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711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等到萧焱快到播州时,已经聚拢了四万人。
        萧焱征发一些民夫和一些骡马粮草,趁着播州主力在四川,就穿过播州,进入大理。
        这一路上犹如惊弓之鸟,疲如奔命,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跋涉,终于靠近羊苴咩城。
        二月二十四,萧家兄妹终于在羊苴咩城相会,两人抱头痛哭。
        “皇兄,事情十万火急,唐军不日既来,一定要离开了!”萧畾希望兄长和自己一起走,一起去天竺开疆拓土,重建社稷。虽然好不容易搜刮了几万兵马,但她孤儿寡母,到时未必有人把自己这个摄政太后当回事。
        萧焱叹息道:“也只能如此了。路线定下来没有?”
        不到一个月,萧焱就胡子拉碴,脸颊深陷,一副落魄不堪的样子,哪里还有丝毫大梁皇帝的意气风发?
        萧畾点头,她从怀中掏出一张简陋的地图,“这是好不容易从去过天竺的商人那里得到的。”
        她葱根般的手指点着大理国东部的一个位置,“这里就是阿洪国,有两三百万人口,也是部族林立,我们灭它不难。”
        萧焱想了想,“这就是以后的大理国?那大梁呢?”
        萧畾一指阿洪国之东,“在这,有个什么苏丹国,信奉珍珠,灭了它,就是大梁。”
        萧焱皱眉,“这个什么苏丹国,地方好像不小吧。我带的人,兵马加民夫不过六万人,难。”
        萧畾捋捋耳边的头发,带着恳请的说道:“皇兄,你先帮我把阿洪国打下来。当大理站稳了脚跟,就帮皇兄西征,灭了那苏丹国,烧了他们的庙。”
        萧焱想想,也只能这样了。
        萧畾道:“我带了很多图书,就连儒生和和尚也带走了。兄长,我们去了后,一定要烧了他们的庙。那里的人有两个庙,一是珍珠庙,二是婆罗门庙。要是不烧庙,他们就永远不会和我们一条心。”
        萧焱皱眉思索。
        烧庙?他也想干。可问题是,那里的人信这个,一旦烧庙,人家不拼命?他们兄妹加起来才十来万兵马,能压得住?
        “皇兄,当年蒙古兵在中原改农田为牧场,怎么就能干的成?不让草民用大名,不让草民有刀子,怎么也能干的成?李洛搞什么均田令,摊丁入亩,改土归流,怎么也很能搞得成?因为他们够狠。”萧畾道。
        萧焱摇头,“你错了,不是蒙元和李唐够狠,是他们够强。你够强,才能够狠。不然就是找死。我们加起来也就十万兵马,去了人家的地盘,未必打得过。”
        萧畾冷笑,“皇兄是被李洛吓怕了么?天竺那些国,有强有弱,可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一旦离开,就只能拼命,将士们和愿意走的百姓,都许诺土地奴隶,慷他人之慨,哪有不拼命的?”
        “要是不下死手,那我们就算打下来,也要抛弃孔孟之道,抛弃祖宗,和他们一样信那些鬼玩意儿,那还是大理,还是大梁?那不是以夏入夷?”
        萧焱忽然觉得,这个妹妹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这还是他熟悉的妹妹?
        不过他也承认,妹妹说的有道理。
        他们兄妹都出身豪族,自小读圣贤书,如何肯以夏入夷?
        别说他们,就是大理人,也是极度信奉祖宗的,见不得那些婆罗门和珍珠。
        “那就尽量多带人。能多带人就带人,除了官员,读书人,僧人,其他人全部要是青壮年,女人也要多带些。”萧焱说道。
        萧畾笑道:“小妹都准备好了。我这边兵马有五万,还有五万青壮百姓。加上你那边的六万,共十六万人。”
        “战马有三万多匹,骡马有四万多头,大理国的图书典籍都被我搬空了。武库也搬空了。”
        萧焱道:“那最迟后天,一定要离开!趁这点功夫,还要尽量多带人,不愿走的,抓也要抓走。”
        “告诉他们,去了西边,人人都会有庄园奴隶,比这里当草民强百倍。”
        萧畾点点头,立刻以摄政太后的名义,下令给自己的亲信,到附近抓人。
        萧焱也很光棍的派出骑兵,去周边抓人。
        羊苴咩城方面百里,被这对兄妹搞得鸡飞狗跳。但是在听到去了西边会有庄园和奴隶后,很多人都动心了。
        加上害怕唐军打进来杀人放火,还真有不少人愿意西行。
        到了二月二十六,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哭声之中,二十万人的队伍离开羊苴咩城,缓缓西行。
        直到七天后,接到李洛故意放水命令的杨序和朱颔,才率军先后赶到,可谓姗姗来迟。
        而此时,萧焱兄妹的队伍已经过了澜沧江和怒江,快到腾冲了。
        萧家兄妹毁掉必经之路上的桥梁,迟滞唐军追击,一路搜罗人口和粮食,到了腾冲后,更是下令当地百姓随驾西行。
        萧家兄妹还搜罗了腾冲府所有的汉文经典和佛经,就连黄历这样的东西都不放过。凡是带字的书本,全部被萧畾收缴一空。
        所有的僧人和儒生,也必须随行。
        等到离开腾冲府,队伍已经膨胀到三十万人。
        三月十五,队伍来到若开山。萧氏兄妹登高东望,不禁都是泪如雨下,文武大臣们也纷纷挥泪,将士和百姓们也哭声动天。
        萧氏兄妹带头跪下,向东而拜,三十万人一起向东叩拜。
        萧氏兄妹回首这一年来到的诸多变故,当真是恍然如梦,感觉很不真实。
        “太后,此地便是大理国境了,请旨是否启程翻山?”大臣请示道。
        萧畾长叹一声,“启程吧。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东归。”
        她望着东方,心中绞痛。她的女儿,刚生下来就被南秀带走。此生,估计再无相见之日了。
        ps:今晚就到了,求所有支持啊,订阅和票票都要。蟹蟹大家对我不离不弃。晚安!

第471章  第647  648节  忽必烈西征
        三国大溃奔逃,唐军势如破竹,收拾金瓯一片。
        二月上月,唐军进入广州,又渡过琼州海峡,拿下琼州。将后世的广东海南全部收入囊中。
        唐军大将武岩继续西征,占领梁国的南部(后世广西),接着攻入思州,大败田谨贤,攻略后世的贵州南部。
        而萧北率军西入重镇鄂州,防守鄂州的将领是唐国特务,虽然有三万大军防守,却迫不及待的开城“投降”。
        萧北一路向西,沿途城池纷纷主动归降。等到了江陵,江陵城已经被大特务高朗控制,守卫江陵的五万梁军“投降”。
        被高朗等人关押起来的豪族大臣,全部成了俘虏。
        邵忠的一万多洞庭水师,“投降”。
        重镇襄阳也主动“投降”。
        事实上,哪怕萧焱在江西全军覆没,可镇守梁国的仍然有二十万大军,却在各地特务的作用下几乎没有抵抗。
        抵抗的,主要是各地豪族。可是他们的武力已经在江西覆没,如何还能抵抗?要么螳臂当车的抵抗后被镇压,要么乖乖投降。
        大理的情况也差不多。大理朝廷逃走后,苍山洱海间成了权力真空,加上各族首领的武力覆没在益州,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抗拒唐军。唐军所到之处,各地同样的是纷纷投降。
        唐军秋毫无犯,不但不烧杀抢掠,还主动安抚各地百姓,剿杀山贼水道。
        唐军的作战重点已经转为治安战。李洛下令各地唐军组建剿匪战队,分散剿杀近年来越发猖獗的匪患。
        保守估计,三国领地内的土匪贼寇,超过千股,简直多如牛毛。这些武装很多都是逃兵组成,小者数十人,大者千百人,为祸甚烈,早就是地方大害。
        这些遍布各地的贼寇,对于初来乍到的唐军,也是一个很大麻烦了。
        毕竟,土匪一般都是出没山林水泽,占据地利,乃是熟悉地方的地头蛇,而且很多都是身份隐蔽,或者和各方有所勾连,并不好对付。
        尤其是民风彪悍,穷乡僻壤之地的百姓,不少平时务农,农闲为匪,和巨寇沆瀣一气,狼狈为奸。