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442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播州杨氏势力遍及黔北川南(小半个贵州省,半个重庆,四川部分地区),麾下苗人汉人诸族部众百万,精兵六七万。是如今实力最强的土司。而且,自主性很强,听调不听宣。
        那么,杨汉明就是实打实的诸侯公子,可他怎么会流落到海东?
        因为,他的祖父杨文是忠于宋朝的。著名的钓鱼城,就是杨文派人修建的,还曾出兵协助宋朝守四川。
        其祖杨文死后,其父杨邦宪继承土司之位,六年前投降了蒙元。当时杨汉明虽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却反对叛宋降元,甚至企图通过抢班夺权的方式,阻止父亲杨邦宪降元。可惜失败了。
        杨邦宪大怒,不但剥夺了他继承人的身份,还在其后母的怂恿下,意图处死他。
        杨汉明设法逃出家狱,离开西南,流落到福建,成为流民,辗转来到海东。
        他隐姓埋名好几年,到了海东才恢复姓名。因为杨汉明是贵族公子出身,诗词歌赋都不在话下,所以上次科举考中了秀才,被任命为县丞。
        这些情报,都是崔秀宁专门派特务接近他,慢慢套出来的。甚至,崔秀宁还派人去了播州,验证了真相。
        此人仇视蒙元,又是汉人,也不缺才干,为人也算正派。而且从他抢班夺权阻止父亲叛宋降元来看,此人并不是迂腐之人。
        当然,关于杨汉明的底细,李沅是不知道的。她还以为杨汉明只是个当县丞的秀才。
        崔秀宁见过杨汉明,长的也是一表人才。不然,李沅也不会对他心生好感。
        倘若此人成为李洛的妹夫,再帮他夺回土司之位,那么不但能帮助唐军夺取四川,阻止西南元军北上,甚至能帮李洛收复西南。
        西南土司之间,很多都是相互联姻的。杨汉明的舅舅,正是另一个大土司永顺彭氏(湖南境内)。
        只要用得好,杨汉明足以抵得上十万大军,甚至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替代他的作用。
        所以,崔秀宁考察几天后,决定同意这门亲事。当然,这事还需要李洛也同意。
        “小妹,你紧张什么。”崔秀宁笑道,亲昵的拍拍李沅的手,“他叫杨汉明对么?阿嫂听说了,此人年纪轻轻就做了县丞,公事上也不含糊,是个不错的人选,算是你的良配。”
        什么?李沅愣住了。
        阿嫂不反对?
        顿时,李沅就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丝惊喜之色,但是脸更红了。
        “阿嫂,这,这太突然了吧?小妹,小妹……”
        崔秀宁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哦,看你的样子,倒似乎是不喜。既然你不喜,那就算了。就当阿嫂没有说过便是。”
        李沅顿时着急起来,赶紧说道:“不是不是…咳,小妹只遵循兄嫂之命。阿嫂和兄长说成,那便是成……”
        崔秀宁知道她面皮薄,不再逗弄她,又怕她心里忐忑,干脆挑明道:“既然小妹的确对他有心,那阿嫂也同意了。不过此事,还需你兄长点头。”
        李沅心中欢喜,羞涩而又乖巧的点头道:“但请阿嫂做主。”
        崔秀宁道:“嗯,我还要召见一次这个杨汉明,再帮你把把关。你是唐国的县主,将来还可能是郡主,公主,可不能马虎了去。”
        “谢过阿嫂。”李沅很是感动的说道。
        第三天,崔秀宁终于以询问公事为借口,召见了兰溪县丞杨汉明。
        “微臣兰溪县丞杨汉明,拜见夫人。”杨汉明一丝不苟的下拜行礼。因为出身贵族,他的气质明显和其他人不同,不但蕴藉儒雅,也颇有几分风华。
        崔秀宁只当不知道他的身份,随便问了一些公事,杨汉明都是对答如流,显然在公务上颇为用心,并没有年轻人毛躁的毛病。
        此人十六岁时就抢班夺权,显然此事让他深受教训,变得持重沉静起来。
        崔秀宁察言观色,感觉很是满意。
        慰勉了杨汉明几句,崔秀宁又赏赐了他几斤白糖,就结束了了这次召见。
        此人不但关系到李沅的幸福,也关系到起兵后的战略大计,绝不能等闲视之。崔秀宁当天就给李洛写信,通过罗昱的水师转交。
        根据情报,杨汉明也是很中意李沅的。既然两情相悦,那就再好不过。不然,以崔秀宁的性格,她不可能忍心牺牲李沅的幸福谋取政治利益。
        这个人,有资格成为李洛的妹夫。
        ps:心塞……

第431、432节  占婆出兵…我的神啊
        三万唐军出发当天,安南之南的占婆国,也要出兵夹击安南了。
        说起占婆,汉朝时原本也是中华领土,属于日南郡。后来独立为占婆国,引进婆罗门教,文化习俗完全天竺化,彻底脱离华夏文明圈。
        安南还没有分裂出中原时,占婆多次和中原王朝打仗。后来安南也分裂出去,占婆就又和安南打仗。
        在安南眼里,占婆就是蛮夷。安南多次攻打占婆,占领了占婆三个城,还逼迫占婆国称臣纳贡。两国早就成为世仇。
        原本的历史上,今年元军应该征讨占城,设立了占城行省。可是因为蝴蝶效应,日国被攻占,第二次征越提前,元军竟然没有征讨占城。
        历史已经发生改变了。
        此时的占婆国首都毗阇耶,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七万多大军。
        占婆王因陀罗跋摩六世,这个有这蝎尾般胡须的男人,正情绪激扬的对他的部下鼓舞士气。
        “湿婆神显化于万物,他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是。婆那加神庙的婆罗门告诉我,湿婆神将赐予我们智慧,勇气,幸运…”
        占婆国以婆罗门教(印度教)为国教,所以信奉湿婆,以及大自在天王(占婆版梵天)
        因陀罗跋摩六世,举着一根象牙制作镶嵌宝石的“林伽”(不可说),似乎充满了神灵赐予的力量:
        “…北方那个信奉儒和佛的强邻,百年来一直侮辱我们,侵略我们,他们蔑视无所不能的湿婆,无视至高无上的大自在天王,践踏高贵的婆罗门…安南皇帝,就是大魔王!”
        “勇敢的刹帝利,出征吧,复仇吧!北方的元军,就是湿婆神派来帮助我们的战士,他们在攻略安南的土地,让嚣张的安南人,变成女人那样无力!”
        “这是神灵赐予的良机!出征吧,复仇吧!夺回我们的土地,俘虏他们,让他们成为卑贱的首陀罗!”
        充当将领的刹帝利(贵族和武士),一起扬刀高喊:“与大自在天王同在!神佑!神佑!神佑!”
        因陀罗跋摩六世很满意占婆兵的士气,他摘下金头盔,对身边一个中原人长相,商人打扮的年轻男子说道:“徐先生,你和安南有仇,真不随本王,北上复仇么?”
        他的汉话很生硬,但勉强能听明白。
        那年轻人摇头笑道:“大王,我不会打仗,害怕杀人,还是留在贵国吧。”
        占婆王哈哈大笑,要不是这年轻人送了他很多好处,他一定会讥讽对方懦弱。
        “出发!复仇去!”占婆王不再劝徐姓年轻人同行,终于下达了出征令。
        “轰隆隆……”占婆王的几千象兵,以及仅有的三千骑兵先行,然后六万多步兵轰隆隆开出王京毗阇耶城。
        数万城中百姓,一起恭敬的匍匐在地,给他们的国王送行。身穿金丝长袍,手持权杖的婆罗门大祭司,亲自为出征的军队祈福。
        占婆王出征前,用仅有的三千水师封锁了两国交接附近的海域,又在边境严防死守,严密封锁了出兵的消息。
        安南水师尽丧,大军全在与元军对峙,竟然无暇关注占婆国的动静。
        这也不奇怪,占婆国一向被安南压制,被打怕了。安南也没把占婆国那几万兵马放在眼里。
        占婆王亲率七万大军北上,国内只留了数千兵马,还布置在西边防止真腊国。导致整个东南地区极其空虚。
        占婆和安南以横山关为界,虽然横山关一直掌握在占婆手里,但安南每次南下攻打占婆,几乎都不会硬攻险要的横山关,而是用水师直接攻击占婆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