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398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李洛头一撇,拒绝送到嘴巴的月饼,笑道:“想堵我嘴,何必要月饼啊,你不就行……”
        他话没说完,身上就挨了好几拳。于是,男人一“怒”之下,再也不能忍了,逮住怀里的人就一阵磋磨,好生轻薄。
        草莓何止春天有,但有情在岂会无。
        半响之后,女人鼻息咻咻的推开男人,笑骂道:“我去!你章鱼啊!害我明天不好见人!”
        男人笑道:“我懂你意思了。嗯,下次换地方,保管看不到。”
        妈蛋!女人一拍额头就凶凶站起来,“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好好看月亮,等嫦娥来吧。”
        男人看着女人月光下离开的倩影,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洛无聊的在月下独坐一会儿,就回到寝室。崔秀宁正在喂孩子,此时看见他进来,顿时警惕的说道:“儿子半夜饿了会哭个没完。”
        李洛一头黑线,“你想哪去了?我就那么不堪?我是来和你商量正事,文武官员们的事。”
        崔秀宁眼睛一转,“是封爵位的事?”
        李洛点点头,眼睛不着痕迹的在那处雪白的地方扫了一眼,一本正经的说道:“对,就是封爵。但不能封高了,现在最多男爵到顶,下面设轻车都尉。”
        崔秀宁道:“现在只设两等?”
        “三等。”李洛解释,“亭男,村男,也就是男爵分为两级,再加轻车都尉。”
        什么?崔秀宁似乎不认识般看着李洛,“亭男,村男?你是认真的么?我只听过亭侯,从来没听过亭男村男。我读书不少,你别骗我。”
        李洛手一摊,“亭侯本来就不对。堂堂一个侯,只吃一个亭的食邑,合适吗?那这侯也太不值钱了。”
        崔秀宁摇头,“我觉得不妥,还不如一等男,二等男。你这亭男村男爵号,完全没有贵族的样子,不好听。”
        李洛想想也觉得太土了,就接受了崔秀宁的意见,“那就一等男,二等男吧。来媳妇儿,咱合计合计哪些人该封爵位,待遇怎么定。”
        “还有人数要控制,我的设定是,就算咱坐了天下,最终六级爵位的获封人数,加起来也不能超过一百二十人。现在,最多只能封三十多个。”李洛补充道。
        崔秀宁问:“朱元璋封了多少个爵位?我们可以参考下。”
        李洛露出古怪的神色,“明朝没有子爵男爵,更没有轻车都尉,全部是公侯伯高等爵位。朱元璋共封了六十五个公侯伯,被他…弄死了五十八个,其中绝大多数还是灭族。”
        崔秀宁有点发呆,缓缓摇头道:“太狠太毒了,这样的人…没人性。你,千万不要学他。”
        李洛道:“朱元璋主要是坏了规矩,给明朝武将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
        两人嘀嘀咕咕写写画画很久,终于定了下来。
        三天后的八月十八,在经过再一次推辞后,李洛终于接受群臣的劝进,进位唐国公。
        同日,李洛携崔秀宁,以及世子李征,去太上道宫祭祀。同时宣读册封爵位的令旨。
        封军师府太尉文天祥,为开国一等男,正四品,年俸一千两,授永业田六百亩。
        封上卿林必举、龚侃、崔牧、顾铠四个文官为开国二等男,从四品,年俸八百两,永业田五百亩。
        封都烈、乌图、江钧、郑和、杨青雀、陈淑贞、杨序、虎古、光夏、朱颔、萧北、张敛、刘拓、武岩、罗昱十六人为二等男,同样年俸八百两,永业田五百亩。
        封韩韶、申花生、瞿世、宗昼、李雍、李扬、李织、颜隼、刘大刀、颜仝、石珊瑚十一人为开国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为从五品,年俸五百两,永业田三百亩。
        封爵位者共三十二人。
        并且规定,唐国爵位,分世袭降等和世袭罔替两种。凡是带开国两字,一律世袭罔替。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海东时期的这批班底,死心塌地的效力。倘若只是开国爵位世袭罔替,而且不滥封,就不会给国家造成多少负担。
        就拿明朝来说,开国爵位世袭罔替,然而由于封爵难得,并没有支出太多财赋。明朝宗室世袭罔替,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最早跟随李洛创业的人,有爵位的一定要世袭罔替。而他自己的子孙,却要降等袭爵。
        封爵令一下,所有得到爵位的人,除了文天祥无所谓之外,都是又惊又喜。而没有获封爵位的人,也觉得封的的确公平,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虽然最高的爵位只是男爵,都是低级爵位,可唐国还没起兵呢,等到起兵反元,还怕没有升官升爵的机会?
        这次封爵的除了武将,还有文臣,甚至工匠和女子都有封爵的。
        顿时,唐国的军心士气以及内部凝聚力,就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
        封爵结束后,下午就是盛大的阅兵式。
        唐军八万陆师,步骑十几个旅,全部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大山之西还未开发的平原上,连绵数里,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气势雄浑无比。
        一杆大大的绣着唐字的大纛,高高挺立在军阵中央,被秋天的山风吹得猎猎作响。
        骑兵,重步兵,混编轻步兵,弩机兵,山地兵,甚至包括新组建的仅有的三百多人的火器联,全部等待检阅。
        下午未时一刻,李洛身穿顾铠为他量身定制的华丽玄甲,身披一袭暗黑色的披风,腰间一把紫鞘镶宝石金柄唐刀,骑着忽必烈赏他的白色大食大马,精神抖擞的从北到南的检阅大军。
        崔秀宁站在不远处的点将台上,看到李洛如此拉风的出场,忍不住嘴边漾起一丝微笑。
        三年了,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啊。她家这野心勃勃的男人,这个逃犯,终于拥有了几分争天下的资本。
        文天祥看着眼前的巨大军阵,心中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想不到唐军不但有这么多人马,看上去还俱是披甲精兵。而且军阵严整,兵种齐全,气势干云,显然是一支劲旅。
        在文天祥看来,虽不知真实战力究竟如何,但精气神已经不输蒙古铁骑。
        这其实不奇怪,唐军虽然战斗经历不多,可是训练很是刻苦,日复一日的苦练,以及军中社员组织的思想教化,已经无形中塑造了唐军的战魂。新的武士制度,也让唐军的尚武精神开始向武道转化。
        这一切,令整个唐军的气质,迥异于宋军。
        李洛一出现在军阵前,顿时响起惊天动地的呼喊。
        “君上威武!威武!威——武!!”
        八万人的呐喊震耳发聩,声达云霄,简直让风云变色。
        大原满刀弓,君王一骑巡。
        李洛一勒马,大食宝马“唏律律”的一声长嘶,扬蹄半立而起,连同它尊贵的主人,顿时展现出一种静动变换之间极具张力的美感。
        唐国公心中微微得意,这一手,他已经练了很久,绝对不会出洋相,只会出风头。
        李洛立马扬鞭,大声吼道:“武士们,你们为何,而战!”
        “驱除鞑虏!恢复中原!再开盛世!”
        “驱除鞑虏!恢复中原!再开盛世!”
        李洛再次大吼道:“武士们,你们为谁,而战!”
        “为君上而战!为大唐而战!”
        “为君上而战!为大唐而战!”
        李洛一掉马头,扬鞭西指,吼道:“武士们,看着西边!那是家乡,那是中原!那里千千万万为奴,千千万万受苦!你们要用铁和血,洗刷曾经的耻辱!要么拯救,要么报仇!总有一天,寡人将带着你们,杀回去!”
        数万人齐声呐喊:“杀回去!杀回去!杀回去!”
        李洛挥斥遒劲的一扬手,“好!你们好好训练,枕戈待旦,你们等着!等着寡人的君命!”
        李洛吼完这些话,嗓子都破了,嘴里都有点咸味。本来他想做个喇叭,但嫌弃不够酷炫,就只能活该了。
        紧接着,就是一月一度的全军大演练。
        各兵种相互配合,变幻不同阵法,然后分为两军,相互演练攻防对战。这训练的主要是配合协调,阵法变化,以及将士的战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