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387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神像上面还有四字匾额,上面写着:天机可泄。
        语气的确是道家的口吻,很像那么回事。可假如张三丰看到,必定会吐槽一番。
        李洛在神像面前虔诚下拜,亲香祈祷。崔秀宁也抱着李征跪在旁边。身后的文臣武将也跟着跪了一地。
        香烟缭绕中,悠悠钟磬敲响,显得很是肃穆。
        之后,玄真子按照李洛设定的程序,庄严肃穆的问道:“代天问,君之道,所为何?”
        李洛肃然回答:“励精图治,以民为本,察纳雅言,因时应变。能使良臣牧百姓,固华夏文明。能使武士守四方,拓华夏沃土。此乃君之道。”
        玄真子道:“善哉斯言,君之道,真乃浩然大道也,老君佑之。”
        然后,玄真子又按照程序问崔秀宁:“代天问,后之道,所为何?”
        崔秀宁没有李洛那么好的演技,她的脸蛋憋得有点僵硬,努力绷着说道:“端庄知礼,贤惠淑良,宜室宜家,谏愆化吉,母仪家国,乃后之道。”
        玄真子道:“善哉斯言,后之道,真乃浩然大道也,老君佑之。”
        玄真子又问:“何为文臣之道?”
        早有准备的林必举朗声说道:“勤谨廉洁,忠君报国,爱护百姓,因时应变。为君上分忧,替百姓做主,此乃文臣之道。”
        “何为武将之道?”
        同样早有准备的武将代表江钧说道:“忠君报国,勇武无畏,视死如归,因时应变。为君上守土开疆,保百姓安居乐业,此乃武将之道。”
        程序完成之后,李洛率众又来到已经金黄的早稻田,亲自下田收割稻谷。而崔秀宁来到织造处,亲自操作织机。
        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代表男耕女织的华夏传承,劝课农桑,为臣民表率。
        做完了这些秀,李洛才带着崔秀宁母子回到唐侯府。
        崔秀宁一进屋子,就再也忍不住的嗤嗤笑起来。
        “这么好笑么?”李洛似乎有点不解。
        “不好笑么?”崔秀宁似乎也有点不解。
        但她很快就明白了,“你真入戏了?”
        李洛笑道:“我必须要入戏。你,也要入戏。你以为这好玩儿么?这很严肃知道么?”
        崔秀宁扑倒在床上,笑得肩膀一抽一抽,上气不接下气,“我去…这人…真入戏了…可咋整…咯咯…”
        你笑我?李洛再也忍不住扑上去,“你再笑,再笑磋磨死你!”
        “我去!这是白天,你作死啊!”
        两人打闹成一团,顿时吓醒了睡着的李征。
        唐国公子、唐侯世子、雍州牧,立刻哇哇大哭起来,两只小腿可劲儿的蹬。
        “快把他送到义父那去!”
        …………
        七月三日,在海东待了近半个月的李洛,终于踏实无比的要离开了海东了。
        临走之前,他给了崔秀宁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辆战车。
        “我不知道戚继光发明的战车到底什么样子,估计也差不多吧。戚少保的战车是用来对付蒙古骑兵的。我搞得这个,应该也能。”
        崔秀宁看看战车的图纸,“这是双马拉的战车?”
        李洛点头,“双马拉,披马铠。每车三人,两名长矛手兼弓箭手,一名刀盾手兼神臂弓手。每辆战车,后面跟着七个步兵,每个战车单位,共十人。”
        “敌人没有靠近时,用弓箭和神臂弓攻击。等敌人靠近,换上长矛攻击。敌人拉开距离,再换弓箭和神臂弓。”
        崔秀宁皱眉:“那车夫呢?”
        李洛道:“三名车兵都要会驾车。临战时,长矛手驾车。对敌时,只要不调整方向,就不用驾驭战车了。车兵战死,车后的步兵就上车补充。”
        “为了保存马力,行军时只能有一名车兵上车驾驭。一旦临敌,其他车兵才上车。”
        崔秀宁看到,战车上还有一根很长的长矛,是固定在车上,从两匹马的中间穿过,矛头超出马头一大截。
        而战车的两侧,则是一根横木,横木山都是钉子。
        算是武装到了牙齿,防护也很到位。这样的战车,应该能很好的克制蒙古骑兵集群的冲锋。
        但是,对付蒙古轻骑的莽古歹战术,却还不行。因为车兵的灵活性不如轻骑。
        崔秀宁说出自己的看法,李洛笑道:“你再看反面。”
        崔秀宁翻过来一看,反面也画了一辆战车。战车的式样和之前一样,但是车载武器变了。
        车上是一架床弩。
        “这是车载床弩。”李洛有点得意,“床弩的重量只有一百斤不到,再加三个人,战马拉着一点不费力。但因为床弩的发射距离很远,应该能克制蒙古的莽古歹战术。”
        崔秀宁道:“你打算要造多少?”
        李洛道:“先造几辆试试,要是可行,咱们就造一千辆,打造两个车兵旅。”
        崔秀宁点头,“行,我知道了。我在和匠造处研究研究,看看哪里需要改进优化。”
        李洛抱着崔秀宁亲了一口,“那我去了。别忘记打电话发微信。”
        崔秀宁道:“可我不知道你号码和微信啊?加一个?”
        “行,加一个。我的号码是……”李洛报出自己的号码,“美女你的号呢?”
        崔秀宁道:“我们好像好不太熟哦,算了,你记一下,我的号码是……”
        哈哈哈……李洛率先笑起来,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崔秀宁也笑了,笑着笑着同样留下眼泪。
        两人报的号码都是对的,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可是,却只能是一串数字了。
        崔秀宁主动抱着李洛,微微抬起螓首,“我送你到海边。过段时间我再带儿子去看你。你在敌营,一定要小心,生活上好好照顾自己,别熬夜。”
        李洛亲了她一口,“我知道了,你也要一样,凡事不要亲力亲为。记住,严密封锁海岸,片板不得下海。”
        崔秀宁捶了他一拳,“当然要严密封锁,谁都无法私自出海。”
        男人抱起雍州牧,连亲几口,逗弄了一会儿,然后到太公院去向颜铎辞行。
        唐国有头有脸的文武,包括新加盟的许夫人和瞿世,自然都来海边送行。
        尤其是许夫人,当她知道李洛就是福建行省平章时,惊讶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李洛也没忘记告诉她,她那两千老弱一个没杀,不久就会送到海东。

第381、382节  寡人好难啊
        七月三日,晴转多云,西南风。
        今天他走了,我回到侯府卧室,心里空落落的。恍惚间,好像又看到他笑嘻嘻的坐在那里,说,媳妇儿,你过来坐。
        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不会再隔海相望。
        下个月就是中秋节了。说起来,来古代快三年了,却没有过一个中秋节。今年的中秋,也不知道这男人还记不记得。
        哼,要是他不记得,或者没有给我准备礼物…那我准备的礼物就留给儿子,不给他。
        李洛刚走半天,崔宪就来汇报,银行铸币所的雕母钱,已经出来了。
        崔宪见面就要跪拜,我哪敢让他跪?赶紧制止他,说这不是朝堂,不要跪拜我。
        这可能是我祖先的崔先生,拿出四枚金属货币,笑道,夫人请看,银币,当百铜钱,当十铜钱,当一铜钱,刚刚雕刻完成。这都是雕母钱。
        崔宪说,微臣本是催促过他们,让他们加紧赶工,在君上离开前让君上看到雕母,可还是差了半天功夫。
        我拿起最贵的银币,掂掂分量,感觉差不多一两重,比只有七钱重的袁大头大了不少。这是一元的银币,当一两银子用,材质银八铜二,比袁大头的含银更多。
        银币雕母钱非常精美,显然工匠们没有马虎。背面是李洛的浮雕头像,和李洛本人有几分相似。
        银币的正面,是“唐兴海东”四个隶书,字迹非常清晰,而又行云流水。四个字的中间,是梅花图案。
        图案精美深峻,非常漂亮。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金银币了吧,匠师们真是费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