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674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许大功一边听,一遍对照记录和证据,就是那个女婴残骸,也再次被呈现上来。
        末了,许大功说道:“本官并未发现不妥,诸位可有发现不妥?”
        三堂主官一起表示,并无不妥。
        此时,县衙主簿当庭记录:“华夏三九八二年,唐五年六月十二。审结浒墅关乡古柏村王十三烧杀女婴案。县令许大功召集县尉洪铣……四人认为,并无不妥。”
        记录完了之后,主簿就对县令道:“县令官人,此案审核记录已毕,请查阅无误后用印吧。”
        许大功看看审核记录,的确完整无误,也无涂改,就取印盖上。
        接着,三堂主官也各自用印。
        最后,主簿摘下剑架上的汉剑,重新挂在腰间,就自顾自离开大堂,差人将记录通过官驿送往郡守衙门。
        一旦出现冤案,那么县令和三堂主官一个也跑不掉。
        三天后,姑苏郡接到审理完结的案卷,检查之后呈交扬州州牧府。
        又三天后,已经成为扬州牧的大特务李扬,又将此案送往临安大理寺(最高法堂)。
        大理寺在复核汇总之后,一份判决名单就送入皇宫李洛案前。
        因为是命案,所以容不得丝毫马虎。
        …………
        “又是顶风杀婴案!全国已经十五件案子了!”唐王李洛神色冷厉的将最新的案子递给崔秀宁。
        崔秀宁接过来看看,秀眉一皱,“真够狠的,活活烧死!”
        李洛冷笑,“又是补贴又是酷刑,竟然还有人干。真以为我那么好说话?不狠狠杀几个人,就不能杀一儆百!”
        他说完,在案上笔架中取下一只笔,蘸满了朱砂,一一批示。
        全部批准腰斩判决,压根没有宽宥半分的意思。
        他批示一份,崔秀宁检查一份。
        当真是血淋淋的阎王勾魂笔。
        唐王一批,那就是死定了。
        十五个杀婴大案,就这么尘埃落定。
        被杀的人,竟然有二十七个!
        估计到时不光整个唐国,就是整个天下,都会被这件事惊到。
        崔秀宁道:“这些事都发生在乡村,要是我们没有掌握基层,根本不会知道。”
        李洛点头,“就算后世,政府掌握基层权力,也就是在建国后那三十年。那三十年,也是动员力最强的时候。”
        很多政策,不掌握基层根本就是空话。
        唐国制度,王权下乡。唐廷通过合并乡村,每一百到两百户,设立一行政村。每一千到两千户,设立一行政乡。
        村有村公所。设立村正一员正十品,治安使一人从十品,司妇使一人从十品,村学教师一人从十品。
        乡有乡公所。设立乡正一人正九品,警所警长一人从九品,警士三员正十品,司妇使一人从九品,乡学教师三人正十品。
        可见,一乡之内若有十村,吃皇粮的官吏有49人。每年俸禄开支一千唐元(银元)。唐国如今的乡有三千八百多个,这项开支不到四百万唐元。
        就算天下一统,乡村官吏俸禄开支也就一千万唐元。而那时,唐国的年收入应该在八千万到一亿元之间。
        财政不会崩溃。
        皇权下乡,秦汉都能做到,为何宋明清就做不到?
        绝对不是没钱。别忘了,皇权下乡的好处其他不说,起码能多收不少逃掉漏掉的税。多收的国税,可能还不止支出的俸禄。光从财政看,也许不亏反赚。
        宋明清的士大夫们那么精明,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那么只有一个理由。
        不愿意干。
        皇权不下乡,那么乡村之权就是他们这些士绅大族把持。皇权下乡他们当然会坚决反对。士绅的这块蛋糕,就是康麻子和乾隆这样强势的鞑酋都不敢碰。
        满清诸帝唯一值得称道的汉子雍正,也只做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改土归流。就这,他也被黑成老鸦。
        他倒是想干皇权下乡来着,但也不敢碰。
        而李洛却硬生生干成了。
        为什么李洛能干成?
        因为他够狠。这个无产者出身的男人,比满清更狠,他的武力也比满清更强。只不过他的狠是针对士绅豪强。他不怕没有士绅豪强的支持,他有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唐军收复江南一年多了,乡村政权已经稳固。之前盘踞乡中的野皇帝们,要么被镇压后抄没田地家产,要么乖乖配合变成了中小地主。
        除了新鲜入炉的唐国贵族,唐国已经没有大地主了。
        这也是为何最近宋国和梁国的大地主,突然一反常态鼎力支持宋国梁国的原因。
        据情报,梁国和宋国的地主豪强,已经主动捐纳钱粮,甚至训练乡勇。
        梁国豪族们,对萧梁从一开始的敌视,再到有效合作,如今已经变成鼎力支持!
        他们怕了。
        怕李洛和唐国,将“革命”之火烧到梁国。
        李洛没有阻止。
        不怕他们跳。
        说来可笑,反而是他们帮助萧梁度过了粮食危机,让萧梁开始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了。
        一切,都是为了灭唐!
        都是李洛逼得!
        用一句后世某宣言的话说就是:“一个幽灵…旧欧洲的一切反动势力已经联合起来了!”
        …………
        六月二十八,唐元双方的交换才全部完成。
        长江北岸的二十万头耕牛,全部运到江南。而云南王以下的俘虏以及五百万两白银,也运到江北。
        耽罗岛的战马运到高丽交接。
        李洛和忽必烈各取所需,竟然顺利达成了一笔交易。
        一时间,长江南岸的金陵一带,到处都是牛叫声。地方官们看见牛,无不额手称庆,喜上眉梢。
        大王真是厉害啊,还能向鞑子要到牛!
        而最高兴的,应该莫过文天祥了。
        他在元宫受苦七年的妻女,已经被送回江南。
        “太尉!”一个在军师府警卫值班的武士来到文天祥的太尉节堂,“启禀太尉,礼部来人说,夫人和小娘子们已经被鞑子遣归。礼部派人送夫人回府了。”
        什么?
        虽然早就知道夫人和女儿会被大王换回来,可文天祥听到消息后还是喜出望外。
        这男人将笔往案上一放,就脚步匆匆的离开军师府,骑上一匹马直奔文宅。
        ps:今晚就到了啦,朋友们晚安!求一切火力支持!蟹蟹!

第618节  “她请我给大王带一句话。”
        文天祥的宅院,是前宋宰相陈宜中的府邸,既有华屋精舍,又有曲水楼台。李洛入主临安后,大方的赏给了文天祥。
        文天祥不但是军师府东阁太尉,位居宰执,还被封为庐陵县侯。
        县侯年俸六千元,食邑六千户,赐田一万亩。实打实的的唐国新贵。
        此时,文家大门口来了两辆马车。一个身穿黑衣的礼部九品小官,很恭敬的对马车说道:“夫人,贵府到了,请下车吧。”
        那小官说完,就冲着大门口的奴仆喝道:“你家主母大人回府了!快来相迎!”
        车帘一掀,露出一张五官周正却饱经沧桑的女子面孔,正是文天祥之妻欧阳夫人。
        欧阳夫人和几个女儿在文天祥兵败后被元军俘获,送入大都宫中为奴。文天祥历史上就义后,欧阳氏在坟前说“君不负国,我不负君”,然后自刭而死。
        这气节和勇气,也是女子典范了。
        欧阳氏出身大家,宋时又是宰相夫人,之前可谓养尊处优。可她今年不过四十出头,却已头发花白,形容憔悴,只有那五官轮廓,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美丽风采。
        岁月本就催人老,何况元宫为奴时。
        欧阳夫人缓缓下车,举手投足间仍然气度娴雅,似乎并未被宫中为奴的生活改变。
        后面一辆马车也动了,露出两张憔悴而不失美丽的年轻面孔。
        她们正是文天祥的次女柳娘和三女环娘,和其母欧阳氏一起在大都元宫为奴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