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178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不是双方达到目的,是三方达到目的。
        忽必烈非常重视宠臣阿合马的意见。一旦到时密宗高僧的丑闻曝光,阿合马在忽必烈震怒之下趁机对密宗出手,一定会一举掀翻密宗四教之首的地位。那么挟救治皇后之功的道教,借机重新夺回大元教权的把握就更高。
        快了,四天之后,就是忽必烈的万寿庆典,李洛不打算让忽必烈好好的过大寿。作为汉人,借此机会,他总要恶心一下至高无上的忽必烈大叔吧?
        等到那时,杨琏真迦毒害帝师畏罪潜逃、宣政院副使大僧官秽乱宫闱这两件事也该爆出来了。
        忽必烈年纪不小了,不会因为这事……一下子过去了吧?
        尤其是给他戴绿帽子的,还是他如今最宠爱的妃子兰菩,以及深受信重的大喇嘛德旺朗玛。
        作为一个像康熙一样爱面子的大皇帝,这没准哦。
        李洛在回去的路上,幸灾乐祸、恶意满满的想,心里美滋滋的。
        …………
        “这位檀越,你找贫道所为何事?”这两天一直在大都道门中相互串联的张三丰,今天刚出暂居的玄城观,就遇到一个年轻人,说找他有事。
        “张道长,不是在下找你,是我家夫人有请。”大都分局的特务李幽,笑吟吟的说道。
        张三丰问:“你家夫人是……”
        李幽凑近,低声说道:“道长先不管那么多。道长不难道不知道,道家近在眼前的危机了么?”
        张三丰目光一跳,不由狠狠的打量了一下这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他发现,这年轻人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
        是那种有点阴森的感觉。总之,让他不太舒服。
        要不是他年近四十,阅人无数,目光毒辣,他还真发现不了这年轻人的异常之处。
        “好,贫道就恭敬不如从命,小檀越带路吧。”
        半个时辰后,张三丰跟着李幽来到旧城,进入熙熙攘攘、人气旺盛的布市坊,来到一个小院。
        这院子不是大都分局,只是分局的一个联络点。
        “夫人,张真人到了。”李幽领着张三丰进入正房,对坐在客厅上的崔秀宁说道。
        真人?张三丰不禁摇头,“贫道只是个闲散道人,并无道官执事,怎敢妄称真人?夫人见笑了。”
        崔秀宁笑道:“现在不是真人,说不定很快就是了。”
        张三丰不由大为诧异,他打量一下崔秀宁,心道:这女子神情气象,竟然是平生仅见,远非一般女子可比。非大富大贵之格,绝不能如此。嗯,此女似乎是齐人,齐在东,东乃木也……
        崔秀宁毕竟是女子,张三丰不能仔细打量踅摸,只能试探道:“夫人可是齐地之人?”
        这下轮到崔秀宁惊讶了。她是青岛大嫚,可不就是齐人?这道士,真是太神了。
        崔秀宁说的虽然是汉语,却更像大都口音,和这个时代的齐鲁口音肯定不同。张三丰不说她是幽洲人,却一口说出她是齐人,她怎么不惊奇。
        “小女子正是出生齐地,不知张真人如何知道?”崔秀宁真的很想知道这道士怎么看出来的。
        他上次看出李洛是陕西人,这次看出自己是山东人,绝非巧合或者瞎蒙。
        想想也是,自古以来,很多帝王贵族信重道士,后世之人嘲笑他们愚蠢。可问题是,那些贵族并不是傻子,倘若道士们没有一点真本事,纯粹靠嘴皮子招摇撞骗,他们怎么可能受到礼遇?
        张三丰回答道:“此乃地气之于人也。天地山川,人物草木,皆有气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此理。只是,此理不易为人所察。若所察者,必学道也。”
        崔秀宁听出来了。不同的地方,人物气质都是不同的,只不过一般人看不出来罢了。想要看出来,就要学道。
        她终于明白,李洛上次说的特殊禀赋的意思。这真的类似特殊能力了。总之,她这样的人没必要深究。没有“道心”的人,想必一辈子也学不到这手绝活。
        张三丰忽然微微一笑,说道:“今天清贫道来的,恐怕不光是夫人,还有位有过一面之缘的故人吧?”
        李洛在厢房听到这句话,忍不住暗道,这道士真是个精怪。
        “哈哈,不错,张真人,我们又见面了!”

第189章  一路走来所见的大元天下
        张三丰笑吟吟的说道:“果然是李檀越,贫道和檀越真是有缘啊。”
        李洛和崔秀宁相视一笑,对张三丰道:“张真人可知,在下请来相见的意思么?”
        张三丰目中神采奕奕,语气也清朗无比,“若贫道没有算错,檀越当有助我道家过关脱困之法,并且,还想举荐贫道进入集贤院。然否?”
        李洛不得不心生佩服,笑道:“那么,请问张真人,在下为何要这么做呢?”
        张三丰道:“李檀越恐怕是看中了集贤院的举荐之权吧?也是,当初集贤院权势最重时,每年可举荐数百人入仕,几乎取代了大宋科举。就算如今大不如前,每年数十个举荐名额还是有的。”
        李洛和崔秀秀宁再次被张三丰的机智惊到了。果然,张三丰能成为元明之后最负盛名的大道士,真真不是侥幸。
        其他不说,就是这份智商,就远胜绝大多数人。若论iq指数,只怕这道士起码要比李洛崔秀宁高出20分,属于天才的范畴。
        “张真人真是神机妙算,没错,的确如此,你算的丝毫不差。看来,在下没有找错人。”李洛表态。
        张三丰呵呵一笑,“只是,贫道还真不知道,李檀越有何手段助我道家脱困呢?这第三次佛道论战,可是蒙元皇帝钦定的章程,可论战之法却很不公平。”
        李洛放心了。要是张三丰连这都能算出来,那他也不敢和对方合作了,因为太可怕。
        “张真人会不会岐黄之术?”李洛突然问道,也算是提醒。
        张三丰顿时露出失望的神色,“李檀越是不是希望贫道治好一个大贵人的病,然后凭此助道家过关?真是惭愧,贫道虽然也通岐黄之术,更能炼制丹药。但于医道,却并不精通。”
        他猜出来李洛的办法,但是,李洛高看他了,他在医道上,根本达不到那种高度。
        李洛赞道:“张真人真是聪明过人啊,没错,在下是需要请你出手,但是……”
        张三丰立刻明白了,“原来李檀越自己有救治之法,只是借助贫道之手罢了。嗯,想必那位大贵人,就是皇后吧?”
        李洛忍不住对崔秀宁笑道:“夫人,你看到了吧,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啊!”
        他此时心中大定。因为,以张三丰如此聪明的人,一定会选择合作,好好配合。
        “……然后,我再向公主郑重推荐道长,让道主入宫,宣称用道家丹药之法,救治皇后……当然,道家秘药,何等宝贵,一年只能救治三人,以策万全,免得真成了郎中…事毕,道家善做事,密宗擅空谈的说法,就能渐入人心。密宗善于辩论,反而会让皇帝厌恶。”
        李洛把自己的策划一一道来,说的张三丰不住点头。
        这个李洛,当真有手段。竟然利用为皇后治病的法子,不但化解道家这次的大尴尬,还借此事树立“道家善于做实事,佛家善于空谈”的舆论。真是“阴险”啊。
        就算治不好皇后,却也无碍。给皇后治病的人很多,大不了多一个庸医就是。而且看李洛的神色语气,竟然很有把握。
        李洛当然有把握,现在宫中情报更细致,症状说明,皇后就是长了大疮造成细菌感染。这样的“恶疮”,五十年后的元朝神医朱丹溪就有办法治疗,别说近现代的中药治法了。
        几人说好了细节,就谈到交易。
        “倘若此事做成,道长做了集贤院副使,在下希望一年内能帮我推举30人为官,入仕起步不低于七品。”李洛提出要求。
        张三丰想都不想的拒绝:“就算此事做成,道家势涨,贫道最多也就当个从二品的副使,不是掌印真人,可没本事举荐30个七品以上官位,最多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