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270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伯颜笑道:“中堂勿忧。黄华乃是昔日反贼,如今却做着我大元的高官,他一旦率兵到了泉州,就是一个招牌。反心坚定的贼子,一定要出兵铁心灭他,这就分散了完哲都的压力。而反心不坚的贼人,看到黄华能做朝廷高官,必定也会生出二心,很可能倒戈投降,效仿黄华。”
        安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伯颜继续道:“再者,黄华在贼军中臭不可闻,又怎会轻易再做贼人?就算他要反,贼人又如何敢信他?就算黄华反了,我们也可故意放出风声说他诈降贼军,借贼军的手杀他。”
        “退一万步,黄华真反了,又被贼军接纳,那又如何呢?在大元铁骑面前,无非是多两万送死鬼罢了,根本翻不了天,都不用完哲都出手,高兴就能灭了他。大汗如此英明,怎么会用错人?安童中堂实在多虑了。”
        安童不由拱手道:“大汗深谋远虑,奴才万万不及。”
        忽必烈微有不满,安童虽然乖巧懂事,毕竟是太年轻了。但是,一直很会知人善任的忽必烈,怎么会用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为百官之首?岂不矛盾?
        当然不是。这反而说明忽必烈“英明”,深谙帝王之术。
        因为,元朝宰相权势之重,直追秦汉,远胜唐宋。所以,一向乾纲独断的忽必烈,当然不会任命一个精明老辣的首相,不然的话,相权就难以压制了。就拿伯颜来说,如此受忽必烈信任,却也没当过中书省右相,只当过左相。
        大皇帝再次下令:“枢密院再拟旨,令浙江水师、广东水师,南北夹击海盗战船。有贻误军机者,锁拿进京。”
        “喳!”
        “派怯薛侍卫四人,分赴汉军和水师,督查军务,不得有误。”忽必烈也没忘记派怯薛侍卫去监视汉军和水师,他对汉人军队始终不放心。
        “降旨江浙左丞尤世显,令驿使司探查贼人消息,三日一报。再着驿使司严查通贼官民,一经查处,就地正法。”忽必烈又想起尤宣抚的‘驿使司’。
        “喳!”伯颜一迭声领旨遵命。
        说完了泉州镇压“宋贼”的军务,大元君臣又再度商讨起征日大略。
        伯颜再奏:“大汗,如今征日都元帅阿剌罕重病不起,预备人选阿塔海也拖拖拉拉,这征日主帅之职,势必要另委他人呐。还请大汗示下。”
        皇帝道:“那就委任凤州经略使忻都为征东元帅,加中书右丞衔。”
        伯颜道:“大汗圣明,忻都打过海战,也征过日国,确是最佳人选。”
        忽必烈又看向中书左丞相阿合马,问道:“粮草,海船,军械可都齐备?”
        阿合马奏道:“回大汗的话,粮草军械皆已齐备,只有战船…只完工了九成。不过请大汗放心,最迟六月,除了泉州蒲寿庚的船之外,其他七百艘全部能完工。”
        忽必烈沉下脸来,“朕让范文虎在江南督造战船,竟然还未完工。倘若误了日期,定不轻饶了去。”
        受了范文虎好处的阿合马赶紧替范文虎辩解道:“大汗所言极是。只是范文虎实在算是忠心用事,他既要编练江南征日大军,又要督造战船,也着实不易。尤其是战船,要用的木料很是讲究,急切间造不出来。”
        忽必烈冷哼一声:“只要大军能按期出发,其他事朕只当看不到。可若误了朝廷的事…真当朕老朽昏聩不成?”
        阿合马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道:“奴才不敢。奴才的那点小心思,如何能瞒得了大汗呢?”说完连连磕头。
        忽必烈道:“拟旨,征东诸事,务必与六月万事齐备。定于六月五日,范文虎的南路,忻都和金方庆东路,南北俱发。务必与六月中会和于日国近海。”
        “江南军增加一万,高丽军增加一万,再增蒙古铁骑一万,加探马赤军一万!”
        忽必烈的话,大臣们毫不惊讶。皇帝增兵才显得正常,不增兵反而奇怪了。谁叫日国人这次竟然敢扶持赵宋余孽复国?
        本来,已经定好江南军十万,金方庆的高丽军四万,蒙古军一万,再加辽东水达达、汪古等部族兵一万,总计十六万大军。
        可是如今,日国人招惹了大元,大汗为了惩罚日国,就增加了四万兵马。使得征东兵马总数达到二十万!其中光蒙古铁骑,就达到了两万。
        这要是日国人知道,还不悔死?高丽也倒霉,又要多出一万兵马。
        忽必烈继续道:“再告诉忻都、金方庆、范文虎等人,三品以上从征将领,皆由朝廷定夺,彼等不得举荐。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彼等可举荐之。五品以下军将,可自委任之。”
        “喳!”
        …………
        “元廷增兵了!”李洛第一时间就得到大都分局传回的消息。
        历史上,蒙元第二次征日军队大概是十六万人,现在增加了整整四万。兵力高达二十万之巨。
        蝴蝶效应,终于开始起作用了吗?
        幸好,元军出征的日期,和历史上没什么变化。台风,应该还是能赶得上。
        倘若没有台风消灭元军主力,他去了就没有意义了。
        元廷圣旨说的很清楚,三品以上的将领,必须由元廷定夺,征日将帅们没有举荐他人的资格。但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将领,征日将帅们可以举荐。
        让谁举荐自己呢?
        忻都,和自己一点交情都没有,又是眼高于顶的蒙元宗室,他不可能举荐自己。
        范文虎?此人就是个卑鄙小人,大汉奸,而且老奸巨猾,自己不屑和这样的人有什么牵扯。再说了,范文虎又凭什么举荐自己?
        那就只有高丽征日都元帅,金方庆。
        自己现在的身份,仍然还是“仁州李氏”,可是“高丽国族”啊,金氏又是李氏姻亲,不可能不买李氏的面子。
        而且,在其他人眼里,自己又是高丽王后的人,还是太子党。只要金方庆举荐自己,无论是高丽王廷,还是元廷,都会同意的。
        李洛拿定了主意,也不在宁海州干等着崔秀宁回来了,而是立即启程前往高丽仁州,亲自去见“伯父”李签,让李签出面,请金方庆举荐自己,以四品军职的身份从征。
        他现在是从四品州达鲁花赤,升到正四品武官,也就升一级,资质够了。
        四月十五日,李洛以探亲为名,将州中公务让知州黄不花代理,然后带着颜隼等亲卫出海坐船,回到江华。
        李洛在江华只待了一天,就前往仁州。
        再次来到李氏家城,李洛不禁有点感慨。去年夏天,他第一来李氏家城,还只是个八品团练副使。
        可是自从“投靠”了李氏,就一飞冲天,升官就像做火箭。他通过李氏接触到高丽王后,又通过高丽王后,接触到真金太子。每一个环节,都是借势而为。
        如今,他官居从四品达鲁花赤,已经今非昔比了。
        他所获得的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他付出的骨瓷。
        等到他的身份大白于天下,李氏会为曾经对他的扶持,追悔莫及么?
        ps:今天杂事太多,只能更新一个四千多字的大章节。朋友不要生气哦,还请多多支持我吔。拜托了各位!

第272章  这女人,我家主人买了!
        李洛能不能以宁海州达鲁花赤的身份,直接向元廷上奏,自请参加征日?
        不能。那样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引人侧目。因为元朝出征大将权势很重,不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在部将人选方面也有很大权力。大将的举荐名单朝廷可以否决,但没有大将举荐,要做他的部将也几乎不可能。
        不然,仗打败了,算谁的?
        按照元廷惯例,大将出征,可以举荐五品以上三品以下部将,报枢密院审核任命。金方庆是高丽征日都元帅,当然有这个资格。
        李洛既然是来谋取征日部将的军职,肯定要携带很多宝石作为贵重礼物。不但送给李签,也让李签转送给金氏。
        如今不是盛世,宝石这样的奢侈品,并不好出手,洛宁商社的宝石,已经快卖不动了,还不如拿来做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