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755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具体到当涂县,就是齐广勇他们拿着证据一家家的拜访那些权贵,一个字:罚!
        按照朝廷制定的税率,偷漏了多少税金,直接罚款十倍。十天之内,不将罚款交上,直接罚没家产。
        “十倍!?你们这是在抢劫!我们不交!”这位黄姓大地主听到处罚这么重,当然不肯交了。愤怒压制住了对安国军的恐惧,咆哮道。
        “抢劫?不敢当。比起你们黄家的发家史,抢劫这个手段简直太低级了。”齐广勇讽刺道。
        黄老爷的父亲中过举人,虽然没有中进士,但也算得上是当涂的“书香人家”了。
        黄家在黄老爷父亲那一辈时,家中只有薄田十几亩。黄老爷父亲改换门庭之后,黄家的家产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到现在已经有良田一千多亩,山林两座了。
        当然,这其中既有黄老爷父亲举人身份的作用,黄老爷父子两代“高超”的经营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
        黄老爷的父亲虽然已经过世了,但是几十年的经营下来,黄家在当涂县和太平府已经人脉广织,依然享受着免税的待遇。
        “你你你这是诬陷!我们黄家是积善之家,黄家的家产都是祖辈一代代积攒下来的。”黄老爷听了齐广勇的话,心中一惊,立马反驳道。
        “你们黄家的家产究竟是怎么来的,你心里清楚,我们也调查得很清楚,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今天我来也不是跟你计较这个的,我的要求很简单,乖乖把罚金交了,否则不要怪我们不讲情面。”齐广勇懒得跟他多废话。
        “你们这是强取豪夺,我要去府衙告你们!”黄老爷拿出自己最大的底牌。
        “尽管去,府衙只怕不够,最好告到南京城去。”齐广勇不屑的说道。
        黄老爷虽然在当涂堪称上层人士,但是放在太平府就不太够看了,何况南京城。看到齐广勇不以为意的样子,顿时就傻眼了。
        “记住,你们只有十天,十天之后看不到罚金,黄家名下的房子、田产就只能充公了。”说完,齐广勇带着兵丁们昂首离去。
        黄老爷望着远去的齐广勇,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父亲,真的要交吗?”黄老爷的儿子心有不甘的在黄老爷耳边轻声问道。
        “还能怎么办,人家已经把我们查得底朝天,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飙。要是再不识趣,只怕这一关我们都躲不过去。希望把这个钱交了,他们能够放我们一马吧。”黄老爷神情萎缩的哀叹道。
        “要是马鞍山那边的人还在,我们也不至于被欺负成这样。”黄老爷儿子愤愤不平的说道。
        “闭嘴!要是不想我们黄家被抄家灭族,那个事情以后都不准再提一个字!”黄老爷眼神突然变得锐利无比。
        黄家私下里曾在马鞍山养有一支土匪,方便处理一些明面上不好办的事情。
        仗着那支土匪,黄家黑白两手齐下,才能积攒下如此丰厚的家产,当涂县的老牌家族才会高看他们一眼。
        不过那支土匪在安国军声势浩大的清匪行动中被灭了个干净,黄老爷一度还在担心自家与他们的关系被查出来。只是好久之后也没见到什么动静,这才稍微放心一点。
        黄家算是运气比较好的,马鞍山上的土匪多如牛毛,背后的势力也是错综复杂,被查出与土匪有牵连的家族也有好几个,无一不被安国军抄了家,其中就包括当涂县的几个老牌家族。
        正是因为安国军如此强势,所以当涂县的权贵们从来没有想过用武力来对抗安国军的处罚,实在是实力相差悬殊。
        与黄家遭到同样处罚的还有当涂县的所有豪族、官绅,面对如此巨大的罚款数额,他们敢怒不敢言,只能硬着头皮拿钱。
        仅此一项,齐广勇收到的钱财就是当涂县全年赋税的十几倍还要多。
        就在那些权贵们以为灾难过去了,安国军又颁布了以后的税收办法。
        新税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阶梯税额。田地、商铺越多,交的越多。
        像黄老爷那样有上千亩地的,全部税赋加起来,种的粮食基本上全都要上交才行。而且新税法在下个交税季就会执行,根本没有多少缓冲的时间。
        这下子,像黄老爷那样有大量田产的家族就坐蜡了。
        他们要么将田产大部分卖出去,或者通过分家来稀释田产;要么死扛,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这种明显断掉权贵们根基的事情终于激起了他们的怒火,他们一边向府衙上告,一边暗地里组织自家佃农起来闹事。
        以往这两种手段用来对付上级下派的官员几乎是无往而不利,只是这次他们明显没有看清楚情况。
        一方面是府衙那边也无能为力,传统的官场办法对安国军完全没用,安国军根本就不鸟他们。府衙自身都前途未卜,更不用说为地方出头了。
        至于组织自家佃农闹事,这次也行不通了。
        因为安国军可不是朝廷下派官员的那套做派,早早就将工作队下到了基层,基本上每个村子安国军都进行过的宣传与许诺。
        “你是说安国军承诺给你们分田?”村民们不愿意听从指挥出来闹事,黄老爷不得不屈尊降贵跑到自家佃户的村子,找到了村长。
        “是的,安国军承诺每家起码分五亩地。要是土地有富余的话,还会分得更多。”村长说这话的时候两个眼睛都亮了。
        虽然村长家有十几亩地,但是谁也不会嫌地多不是。而且这个村子里的村民都是村长的同族,族人日子也过得苦哈哈,要是每家都能分到地,村长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笑话。安国军哪里有田分给你们,他们这是在骗你们罢了。”黄老爷知道安国军在当涂虽然有一些查抄来的田地,但是完全不足以进行这样规模的分田。
        村长听了也没有反驳,而是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黄老爷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忙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村长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少糊弄我,赶紧说。”黄老爷马上摆出一副厉色。
        黄老爷积威犹在,村长不敢再隐瞒,讪笑了一下:“黄老爷手上的田只怕不止在衙门里登记的一千多亩吧,按照老汉的了解,黄老爷的地起码也应该有三、四千亩才对。”
        隐匿田产,这是权贵们一贯的做法。以前因为上下勾结、同流合污,这样做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但是现在安国军来了,那些隐匿的田产会被如何处置就不好说了。
        “你是说安国军会把我的那些田分给你们?”黄老爷双眼欲裂。
        “我可没这样说,安国军的老爷们也没说过。只是我想来,除了那些隐田,安国军哪里会拿出这么大一批田来。要知道安国军可不是对我们一个村子承诺了要分田,当涂县的所有村子几乎都这样说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村子连忙否认。
        黄老爷此时完全没有与村长继续谈下去的欲望了,有了安国军的分田承诺,至少在当涂县内想要把百姓们组织起来闹事已经不可能了。
        黄老爷急急忙忙的回到家,立马把管家叫过来。
        “你马上去衙门,把我们隐匿的那些田都上册。”
        “老爷,把那些隐田都上册的话可要多交不少钱。而且自从安国军开始收税以后,衙门就停止了田地交易和新增田地上册,想上也上不了啊。”管家叫苦道。
        “户房的周主事不是与你关系亲近吗,让他想想办法,把我们的隐田偷偷的加上去。”黄老爷不死心。
        “没用的,安国军现在盯得特别紧,户房的人根本不敢做手脚。周主事自己就不干净,生怕哪天被揪出来了,哪里还敢掺和这种事情。而且安国军自己手里就有一套原始图册,一对比就会发现马脚,根本做不了假。”管家摇了摇头。
        黄老爷这才彻底死了心。
        安国军这是早有图谋,一开始就盯上了大户们隐匿的田产。先罚款,然后就是将那些隐田没收了,一环扣一环,要的就是让这些大户们将非法所得全都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