自荐,太子殿下决定让诸位前往海州一展所才,可喜可贺啊。”监察司带队官拱了拱手。
        带队官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如坠冰窟,一时呆住了。其中还有个别的蠢货问道:“海州?海州在哪里?”
        马上有人冷笑着回答道:“在哪里?在北面靠近鞑子老巢的地方。说不定诸位还有斩将夺旗、马上封侯的机会呢。”
        “还请回禀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厚爱在下恐怕无福消受了。在下身体羸弱,受不了辽东的苦寒,实在无法赴任。”马上有人反应过来,拿身体做借口拒绝去海州。
        “身体好不好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让大夫来瞧一瞧就知道了。要是这位大人撒谎的话,那可是欺君之罪。”监察司什么手段没见过,想拿身体不好做借口,没那么容易。
        “在下家中有老父老母要侍奉,无法远行!”马上有人拿孝道做借口。
        “我们查过了,你还有兄弟姐妹,由他们代你尽孝就可以了,你就安心为国效力吧。”真当监察司毫无准备吗?
        见最有效的两样武器都不起作用,马上就有人做出一副闲云野鹤、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人模样,表示不屑为官。
        “呵呵,你们以为这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吗?太子殿下愿意给你们机会是看得起你们,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全都带走,即刻送往海州效力!”带队官可不会对他们客气,能够跟他们磨叽这么久已经很有耐心了。
        “放开我!我要见太子殿下,你们这是假传旨意!”
        “你们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有没有王法了?”
        “大人,大人,我错了,我不该说平辽侯的坏话,请饶过我吧。”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这不过是金州军假借太子之手惩治他们,偏偏让人无法抗拒,这就是大义在手的好处。
        随着几波叫嚣最厉害的人被送往海州,旅顺城里的嘈杂声顿时少了很多,甚至销声匿迹。
        鲁若麟知道肯定还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但只要不是公开宣扬,鲁若麟也不想过分追究。
        仅仅是这一举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知道了鲁若麟的强势。知道在金州军的地盘上必须谨言慎行,也更加坚定了把朱慈烺带到南京去的决心。

第459章  满清西进
        大明朝的巨大变故自然早就传到满清,面对中原局势的风云突变,满清高层也在想办法进行应对。
        对于大明的覆灭,是有些出乎多尔衮等人预计的。
        大明依然拥有数十万兵马,以及辽阔的疆土,偏偏在这种情况下被李自成攻陷京师,连皇帝的命都丢了。
        当初派去朝廷协助剿灭李自成的两万满清铁骑,在经过了河南和京师的两场败仗,最终只有不到一万人随吴三桂逃回了关外。
        这一万人吴三桂也没有打算放回去,而是继续留在关宁军效力,以应对闯军的可能进攻。
        对此多尔衮也没有提出异议,现在的情况下,朝廷已经指望不上了,与关宁军搞好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辽东三股势力,金州军最强,满清其次,关宁军最弱。如果不想被金州军吞并,那么满清和关宁军联合起来是唯一的选择。
        何况谁也不知道闯军会不会继续北上,所以关宁军正在拼命的扩充军队,以保证自己不会在这场游戏里首先出局。
        别看关宁军整日哭穷,天天向朝廷要银子,其实他们有钱得很。
        朝廷给的粮饷,边关的走私贸易,屯田的收入,还有做金州军的中间商赚的利润,这些使得关宁军并不缺钱。只是这些钱都在那些军头手中,他们不愿意拿出来罢了。
        现在京师被闯军攻破,关宁军失去了重要的钱粮来源,要想不被别人吞并,这些军头们必须自己花钱来养军队了。
        这些军头们也知道乱世有人有刀才有一切,所以纷纷拿出了自家的钱粮扩充军队,整个关宁军的规模居然比之前还大了一些。
        只是关宁军名义上是一个整体,其实内部山头林立,各自为政。朝廷在的时候还能够勉强整合他们,一旦朝廷不在了,大家心里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好在关宁军内部几个大的山头,比如祖家、吴家都是姻亲关系,勉强还能团结在一起,以势力最大、威望最高的祖大寿为首,共同面对外部的威胁。
        京师被攻破之后,祖大寿第一时间跑到满清,与多尔衮密会,双方一拍即合,马上就定立了联盟条约。
        解除了西面的隐患,满清唯一需要面对的就是南边的金州军了。
        因为朝廷覆灭,满清当初与金州军达成的和解协议顿时成了一张废纸,满清与金州军之间随时都有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对此多尔衮忧心忡忡。
        刚刚过去的冬天,满清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因为地盘大量丢失,奴隶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上物资供应不足,大批百姓和牲畜冻死、饿死,满清的整体实力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反观金州军,虽然在海州因为大量汉人奴隶的到来而束手束脚拖延了前进的脚步,但是经过一个冬天的修整和训练,这些汉人奴隶已经初步融合进了金州军。
        二十万经过训练的新军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进攻或许还有些不足,但是防守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这二十万新军并不是全职的军人,而是亦农亦兵的民兵,等到时机成熟才会转为全职军人。
        所以满清所面对的是近四十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金州军,这种压力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开春之后,多尔衮已经开始分批将满人向北面和西面转移,尽量远离金州军,寻找新的生存地域。
        只是这样的迁移必定是艰难的,还要与西面的蒙古人发生冲突,毕竟草场有限,大家都要生存。
        多尔衮甚至有了万一事有不歹,将满清迁移到草原上去的想法。金州军再强势,应该也不会深入草原吧。
        正当满清小心翼翼的观察着金州军的动静时,鲁若麟把大明太子救出来,并带到旅顺的消息就传到了满清。
        “鲁若麟将拥立大明太子登基,权势将会更大,我们满清该何去何从?”多尔衮将几个兄弟子侄召集起来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王兄,大明连京师都被李自成攻破了,即使再立新皇帝又能有多大的作为,这天下搞不好就要换一个姓当家做主了。”济尔哈朗对于李自成似乎很有兴趣,要是李自成得了天下,或许满清会有不一样的转机。
        “不可能的。李自成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大明太烂了。从李自成大索京城就知道这个人成不了大事,不过是机缘巧合下才使得他看似无可匹敌。一旦金州军下场,李自成迟早是要玩完的。”岳托打破了济尔哈朗的幻想。
        “金州军既然要拥立新君,肯定就要南下江南,一旦鲁若麟将军队调走,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机收复辽东?”多铎突然兴奋的说道。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非常诱人,而且也有很大的可能。但是主动挑起与金州军的战争,会不会使得金州军干脆先灭了满清再南下,这个可能性谁也不敢忽视。
        “难,太难了。”阿济格摇摇头,“金州军在海州训练了近二十万新军,虽然战斗力一般,但是刀枪、铠甲不缺,想要守住海州应该问题不大。而且必要的情况下,金州军还可以随时将海州的那些奴隶们武装起来,同样是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要知道去年整个冬天海州都没有闲着,几乎人人都接受了训练,再也不是以前胆小如鼠的奴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