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737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西商们希望能够恢复往日的荣光,在搬倒鲁若麟的同时打击徽商势力,所以他们花大力气投资刘孔昭和左良玉,希望他们能够推翻安国军对江南的统治。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盐商们的支持,刘孔昭和左良玉才能获得大量的粮食物资,组织那么庞大的兵马。
        可惜事与愿违,左良玉和刘孔昭兵败身死,西商的所有投资都打了水漂,而且还惹恼了鲁若麟。
        也是西商们壮士断腕得及时,只被安国军抓住了几家中小盐商,否则损失只会更大。
        经此一役,西商们元气大伤,完全靠着昔日丰厚的家底在支撑。
        但是这样的日子也不保险,因为安国军的新税法马上就要在江南实施了,西商们的那些田地和商铺会面临巨额的税金,只能说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徽商的表现则明显精明得多,他们之中除了少数人参与了刘孔昭和左良玉的事情,其他人都抱着作壁上观的态度静观局势的发展。
        在鲁若麟大局已定之后,这些徽商们马上放弃心中的仇恨,第一时间向安国军示好。
        江南发展大会上扬州徽商们小试身手,捐了不少银子,并表态支持安国军的新税法,算是向安国军交了投名状。
        正是因为扬州徽商们表现得还算不错,他们得到了在上海开发区会见鲁若麟的机会。
        对于这些盐商,鲁若麟虽然很厌恶他们,但是也不会一刀切的全部干掉。
        干掉盐商确实能够收获大量钱财、土地,但同时也会引起江南富人们的恐慌,对江南的长期统治不利。毕竟安国军不是李自成,抢钱不是主要目的,发展才是首要目标。
        不听话的盐商鲁若麟肯定不会手下留情,虽然那些西商们在明面上摆脱了阴谋对付安国军的嫌疑,但是鲁若麟早就知道他们参与其中。当初碍于维稳的需要,鲁若麟只处置了西商们抛出来的几个小盐商,但是暗地里已经在开始收集西商们的违法证据,等待时机一网打尽。
        徽商能够审时度势的向鲁若麟靠拢,如果没有大的劣迹,鲁若麟也不准备将他们收拾得太惨,但是必要的惩罚和警告还是要的。
        出征菲律宾不是简简单单的派战舰去打仗就完事的,如何在战后进行有效占领才是最困难的事情。在这个事情鲁若麟不准备大包大揽,而是拉人一起来做,徽商们也是主要目标之一。

507.菲律宾预售(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想要对占领地实施有效控制,物资、人口的持续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单靠安国军自己完成这些任务不是不行,但是效率太低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调集社会资源一起来做这件事。
        目前大明的社会资源在谁手里?当然是那些大家族、权贵们手中。在安国军的基层政权建立起来之前,想要高效的调动社会资源,还真得靠这些地头蛇们。
        在别人眼里,打仗是个烧钱的事情,而且回报很低。但是在鲁若麟看来,只要操作得好,战争也是发财的一大法门。
        菲律宾虽然离华夏有点远,但是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特别是菲律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华夏稀缺的金、铜储量巨大,价值无法估量。
        也就是西班牙人拥有美洲的广阔殖民地,所以对菲律宾的经营并不怎么上心。一旦菲律宾落入安国军手里,鲁若麟有把握创造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西班牙人的收益。
        说到种田搞开发,华夏人真的傲世全球,一点都不带谦虚的。
        所以,这次鲁若麟召集江南的豪商巨贾们齐聚上海,除了安抚人心,还带有拉人入伙的目的。
        那些豪商巨贾们来上海之前,还不知道鲁若麟准备远征菲律宾的事情,即使一些消息灵通之辈,也没有觉得安国军远征菲律宾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们过来完全是讨好鲁若麟的,毕竟鲁若麟在南京一直深居简出,不怎么接见外人。难得有这么一个外出的机会,无论是新人还是老人,都想在鲁若麟面前露露脸。
        这些大家族都是非常精明的,鲁若麟的上升势头已经不可阻挡,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贴上去,是等着尘埃落定的时候被收拾吗?
        来到上海,这些大家族已经做好了出血的准备,这是商人们讨好当权者的一贯方式。虽然手法粗暴,但是非常好用。
        即使鲁若麟再有钱,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鲁若麟现在地位高了,也不是谁都能够单独见到的,除了一些以往的老朋友,其他人只能在宴会的时候一起见了。
        在鲁若麟会见这些商人之前,由农业司的孙旺财先行召开了一次交流会。
        比起王福来,孙旺财的基础无疑要更低一些。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加上被鲁若麟强行提升到农业司司长的位置上,赶鸭子上架,好歹也算历练出来了,主持这样一个会议早就没有一点压力了。
        “这次安国公来上海,主要是收到苏禄那边发生了针对我们汉人惨无人道的屠杀事件,安国公痛心疾首,觉得有必要对那些刽子手实施报复,为我死难的汉人同胞们报仇雪恨!”王福来首先为安国军出征菲律宾的行为定了调,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绝对师出有名。
        “安国公爱民如子,我等感同身受。这次出征,我松江徐家愿意捐赠银五万两、布两万匹,以助军威。”松江徐家如今以安国军的头号附庸自居,捐赠这种事情从来不落于人后。
        有徐家带头,其他家族更是踊跃捐赠,报出来的数字也极为有诚意,可见是铁了心的要花钱买好感度了。
        扬州徽商更是以团体的名义直接捐赠军饷五十万两,出足了风头。
        虽然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苏禄在哪里,离大明有多远,那些汉人为什么被杀,又被杀了多少,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义愤填膺”、“倾囊相助”。
        安国公说要打,那就一定要支持,绝对没有二话。
        等到各家报完了各自的“诚意金”,孙旺财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不急,不急。大家愿意帮助安国军主持正义,这点本官倍感欣慰。但是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管你们是真心想要捐给安国军也好,还是希望花钱点让公爷另眼相看,我呢,都能理解。”
        说到这里,在场的商人们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看向孙旺财的眼神有了一丝同类的欣赏。
        商人逐利,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不是有好处,谁愿意平白无故的捐钱,除非是疯了。
        要不是看在安国公的面子上,你看会有多少人捐钱。想想当初崇祯以皇帝之尊请求权贵们捐钱抗敌,结果呢?不过收到十万两银子。说白了,还不是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崇祯失去了投资价值。
        你可以说这些商人和权贵们都是势利眼,但是人家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肯定是要花得有价值才行。
        “安国军对待朋友,一向讲究双赢。出征苏禄,需不需要大家的帮助?肯定是需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让朋友吃亏,所以针对这次出征,安国军制定了一份大致的方案,现在拿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随着孙旺财的声音落下,一副巨大的菲律宾地图被人拿出来,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孙旺财几句话就赢得了商人们的认同,这就是商人们喜欢与安国军打交道的原因。安国军从来不会把自己摆在高高至上的位置上,也不羞于谈赚钱的事情,这才是谈事情的正确方式。
        那些朝廷官员们心里想要,嘴上却在装清高,还将商人们视作予取予求的猪羊,商人们从心里是抗拒和腻歪的。
        “苏禄,同时也叫菲律宾,是对苏禄群岛的总称。菲律宾地处海南以南,一年四季炎热,可常年种植农作物。”
        “菲律宾多山林,各种珍贵木材数不胜数。可开垦农田预计超过一亿两千万亩。”
        一亿两千万亩?这个数字让在场的商人们都惊呆了。
        “孙大人,真的有这么多吗?”一位商人不敢相信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