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715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事情到了这一步还能怎么办呢,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了。
        鲁若麟之所以还没有对那些勋贵动手,只是想把证据收集得齐全一些,动起手来更加理直气壮一些。而且那些目标早就被控制住了,想跑也跑不掉。就是想提前转移财产,在安的各种应对面前也无计可施。
        鲁若麟这次要的是那些勋贵的财产和田地,至于勋贵本人,鲁若麟准备扔给朝廷,看他们怎么玩。
        死了这么多人,而且都是士子,总不能官官相护、轻描淡写了吧。要是处置不公,安可是有话说的。
        其实朝廷也不是没有办法避免自己陷入尴尬境地,毕竟安要求逮捕那些勋贵的文书已经到了内阁,内阁要是果断一点提前下手,主动权还有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惜,现在的朝廷除了内斗、争权夺利,执行力差的一塌糊涂。加上朝中关系盘根错节,说情的人太多,导致他们迟迟不能下决定。
        就在他们犹豫着要不要自己动手时,安没有等内阁的回复,直接就对那些勋贵们下手了,再一次打了内阁的脸。
        还是一样的操作,尽墨家产、只诛首恶,留下少量钱财让其家人活命。南京城里的勋贵一下子少了五家,受到牵连的世家大族也有九家,江南的守旧势力再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当然,此举也引起了老旧势力的反弹。他们没有武力来对抗安,就准备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对抗安的统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们准备对安即将实施的税法采取冷对抗,拒交或者拖延、瞒报税款。
        对于这些在地方上经营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大家族来说,对基层的掌控能力绝对不是现阶段的安可比的,有太多的借口可以找了。
        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基层的黑暗不是熟悉的人绝对想象不到,这也是权贵们最大的仪仗。
        安的这次清洗行动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钱谦益的位置不稳了。
        面对安的步步紧逼,内阁无能为力,也无所作为,早就让百官以及权贵们不满了。钱谦益名气虽大,但是能力确实不行,而且性格过于软弱。在此种局面之下,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首辅人选。
        但是如果钱谦益去职,按照规矩,就是陈新甲接任首辅的位置,这更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虽然大家都对钱谦益不满,还不得不容忍他继续坐在首辅的位置上。
        现在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即将入阁的卢象升身上,期待他能够给内阁甚至朝廷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就在大家认为没有朝廷的配合,安连收税的人都凑不齐的时候,十几艘安的战舰送来了近千名特殊的人。这些人衣着普通,有男有女,年龄更是参差不齐,放在每日不断进出的人群中并不显眼,也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这些人就是经过紧急培训后的安税务人员,安的新税法就靠这些人来推动了。
        因为国子监的事情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批人的到来又非常低调、隐秘,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这些人是来刨朝廷的根基的。

第492章  挖国子监的墙角
        虽然游行杀人事件的幕后元凶得到了惩处,但是军营里的国子监学子们并没有被放出来,而是经历着对他们来说“惨无人道”的军训。
        在一份份证据,以及一个个证人亲口讲述面前,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们终于知道了游行大屠杀的真相,知道自己是被利用了,对于那些幕后主使的权贵们更是恨之入骨。
        那些带头闹事的学生领袖也被安交给了朝廷,就看朝廷怎么处置,要是不能让安满意,安一点也不介意自己来的。
        对于那些死去的士子,安出于人道考虑,从查抄的财物中拿出去一部分送给了那些死者家属,又为安的形象加了一点分。
        对于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不管他们是主动也好,被蛊惑的也好,总之肯定是做错了事的。既然做错了,那就要受到惩罚。而鲁若麟给予的惩罚就是接受一个月的军训,那些不知道其中深浅的国子监学生在感恩戴德中愉快的接受了。
        黑暗的日子就此开始。
        对于这些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书生,即使安将标准降到了三分之一,依然不是那些书生们可以承受的。
        第一天,叫苦、求饶、装死的书生就占了绝大多数,但是负责训练的安士兵个个铁面无私,手中的木棍是回答他们的唯一方式。
        对此,还留在军营的张慎言提出了异议,认为安此举是有辱斯文。
        鲁若麟的回答是:“既然是处罚,不严厉一些怎么行。何况这些国子监学生品行堪忧,需要一些磨炼来改造他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可是孟圣人之言,总不会没有道理吧。安此举完全是为了他们好,学识上安没什么好教的,让他们有一个强建的体魄还是做得到的。”
        张慎言听了也无话可说,安虽然训练得非常严格,但是其他待遇上并不差。住宿、伙食与安是一样的标准,也没有故意报复虐待,还能苛求什么。
        “安国公,说实话,老夫有些看不懂你,你把这些国子监学生留在这里究竟是想干什么?老夫怎么觉得你有些居心不良?”张慎言皱着眉头问道。
        鲁若麟有些不自然的干笑了两声:“我这不是怕他们以后还会闹事吗,先给他们吃点苦头,以后再这种事情,他们就会掂量一二了。”
        张慎言盯着鲁若麟看了一会,勉强接受了他的理由。
        等到张慎言离开之后,刚刚到达南京的税务司司长罗瑞峰有些不解的问道:“大人,既然这些学生不能严惩,那我们还把他们拽在手里干什么,每天还要浪费那么多的钱粮。”
        “瑞峰啊,对于国子监你有什么看法?”鲁若麟没有回答,反而问道。
        “要说以前,国子监确实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但是现在的国子监,不过是一群纨绔子弟用来镀金的地方,早就名不副实了。”罗瑞峰鄙夷道。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也不尽然。其实这些学生进入国子监,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读书天分不够好,所以只能到国子监寻个出身。不过即使他们从国子监结业出来了,如果不能考上举人、进士的话,也只能做一个微末小吏。比起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是大大不如的,而且几乎不会有什么上升的空间。”
        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罗瑞峰好奇为什么鲁若麟会说起这个。
        “但是他们读书天分不好,是指的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的天分不好,并不代表他们在其他方面就一定会很差,说不定还有可能天赋出众呢,比如徐班。”
        鲁若麟已经把话说得这么透了,罗瑞峰要是还不明白就是大傻瓜了。
        “大人是想从国子监里面寻找人才为我们所用?”罗瑞峰恍然大悟。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国子监的学子向来为读书人所看低,在读书人里面也低人一等,前途更是渺茫。如果他们发现有一个不凭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也不凭家世和靠山,只凭真才实干来论高低的势力,你认为他们可不可能动心?”鲁若麟问道。
        “如果家里有背景、有靠山,生活无忧,可能不会动心。要是家境贫寒,或者胸怀大志、不甘人后,还是有可能投效我们的。”罗瑞峰如实回答道。
        毕竟鲁若麟不是皇帝,投靠鲁若麟不但要考虑到前途,还要考虑到舆论以及家族或者亲友的情况。
        “我又不贪心,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为安效力,我都是赚到了。”鲁若麟没准备将国子监的学生都争取过来,那也不现实。
        “大人高瞻远瞩,属下佩服。”罗瑞峰真心实意的拍了一记马屁。
        对于这些国子监学子来说,一味的进行军事训练肯定是不行的。进行训练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变得听话,服从命令,想要收服他们,还要从其他方面入手。
        每天上午是例行训练,下午则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晚上如果条件合适的话,还会进行与安士兵的交流会。总之,日程安排得很满,不会留时间给这些学子们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