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206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这倒不是古尔赤哥把主卧让给了他。而是古尔赤哥仍然保留着蒙古牧民的传统,只愿意住帐篷。所以,他明明有一所不小的宅子,却偏偏要在后院搭个帐篷。
        “你觉得这李沅怎么样?”李洛在里间小声问道。
        崔秀宁回答:“比较倔强,有主见,善于隐忍,出身不简单。”
        李洛道:“我能不能收个妹子……不对,是能不能收个义妹?”
        崔秀宁冷笑:“我就猜到你想干嘛。哎,真是缺乏亲情的男人啦,可怜。”
        李洛小声道:“我是想将来能拿她联姻……”
        崔秀宁摇头:“你自己真是这么想的?就算你真这么想,你以为联姻又有多大作用?郭子兴把干女儿嫁给朱元璋,倒是联姻了。可是朱元璋不还是抢了他儿子的帅位?”
        李洛一噎,突然发现所谓“认妹联姻”的动机,只不过内心给自己收留李沅的一个借口。
        他李洛,用不着靠联姻换取合作和忠诚。
        古代拿姐妹女儿来联姻巩固利益的很多,但联姻效果却鲜有令人称道的案例。
        崔秀宁继续说:“你啊,自小没有亲情,对亲情很渴望。所以你能痛痛快快认了义父,现在又想认个妹妹。”
        “当然,你眼光也很高,不会乱认亲。她姓李,名字也是江河,和你的名字像是一对兄妹。加上她又可怜,又有点来历,当然,主要还是长的好看……”
        李洛赶紧捂住崔秀宁的嘴,在她耳边说道:“你很聪明,说的都对。但唯独一点错了,我不是因为她好看,她再好看,还能有你好看吗?我告诉你,你说漏了一点,你忽略了我的恻隐之心。”
        崔秀宁扳开李洛的手,“一个男人对美女的恻隐之心,几乎没有纯粹的。当然,我也可怜她,还不止可怜她一个人。”
        “我也想顺便将她带离苦海,所以我不反对你的想法。但我有个要求。”崔秀宁很是认真。
        李洛道:“你说。”
        崔秀宁道:“李沅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真要结成什么兄妹,那就应该哥是哥,妹是妹,能做到吧?”
        李洛叹息,“夫人。你太小看我了,真的。”
        “好吧。我就是打个预防针。”崔秀宁笑了,“李沅年纪不大,还有可塑性。我明天试探试探,看她心性品行如何。要是没为题,就把她培养起来。要是心性有问题,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ps:李沅,肯定是有用处的,不喜欢的理解一下。求各种支持。

第217章  肯定不止生一个蛋
        第二天大早,一夜没合眼的李沅,简单的带了一个包袱,就随李洛和崔秀宁离开。
        这个地方,没有值得她留恋的,有的只是艰辛和痛苦。
        古尔赤哥亲自送李洛到村子门口。李洛也没有小气,大方的给了这贪婪的蒙古保长三百贯交钞。
        队伍再次上路,直往南边而去。李沅自然也和崔秀宁一起坐在马车里。
        中午的时候,队伍到了莱州城附近。李洛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南下。
        今天,一定要在即墨过夜。
        一天赶路百余里,终于在黄昏时来到崂山之北、墨水河源。
        据崔秀宁说,她的家乡,就在崂山下墨水河源头的一个镇子。
        而且,崔家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几十代没挪窝。镇子边曾出土一位明朝崔姓高官的古墓。这崔姓墓主就是她的祖先。
        她十五岁前一直住在那个镇子,在那里上完初中。直到她父亲提了正处调到清岛市局,她才离开即墨。
        崔秀宁下了马车,指着十几里外的大山小声对李洛说道:“那就是著名的崂山。”又指着不远处的河流:“这就是墨水河,沿着河往下几里,就是我住过的镇子。”
        她的神色有点激动,眼圈也红了。
        这里的山水还是后世的山水,大致没有什么变化,她能认出来。
        可是,这里的一切,又完全不一样。她记得这一带有个服装厂,还有个游乐园,以前不止一次来过。
        李洛低声说道:“别伤心了。你起码还知道家乡。而我都不知道父母之乡,只知道不在关中就在河东。”
        崔秀宁灿然一笑,小声道:“那你就把即墨当你家乡也一样。反正某人不是也要做……即墨女婿的嘛。”
        李洛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警花,有意思啊。
        马致远忍不住走过来笑道:“中正兄畅快非常,不知有何乐事?”
        李洛指着崂山,“千里兄不正是要去崂山么?你帮我向道士求取一道升官符可好?”
        马致远闻言也哈哈大笑,“倘若真有升官符,那这崂山早就沦为红尘闹市,哪有如此的清宁风光。”
        李洛问:“千里兄是现在就上崂山,还是和一起,找地方对付一宿?”
        马致远道:“向晚上宝山,戴月林间走,不亦快哉!”
        李洛点头,“那你我就此别过了,千里兄保重。”
        马致远拱手道:“此次多谢中正兄关照,中正兄保重,后会有期。”
        李洛也拱手:“后会有期。”
        马致远为人洒脱,道完别,随即上马挥鞭,带着一僮一仆,趁着夕阳晚照,奔驰而去。
        李洛看着马致远夕阳下的背景,不由有些感慨。
        将来马致远仕途失意,理想破灭。当他独自羁旅,写下“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是否也能如此潇洒从容?
        这次是崔秀宁骑马带队,沿着河流往下,不一时就来到一个河湾之处。
        崔秀宁驻马看着眼前的一片古代村庄,默默无语。
        李洛策马来到她身边,一起陪她看着村庄。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
        两行清泪终于流下崔秀宁的脸庞,将她易容过的暗黄肤色,冲出两道白皙的泪痕。
        两人并马夕阳,久久都不说话,就连崔秀宁的眼泪,也只是无声流淌。
        都烈等护卫很有眼色,都没有跟上来。
        过了好一会儿,崔秀宁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我记得,靠近河湾的地方,有一棵七八百年的古银杏树,一人都抱不过来。我小时候经常和同学在树下玩耍,捡银杏果,用叶子贴画。我爷爷奶奶也常在大树下纳凉。”
        李洛道:“那我们去看看。”
        两人策马下了河湾一起下马,崔秀宁根据河湾的位置,很快找到一棵银杏树,“看,就在那里。”
        李洛一看,可不是么,的确有一株银杏树挺立在河堤上。
        但是,它不是一人抱不过来的参天大树,只是一棵手腕粗、三尺高的小树苗,最多不过五六年树龄,风大些,就可能将它吹断。
        崔秀宁小心抚摸这棵还没有她高的小树苗,观察它的树形,以及枝条的走向,很笃定的说道:“就是这棵树!李洛你不知道,它后来长的可高了,遮天蔽日的,现在才这么大啊。”
        她抬起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泪光盈盈。
        此情此境,此感此念,让李洛也不禁心生恍惚,时空光怪陆离的虚幻感,让他刹那间怀疑这一切是不是梦境。
        他把手伸向崔秀宁的脸,触摸到面庞的温暖,泪痕的冰凉,女人的呼吸,这真实无比的感觉,顿时让李洛踏实起来。
        好好,不是梦。
        他是真的,面前这活色生香的女人,也是真的。
        崔秀宁忽然忍不住扑到李洛怀里,埋头哭泣。
        李洛将她紧紧搂在怀里,用手轻轻拍着她的背,不说话,不劝解,只是任她哭。
        等到小女人哭的差不多了,李洛很认真的说道:“我要是真有登基开国的命,就封这棵银杏树为国公。”
        “你说什么?”崔秀宁抬起泪水涟涟的脸,忍不住问道。
        “哈哈,我说,我真要能当皇帝,就封这棵小树为国公。”李洛也被自己的话逗笑了。
        崔秀宁顿时破涕为笑,她把眼泪一擦,推开李洛失去利用价值的怀抱,粉白的小拳拳不要钱的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