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171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你们去把佛道辩论大会的情报再搞清楚一些……”崔秀宁又重新做了一些安排和指导。
        两个小时后,李雍等四个特务就离开了。
        李洛听到崔秀宁的情报工作安排和指导,不得不佩服情报专业对各种细节的操作。
        反正,他肯定不适合干特务。但崔秀宁这四个学生,显然都是特务的料。
        “怎么,听到忽必烈大叔人多马多,你怕了?革命信念动摇了?”崔秀宁笑道。
        李洛苦笑:“忽必烈大叔的确人多马多,但时间在我们这,我们等的起。”
        崔秀宁道:“我下午去旧城(金中都)看看,那里有很多平民,再去看看李雍的分局。”
        李洛道:“那你自己去吧。我要去公主府,在她面前晃一晃,她定性差,忘性大,别让她忘了我的存在。”

第181章  “智囊”李洛
        李洛和崔秀宁又商量了一个多小时,在纸上写写画画了半天,这才各自离开。
        高丽王后的安平公主府,在睦亲坊。
        李洛穿过天街往西,来到睦亲坊,很快就找到煊赫的公主府。
        李洛今天没有再穿高使臣官服,而是穿着王后赏赐的质孙服。
        就连头发,都从发髻改成了两条辫子,戴上元人的圆檐帽,起码打扮上是个蒙古人了。
        辫子,当然是崔秀宁给他编的。
        公主府门口的守卫,看到李洛,用蒙古语说道:“你是来拜见公主的客人?”
        李洛摇头,用蒙语回答:“我是公主的臣下,乃是奉命向公主回话,不是客人。”
        李洛说完,拿出那枚行商令牌,作为凭证。
        “这是公主的东西,进入吧。”
        李洛进了公主府,七问八问,还没见到公主,就见到一个熟人,印侯。
        印侯是公主的家臣之首,又是蒙古人,所以极得公主信重,如今在高丽做着二品武官,潇洒的很。
        但是,印侯对李洛,却很热情。因为,李洛发明了牌九,能让公主高兴,他也觉得日子好过些。
        “哎呀,李安达!你来的正好,大人又在发脾气呢!”印侯一看见李洛就拍着他的肩膀,搂着他往内庭走。
        在来大都的路上,李洛和几个家臣可谓“臭味相投”,尤其和最直爽的蒙古人印侯,已经“安达相称”。
        “印侯安达,公主大人昨天见了大汗和皇后,又回到久违的公主府,就像疲倦的鸟儿归巢,怎么会发脾气呢?”李洛故意问道。
        “哎,还不是因为,皇后的病嘛!”印侯说道这里,突然一惊,左右看看,然后压低嗓子道:“李洛安达,这事儿你可不要乱说。皇后大人病重,公主心中难过,所以发脾气。”
        李洛已经得到情报,但听到印侯的话,故意惊讶道:“当真?”
        印侯点点头,不愿意提及此事。
        皇后察必和忽必烈感情很深,又是真金太子的生母。
        而且,元朝是“双圣临朝”制,就像唐高宗和武则天一样,上朝时一起并坐,夫妻共同坐朝听政。
        所以,察必皇后可不是一般的皇后那么简单。她的健康对元廷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当然是宫中秘密了。
        “我要杀了那些和尚,道士,萨满,郎中!他们都是废物!僧人说着佛祖,道士说会炼制丹药,萨满说能代表腾格里,郎中说会治病,可是他们没人能治好我的额吉!”
        内庭传来高丽王后的怒吼。
        色目家臣张瞬龙可怜巴巴的说道:“请大人不要生气,也不要高声,让有心人知道皇后大人病危就不好了……”
        “你放屁!”公主怒喝道,紧接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印侯小声对李洛说道:“老张挨打了,这一顿打轻不了。”
        李洛有点后悔来了。本来是想来新靠山面前刷刷存在感的,谁知这女人脾气这么大。
        李洛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大人,此时与其为皇后大人的病担忧,还不如想点办法。”李洛进去就说道。
        李洛和崔秀宁根据李雍的情报细节,知道察必皇后就是身上长了一个化脓的疮。
        古代很多人长疮就会死,其实就是细菌感染,缺乏抗生素造成的。
        对于抗生素,就算李洛和崔秀宁搞不出青霉素,也知道有几种中药比较管用。
        虽说这几种中药能当原始抗生药物使用,但却是近现代医学的发明,元朝医生仍然不清楚这几种中药有抗生作用。
        察必皇后这种“疮”,在古代是高发性高致死的恶疾,但对李洛和崔秀宁来说,却多半不是绝症。
        所以,李洛也就有了几分信心。就算这几种中药不行,还有青霉素呢。
        崔秀宁已经开始准备了,半个月之内,她有信心培养出一点青霉素。
        为何要救蒙古皇后?
        因为这对两人刚刚策划的“大都计划”非常重要。治好鞑子皇后,“大都计划”就成功了八成。
        这一次,佛家、道家、皇后、公主……都是棋子。
        公主看到李洛,暂时放下了抽打张瞬的鞭子,她看着李洛,仍然满脸怒色,手里的鞭子,似乎要换人抽打了。
        李洛在鞭子落到自己身上之前,赶紧说道:“公主大人,可听说过晦气么?人的怒气会养出晦气,于自己和父母都不利。岂不是对皇后的病有害无益?”
        高丽王后听到这句话,一股怒气顿时一挫。
        李洛继续说道:“这就是为什么怒气会伤身的道理。而且,怒气生出的晦气,最催人老。公主虽然花容月貌,青春年华,可也经不起一日三怒啊!”
        什么?
        怒气催人老?
        身为蒙古人的忽都迷失,哪里听说过这些?她可不想被催老!
        关系到容貌青春,她甚至没去想李洛说的是真是假。
        她的怒气转眼之间就开始消融,来的快也去的快。
        看到公主扔掉鞭子,脸色开始好看,家臣和侍女们都是大大松了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瓷器碎片。
        而且,人人都对李洛投以感激而敬佩的目光。
        这个李司译,还真是有办法啊。
        “李洛,你来的正好。既然你也知道了,本后也不瞒你。你说,本后该怎么办?”
        她骄横跋扈,为人任性,所以都没有笼络一个智囊在身边,一旦遇到事情,就是发脾气。她身边的人虽多,竟无一个真正有才干的人。
        可是李洛,无形中替代了这个“智囊”的角色,不知不觉中让忽都迷失开始依赖起来。
        “公主,如今皇后之病乃是朝廷机密,公主不能让一些不该知道的人知道。”
        李洛第一句话就砸在公主心上。
        哪些是不应该知道皇后病危的人?当然是几个有野心的异母兄弟,以及想当皇后的人,还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宗王,大臣。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忽都迷失问。
        李洛笑道:“公主放心,皇后的病还没坏到那种地步。公主现在,应该高兴。很多人知道你昨天入宫,一定见到了皇后。所以,公主应该高兴,装的高兴。”
        “起码,公主要替太子,迷惑一些应该被迷惑的人。”
        忽都迷失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
        “来人!备马!我要去飞来泊打猎!”
        高丽王后下令,“我要让有些人看到,本后很高兴!”
        然后,她看着李洛,“李司译,你也陪我去打猎!”

第182章  打秀宁主意的喇嘛
        过午,秋高气爽。安平公主带着李洛骑着骏马沿着天街御道,直出城南。
        安平公主去“下马飞来泊”打猎的事,很多就被有心人知道。这些人不由有些失望,从安平公主的举动来看,皇后恐怕并未病重。
        “下马飞来泊”就是后世的南苑,乃是辽、金、元三代皇家猎场。
        大队骑兵出了南城丽正门,进入“旧城”。旧城是金中都,也是大都新城竣工前的元廷所在。
        大都新城竣工后,忽必烈下诏“多产及有职者”迁入大都新城,没有官职又不富裕的平民百姓,不许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